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生臉上越來越多的笑容就看得出來,財政狀況有所緩解,不再像前幾年那麼吃緊。
國庫稅收的變化是最直觀的反映。
林言只等著汽車上市,讓各州之間的流通更加便捷,拉動聯盟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
如今人們出遠門,少量貨物選擇最多的還是馬車、牛車等,船運是大宗貨物必選的。
只是人出門的話,路途較遠的都是走水路,陸路騎馬或騎腳踏車多有不便。
主要還是陸路不安全,路上常有兇獸出沒,通常敢走陸路的都要結伴而行,確保安全性。
只要發動機技術難題解決,各種車輛造出來,陸路運輸會是一場巨大的變革。
器械院,五六個人聚在一起,圍著剛剛出爐的發動機,林言進來,他們都沒察覺到。
看到實物後,設計師江旭迸發出新的靈感,和其他設計師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力求更改設計方案。
他想做到更好,提高燃油利用率,減少廢氣的排放。
在現有的設計方案,做幾個小改動就能完成。
發動機設計總工陸卓是個沉穩的年輕人,不急不緩道:“說的容易,都是小改動,可現有的工藝條件還不成熟,你提出的兩處改動都無法完成,精度達不到要求。況且,這也只是理論計算結果,實際能有多少轉化率是無法保證的。”
聽了一會兒,林言插話道:“幾位站在不同的角度,都想把發動機做到完美。我的意見是,目前做不到追求完美。先量產投入使用,技術可以在實踐中不斷改進。”
這個專案是很多人關注的焦點,今年必須有成品拿出來。
幾人這才發現盟主來了,忙上前打招呼,邀請林言一起加入檢驗樣品,確定後就可以組裝汽車模型。
林言對照實物和設計圖紙,提出兩個地方需要改進。設計圖紙要求很高,而實物做出來和要求有些差距。
她覺得很遺憾,很多基礎工藝還是不夠成熟,技術達不到,時間太短了,只能將就著來。
其實,眼前的發動機樣品也能用,但大家總想著在有限的條件下做到最好。
從器械院出來,林言直接去找了葉聰,他還堅韌著器械院院長,是汽車專案的總負責人。
抓到人,林言心想今天運氣不錯,葉聰正好在仲裁院。
“這會兒沒事吧?”
葉聰沒好氣地給了她一個白眼,這不是明知故問?
就算是有事,也得先放一邊,盟主都主動找上門了,再沒眼色的人都知道該怎麼做。
“盟主大駕光臨,有事請吩咐。”
林言不客氣,直接入正題,“我剛從器械院過來,發動機造出來了,年底前我要見到汽車成品。”
葉聰苦笑,“時間太緊。發動機到汽車還要做很多工作。”
林言緊緊盯著她,目光堅定,不容拒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