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憤憤不平的陸穎小公主送上回家的火車,陸毅等人回去實驗室,魏巍等人提幾天得到通知來到實驗室就位,在陸毅等人回來的時候,今天實驗室原型機已經進行多次試驗,等離子體的溫度試驗溫度突破10萬攝氏度。
“今天的資料收集完成,明後暫停兩天試驗,對原型機的線圈進行改良最佳化。”
走進實驗室,陸毅找到魏巍交代了一聲,隨後對旁邊負責實驗室對外聯絡的一位碩士學姐問道:“原型機更高階偏濾器跟ITER專案各個研究仿星器的研究所談的怎麼了?”
“陸陸,並不理想。”
碩士學姐徐瑩搖搖頭,回道:“原本大家正在談判,但前段時間他們幾乎都統一回復說偏轉器涉及工程精度太高了,上面蘊含了大量敏感技術的資訊,都堅決拒絕了我們。”
“瞎扯,國內EAST的托克馬克偏濾器就比他們那些已經淘汰的玩意高階多了。”
陸毅有些窩火,深呼一口氣說道:“偏濾器不肯賣那就算了,向他們下訂單,一次性採購足夠的加速部件,競爭開始了。”
“是。”徐瑩點點頭,她明白陸毅口中的競爭開始了是什麼意思。
世界上不止一位研究數論的菲爾茲獎得主,有了陸毅公佈出來的實驗思路和基礎數學模型,世界上肯定會有一批數學大佬能夠構建出等離子體湍流的數學模型。
可控核聚變在大勢上是各大國合作共享的情況,但這不意味了大家就沒有了競爭。
研究可控核聚變的研究所這麼多,大家都靠ITER專案的資金生存,這樣誰成果顯著,誰佔據先機,就代表了接下來能獲得更多的資源,特別在各國開始縮減ITER專案投資的背景下,盤子裡面的肉越少,大家也就越賣力競爭。
要不是國內EAST主研的是托克馬克,在仿星器裝置上的研究幾乎為零,托克馬克的偏濾器無法使用到仿造仿星器的原型機上,不然根本不用求到國外研究機構上。
“用小夢的名義跟上面借請幾位偏濾器的工程專家,看看能不能來幾位國內托克馬克裝置的專家對我們原型機的偏濾器進行改良。”
陸毅沉默了會兒,對徐瑩吩咐道。
偏濾器的原理都是一樣,只不過實驗室沒有那個加工條件也沒足夠的經驗對偏濾器改進,這樣只能寄希望國內EAST專案的專家院士,但希望不大。
畢竟改進偏濾器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的時間並不短,陸毅知道自己這一邊沒有那麼大面子,EAST專案的專家院士也全都是一堆任務忙成狗,不一定會有空。
這也是陸毅一開始打算直接買各大仿星器研究所淘汰下來的偏濾器的原因。
“陸陸......”旁邊林夢看出陸毅心中的窩火,伸手拉了拉他衣服。
“沒事。”
搖了搖頭,陸毅吩咐道:“大家繼續實驗,爭取我們率先完成可控核聚變溫度的等離子體湍流的數學模型,到時候我給大家每人發一套羊城市區的房子做獎勵。”
羊城一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