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2章 來自地球的智慧生命你好!

“用系統篩選一下,確認有影象的金屬片是多少?”陸毅點點頭,對一旁的工程師吩咐道。

火星探測計劃採用的各項技術都是世界領先,利用系統進行圖形分辨,在有充足計算資源的情況下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陸指揮,有影象的金屬片一共是1073,其餘的都是紋路文字。”不到一分鐘,系統的篩選結果就出來了。

“這麼多?”

陸毅皺了下眉頭,單詞典就佔據了快三分之一,那剩下兩千多塊金屬片上面的內容資訊能有多少?

“陸指揮,金屬片有大有小,除去最大的3塊影象金屬片看起來是設計圖,其餘有影象的金屬片都是小塊的,數量將近三分之一,但這些小金屬片的實際內容只有18分之一左右。”

工程師快速解釋了一句,正四面體不是圓柱體,所以裡面安放的金屬片也是有大有小。

“18分之一。”

陸毅點點頭,隨後說道:“大家按照序號對這些有影象的金屬片重新排序分配任務吧。”

“是。”

時間過去兩天,按照配有影象的語言詞典,輔助計算機系統的影象識別功能,一共3699片金屬片終於成功破譯完成。

當把所有內容分類整合好,所有人看著螢幕中顯示的內容不由皺起了眉頭。

除開語言詞典,剩下的內容都是一行行六進位制資料和一行行算式,最後還有由3塊最大金屬片整合成的一份設計圖。

“這些六進位制資料轉換成二進位制......指令集?”陸毅看了幾秒鐘,提出一個猜測。

指令集,也就是俗稱的機器碼,是能被CPU、GPU等處理器直接識別的資料。

指令集,就算是IT狗大多數也都沒有怎麼接觸,他們用的都是C、C++或者JAVA等程式語言,這些語言編譯的程式碼包括大家日常接觸的圖片影片音訊遊戲等資料,機器都是不認識的,機器只認識0和1。

所以在計算機底層,這些高階程式碼和圖片那些,都需要經過彙編轉換成指令集才能被機器識別,CPU識別運算完成,結果返還再重新轉換回來後那就是一個處理流程。

“是指令集,那份設計圖應該是處理器的設計架構。”希爾教授琢磨了一會兒,隱隱猜出這些資訊是什麼意思。

“如果是指令集,那這份指令集蘊含的資料資訊有10mb那還不如直接在金屬片上面記錄,幾百張直徑數米,一千多張直徑超過一米的金屬片記錄的資訊遠遠不止10mb。”

旁邊的蘇教授有些疑惑地詢問。

&nb左右,不過你漏了還有3個演算法。”

陸毅搖搖頭,說道:“這3個演算法都是壓縮演算法,如果我沒猜錯應該是根據處理顯示的資訊再解壓,最終就能得到我們需要的資訊。

把這份處理器的設計架構發英特爾、AMD還有華為那邊,讓他們確定下能不能造出來,能製造的話緊急製造幾枚處理器還有能簡單匹配的主機板過來。”

火星探測計劃的優先順序還算挺高,沒有半個小時就受到了3大晶片廠家的資訊反饋。

“陸指揮,華為跟AMD都表示需要研究幾天才能確定,英特爾那邊表示可以製造,不過這需要調整生產線,他們希望這個損失我們能夠承擔。”

“回個郵件給英特爾和白宮,損失問題他們自行協商,3天內我要看到處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