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六四章 全新模式的施政實訓

朱靖垣到了原有的王府大院,就什麼也不幹,癱著恢復身體狀態,到了晚上早早的上床睡覺。

第二天早上起來,搖搖晃晃的感覺終於基本消失了。

朱靖垣吃過早飯,準備召集大食王府主要臣子議事,王府典簿卻首先送來了皇室的電報。

專門給朱靖垣的電報,前幾天就發過來了,不過內容不算特別緊急,所以等朱靖垣休息過了才送上來。

朱靖垣接過來之後發現好長一段,於是耐著性子仔細看了一下。

自己的父親,朱簡炎提醒自己,現在所有談判都已經結束,自己必須開始施政實訓了。

按照他跟自己爺爺,老皇帝朱仲梁討論後的方案,給了自己兩個選擇。

第一,明年春季回京,然後下放本土基層當副鎮長,按照傳統標準模式進行。

第二,可以嘗試開啟新施政實訓模式,在藩屬國內參與實訓,從大食國首都建設開始實訓。

自己已經有了親王爵位,這是皇子實訓完成後才能拿到的身份。

自己同時還是一個藩國國王,這是正常皇子和皇孫們不可能有的地位。

自己天然擁有一個應該由自己管轄的政治實體。

與此同時,大食國面積雖大,但是人口卻非常稀少。

特別是首都流沙縣,持續從本土移民三個月了,如今人口也還不到兩萬人。

放在大明本土就是個規模比較小的縣,或者富裕地區的比較大的鄉鎮。

再加上是屬於全力移民建設中的地區,所以符合施政實訓的起點標準。

與此同時,考慮到自己的天賦和能力,單純管理和建設流沙縣有點大材小用。

可以另外“總督大食、大秦海、墨洲地區軍政外交事務”。

整頓和改造當地的軍政機構,督促和訓育地方的藩王流官,傳達和解讀朝廷的政策法度,教化和安撫內外的各族百姓。

這樣將基層實訓與高層職務相結合,不會失去基層施政經驗,也能在高層事務中繼續出力。

兩年後,調往殷洲,繼續主持一地建設,同時總管殷洲新天府皇莊,總督殷洲軍政外交事務。

又兩年後,調往南洋地區,繼續主持一地建設,同時總督天南和南洋地區軍政事務。

又兩年後,調往日本地區,繼續主持一地建設,同時總督日本、朝鮮、東鮮卑地區軍政事務。

又兩年後回本土,直接管轄一個布政使司,同時總督江南或西域軍政事務。

又兩年後,更換一次管轄地區,從江南調西域,或者從西域調江南。

又兩年後回京。

看完電報之後朱靖垣陷入了沉思。

這是在擔心我的工作量不飽和嗎?

爺爺您真不愧是個皇權資本皇帝啊!

仁武朝之後,大明嚴格貫徹“宰相必起於州部,勐將必發於卒伍的標準”。

要進入中央朝廷,擔任各部尚書級主官,必須要有基層工作經驗。

沒有的,就只能走幕僚到內閣的路,無法參與決策性事務。

現在的內閣實際上是秘書機構,大學士的地位和權威都不如尚書。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