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都到了。”林言找了個位置坐下,“知道你們都很忙,咱們長話短說。”
“安州和永州建校的事之前就商議過,我想過完年就動工。”
說著話,她盯著水生,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水生被看得頭皮發麻,不得不詢問:“建多少學校,規模多大?”
“從幼兒園到大學,都要動起來。”林言笑眯眯地看著他,“數量當然多多益善,規模越大越好。”
水生心頭髮苦,“沒錢。”
“我知道,這不是找你來商議嘛。財政能給多少預算,你總得給個準話吧。正好我把蘭雅叫過來,她今年剛去實地考察過,更瞭解情況。”
林言一說完,幾人齊齊看向蘭雅,她瞬間感受到了壓力,“我今年去了海州、青州、安州和永州,各地教育水平差距非常大。”
“從師資力量,學生數量和學習質量來看,青州是最好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安州和永州差不多,情況很糟糕。”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不願意把孩子送到學校培養,更願意讓孩子在家幫忙幹活掙錢,這是根本原因。再就是兩州的學校數量太少,教學環境差,沒有好的老師,想要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很難。”
黃鶯贊同道:“你說的這些大家也不是一無所知。現在就是想做出改變,我們之前商議過,要在安州和永州增設學校,各建一個州立大學。你怎麼看?”
“這當然是好事。”蘭雅聲音略帶激動,“從人口比例來看,安州和永州的學校數量遠遠不夠。”
“從聯盟大局出發,多兩所大學更是好事。大學是培養人才的搖籃,聯盟大學成立以來,為聯盟輸送了一批批高質量人才,如今都在重要崗位上。安州和永州人口眾多,州立大學能從中選拔出一批批棟樑之材,與聯盟大有益處。”
身為教育部長,州立大學的建設,蘭雅是樂見其成的。只要仲裁院有這個苗頭,她自然要極力促成,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
幾人的觀點一致,學校是要建的,關鍵在於以現有條件能建多少的問題。這個就交給水生和蘭雅去落實,黃鶯和花敏配合相關事宜。
事情敲定,花敏就要起身離開。政務部事情繁瑣,大事小事最多,她是真的忙。
林言忙喊:“別急著走啊,還有件大事要和你們說。”
幾人心中一凜,剛剛說的不是重點?
頂著死亡凝視,林言面不改色道:“建學校是明年的大事,但接下來我要說的也是重中之重,我思來想去還是要加緊落實。”
水生面無表情,“你直說吧。”他已經預想到了,又要花大錢。
“別這麼嚴肅,我說的都是事關聯盟發展大計。”
林言的想法很明確,要成立聯盟醫療事業部,主管聯盟所有醫院、診所、藥鋪、藥物研發、醫師等醫療相關事務。
其實,這件事早就該落實,她一直沒提,是想延後待聯盟各地穩定下來。她覺得,時機已到。
花敏瞪大了眼睛,“你早就有此想法,怎麼一點兒風聲沒漏,我一點兒心理準備也沒有。”
盟主想由政務部直管醫療事業部,相當於增設了一個大部門,和商業部、工業部等一樣的二級部署。
聯盟的一級部署自然是仲裁院下的九部,接下來就是二級部署,九部下設的部門。三級是州級機構,再下一級是城級、縣級、鎮級,最底層是村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