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晏溫沒想到的是,福玉芳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好像真的放棄了自己的那出戏一樣,每天跟在他的身邊,忙前忙後!事無鉅細,都要關心,好像一位大管家一樣!那關切的模樣,讓晏溫直覺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小姑姑,您、您就不用去彩排一下什麼的嗎?”
在又一次吃到了福玉芳親手為他做的熱乎的午飯之後,晏溫終於忍不住,小心翼翼地看著滿面溫柔笑容的福玉芳問道!
“沒關係的!”福玉芳笑盈盈地坐在晏溫的身邊,一邊幫挑著魚刺,一邊隨意地解釋道,“給我配戲的都是我們學校的老師,還有江州京劇院的演員!再加上《狀元媒》這出戏是我們經常演的,合作的次數多了,也不用再怎麼排了!”
“哦!”
晏溫點了點頭,專心吃飯!
他還能再說什麼?在說什麼都是得了便宜賣乖了!既然小姑姑已經把話說道這個份上,他也只能暫時安心地享受著福玉芳對他的照顧!
“晏溫,下午那個——呦,福院長也在呢?”
推開後臺化妝室的門,李博鶴風風火火地從外面進來了,卻沒想到,碰巧看到了福玉芳正在給晏溫擦嘴!
“咋了——額,等一下!”
晏溫猛地回過頭去,一大口飯直接嚥了下去,差點沒噎著!他趕忙接過了福玉芳遞給他的一杯溫水,喝了一大口,又打了一個嗝,這才覺得舒服了!接著回過頭來,看向李博鶴問道:
“這差點噎著,怎麼了,風風火火的!”
話說得很隨意,已經沒有之前兩人相處的陌生感和不適感了!
經過了幾天的搭戲、配戲的相處,李博鶴算是對晏溫這個看上去還十分稚嫩的少年,徹底服氣了!
原本,對於晏溫空降秦大戲曲學院,擔任京劇系的主任,李博鶴是很有意見的!即便知道了晏溫是晏兮言先生的公子,他仍然不是很認可學校的這項決定!
在梨園行,根正苗紅的出身固然重要,可真正能令人信服的,還是演員自身的本事!
晏溫,便是憑藉自己一身絕佳的藝術本領,徹底折服了這位優秀的青年小生演員!
《秦瓊觀陣》這一折戲,經過二百年前李少春先生的精心編排,以及二、三十年前晏兮言先生結合著前輩和自身的藝術特色加以的整理和改動,可以說是將京劇藝術的四功五法發揮到了極致!
因為其對演員的唱唸做打要求都極其高,所以,在“晏派藝術”從京劇舞臺上銷聲匿跡之後,鮮少再有演員能夠完美地展現這一折《秦瓊觀陣》!
讓李博鶴沒想到的是,這個看起來不過十幾歲的孩子,舞臺張力竟然是那樣的磅礴!
因為《秦瓊觀陣》這一折戲,串“秦瓊”的老生演員不僅要唱大段的二黃,而且身上的動作大且複雜,因此,對演員氣力的要求就十分的高!
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有的老生演員在演這折戲的時候,就會選擇性地去掉一些大動作的做派,而專注於唱功!而有的武生演員在演這折戲的時候就會注重身上的動作,而淡化、甚至是忽略嘴裡的唱詞!
而晏溫的表演,卻是真正地做到了唱唸做打併重!將文武老生的藝術追求,以及《秦瓊觀陣》這一折戲的藝術特色,完美地展現了出來!
像唸白道“此陣也平平”這個位置,一般的演員就會直接將腿歸正,然後接射雁,探海轉,接著念出下面的臺詞!
而晏兮言當年結合者自身的能力和條件,把這一段重新恢復為了“河北梆子”中的扳腿,走三起三落,然後再接射雁,探海轉,進而念出“金鎖名”這句臺詞!
和晏溫搭戲的過程中,李博鶴認為以晏溫的年齡和對藝術的理解,根本不能展現出晏兮言先生當年在此處表現出的藝術特色!
令他沒想到的是,晏溫不僅完美地做到了三起三落,而且動作絲毫不減生硬炫技之感!墨黑的髯口之下,彷彿已不是那個看似稚嫩的少年,而是一位浸淫舞臺多年的老戲骨!
基本上,僅僅在一遍彩排之後,李博鶴就對晏溫俯首帖耳了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我不如他,相去甚遠!
這就是李博鶴在看過晏溫的表演之後,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
在梨園行,只要你的藝術水平足夠高超,無論年紀如何都能受到別人的尊敬!
福玉芳之所以能夠放下手頭上所有的工作,悉心地照料著著晏溫的生活,除了源於內心深處對於晏兮言的感情,以及面對晏溫稚嫩的面孔時激起的濃烈母性,更加是為了晏溫在舞臺上大放異彩的模樣而感到欣慰!
所以說,這幾天的時間裡,楚雅婷因為工作的原因,只是打了電話過來,而沒有時間到江南劇院來看他,可晏溫仍然過得十分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