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若戰艦裡,一個有山有水,有房有樹,到處都是花花草草的空間裡,一個一米八的小個子,正在手拿絕世寶劍,上下翻滾,勤修苦練著劍法,這個有點微胖的小個子,就是卡若戰艦的最高統帥鄭鴻賓。這個有點大的空間,就是專門給鄭鴻賓設計的聲控重力空間,當然所有的重力,都作用在鄭鴻賓自己的身上,其它的植物,都還是正常的重力,不受重力空間的影響。
在重力空間內,由於要學的武功,每天增加了二項,鄭鴻賓重新安排了修煉的時間。太極拳一輪中,只修煉一次,重在熟練生巧,壓縮太極拳的招式;修練完太極拳,就是吃飯學習的時間,控制在二個小時左右;然後就是練習劍法,琢磨太極劍的時間;練完劍法,接著就是精神念力冥想,順便休息;念力冥想結束,吃飯學習;二小時後,就開始少林內功易筋經的修煉,內功修煉結束後,繼續念力冥想,冥想結束後,吃飯學習。
然後再開始新的一輪太極拳修煉,這樣的時間安排,經常超過了一天的時間,但是從不睡覺的鄭鴻賓,根本不管這些細節,就是這樣一輪,接著一輪的修煉,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一直堅持不停。
終於在某一天,太極拳被鄭鴻賓壓縮到了只有九招的時候,就再也壓縮不動了,隨後鄭鴻賓每次練習太極拳,就練這壓縮後的九招,直到練的熟悉圓潤,才停止了九招太極拳的修煉。
武當派的太極拳,就是黃鶴樓帶來的秘籍,跟鄭鴻賓最初練習的陳氏太極,動作有點區別,也就是說招式有點不一樣,鄭鴻賓也沒有特別在意。因為過去修煉的是陳氏太極拳法,早就被鄭鴻賓改的面目全非,直到這個時候,鄭鴻賓才知道阿甘教的是陳式太極,而不是武當派的太極拳。
在陳氏太極拳壓縮到了第九招後,鄭鴻賓就開始了修煉武當派的太極拳,有了第一次壓縮太極拳的經驗後,這一次,壓縮太極拳的招式,用時就少了很多。當把武當派的太極拳,壓縮到了12招後,鄭鴻賓就再也沒有能力,縮減太極拳的招式了,這才停止了武當派太極拳的壓縮。
隨後鄭鴻賓又開始了楊氏太極拳的練習,隨著修煉太極拳的深入,吳氏太極,武氏太極,孫氏太極,趙堡太極等等有名的華夏太極拳法,全部都被鄭鴻賓挨個修煉了一遍,壓縮了一遍,最後鄭鴻賓修煉的太極拳,壓縮後的招式,組合在一起後,竟然又一次回到了八八64招太極拳發。
這一次,鄭鴻賓傻眼了,因為自己修煉的太極拳,已經變成了五花八門的大雜燴,已經沒有了正宗的名字。思前想後,鄭鴻賓效仿了古人,美滋滋地給融合後的太極拳,取了一個新的名字,鄭氏太極拳法。
太極拳的博大精深,鄭鴻賓體悟了200多年,仍然感覺還沒有達到爐火純青,因為就光是太極拳行拳時的呼吸之法,就是千變萬化。
這麼深奧難精的太極拳法,到底是誰?創造出來的,鄭鴻的心裡,有了對太極拳的疑問,會不會創造太極拳的人,也跟自己一樣,是這樣平湊而來的拳法?
“用太極拳進行實戰,以弱勝強,四兩撥千斤,沒有幾百年的苦練,根本就不可能做到,這還只是沒有內氣支撐的太極拳。”
鄭鴻賓這麼多年苦練太極拳,有感而發的豪言壯語,就是因為鄭鴻賓已經領悟到了一點四兩撥千斤的意境。
鄭鴻賓決定這一輩子,就練太極系列的武功了,就目前的情況,就算是還想練其它的武功,鄭鴻賓也是有心無力,就是因為太極系列的武功,太深奧了。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堅持下去,笨笨的兵兵,一定會成功的。”
這就是不敢再自認絕世天才的鄭鴻賓,私下裡,自己給自己打氣的辦法。
自從鄭鴻賓有了神兵龍泉寶劍以後,個人的近身戰力,那是翻了無數倍。
冷武器就是身體的延伸,很多以前不敢用手,抵擋的東西,現在可以用武器直接抵擋,很多以前夠不著的地方,武器可以觸碰,關鍵是鄭鴻賓的武器,那是真正的削鐵如泥,神擋殺神,真的是冷兵器裡,逆天的大殺器。
雖然在現在的星空時代,高科技武器遍地都是,這樣的冷神兵,已經被淘汰了,在真刀真槍的實戰中,幾乎已經失去了傷人的作用,但是鄭鴻賓就是愛不釋手,天天在重力空間裡,背在身上,就跟遠古大俠一樣,龍泉寶劍從不離身。因為古代傳說中傳說,劍在人在,劍亡人亡。
古代劍術把擊、刺、格、洗四類劍法稱為母劍。所謂擊法,指用劍刃前端 (又稱劍鋒)去點啄、敲擊,如點劍、崩劍、擊劍等劍法。刺法指透過臂的屈伸. 用 劍尖刺向對方,比如各種方式、方向的刺劍。格法是指用劍刃攻取或攔截對方,如劈、斬、掃、截對方。洗法是透過劍的滑動或者揮擺,劍刃形成切割或者削割,如帶劍、抹劍、削劍、抽劍、撩劍等劍法。
簡單的揮劍,就有如此花樣之多的說法,真的讓鄭鴻賓大開眼界,本來以為馬上就可以成為背劍大俠的鄭鴻賓,真的是看暈了眼球,啥也不說了,只能先從最基本最基礎的古代劍法,開始練起吧!
天天揮劍練習,這一練,就練了十年的古代劍術,基本劍術劍法,練的非常紮實,鄭鴻賓這才開始了太極劍的學習。
武當派的太極劍,有專門的虛擬教材,要想練好武當派的太極劍,鄭鴻賓沒有冒進直接學習招式,而是繼續按照教材,從最基礎的單劍,開始了練起。
1點劍。。。。。。
2削劍。。。。。。
3劈劍。。。。。。。
4攔劍。。。。。。。
5刺劍。。。。。。。
。。。。。。。
20推劍。。。。。。。
21掛劍。。。。。。。
22提劍。。。。。。。
以上22種單劍,每種劍法,都有特定的練習方法,鄭鴻賓不慌不忙地挨個練習,此時的鄭鴻賓,心裡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萬丈高樓平地起,需要的東西,全部都是紮實的基礎。
枯燥樂在其中的修煉劍法,轉眼又是十多年過去了,鄭鴻賓這才開始修煉武當派太極劍的招式,也就是一套連續的劍招,這中間的練習劍法,又延伸出了抱劍、合劍、分劍、挽劍、繞劍、領劍、送劍等等,新的劍式。
同時握劍的手型,武當派的太極劍,也非常的規範,不過這些東西,都是一學就會。
但是武當派太極劍的步型,那就非常的講究了,道道可深了,主要步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