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
侍衛營校場之上,燈火通明,亮如白晝。
一千名侍衛營士兵列好隊伍,按照各屯各隊的位置,席地而坐。
高臺上,曹斌公子親自教眾人思想政治課。
黑板上,寫著四個大字:民族大義。
“兄弟們,大家來自天下各地、五湖四海,雖然彼此鄉音不同,但大家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名稱,漢人!”
整個校場都靜悄悄,只有曹斌洪亮的聲音響起,於所有士卒的腦海之中迴盪,也落入營地外面偷聽的曹操耳中。
“自高祖斬白蛇起義、推翻暴秦以來,我大漢立足中原大地已四百餘年,先秦時秦、齊、楚、燕、韓、趙、魏諸國都已成歷史。”
“九州一統,天下萬萬黎民都有一個共同的稱呼,那就是大漢之民,也就是本公子所說的漢人。”
“我們有著萬萬之計的兄弟姐妹、父老鄉親,乃是普天之下人口最多的民族。”
“自三皇五帝伊始,我們有著數千年輝煌的悠久歷史,乃普天之下最為偉大的文明。”
“雖然天下時有動盪,此時更是諸侯割據,但這只是同族兄弟間生隙、鬧意見而已。”
“所以,我大父畢生致力於匡扶漢室、統一山河,讓自家兄弟和睦如初,天下太平!”
“我們為誰而戰?為天下萬萬兄弟姐妹、父老鄉親而戰!”
“我們為何而戰?為天下太平、萬民樂業、四海昇平而戰!”
“我們...”
站在高臺上,曹斌展開了高談闊論,對一眾士兵們進行一系列的思想洗腦風暴。
他來自後世,自然知道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支軍隊,如果不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那麼無論它有著多麼強大的實力,都只是一盤散沙,沒有凝聚力、戰鬥力和團結力。
這樣的軍隊,在打順風仗的時候自然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但若遇上逆風般的困境,種種隱患都將爆發出來,甚至是不戰自潰,四散而逃。
所以,曹斌想打造出一支凝聚軍魂、覺醒思想、文武雙全的精英教導員隊伍。
從文,他們都要深知民族大義、知道為誰而戰、為何而戰,且具有極強的心理素質,隨時可下放到部隊之中成為教官,為曹斌傳授思想。
於武,他們各個都得身經百練,身體素質強悍,弓馬嫻熟,且具有極強的機動能力,隨時可化身為單兵作戰極強的兵王,為曹斌掌控部隊。
而且,這種模式還可以不斷複製下去。
在曹斌的預期之中,無論花多長的時間,一旦將這一千人都調教成功,那他就有了立足天下的基本盤。
以這一千人為基點,時機成熟之後,就可以迅速擴張,一擴十、十變百。
到時候,即便是他失去了曹操的寵信,那也沒關係。
有這一千名精英在手,重開爐灶、推翻天下、再造山河,簡直是易如反掌!
“好!”
軍營之外,曹操激動得虎目含淚,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他吃過晚飯之後,心血來潮之下,帶著許褚出了城,到城外軍營偷看大孫兒給士兵們上課。
沒有驚動任何人,悄悄來到侍衛營之外。
然後,他正好聽到了大孫兒曹斌的高談闊論。
“難怪此前模擬叡兒的未來皇帝人生之中,斌兒能以八百侍衛起兵,席捲天下,匡扶我大魏皇室。”
曹操握緊了拳頭,瞬間豁然開朗,心生明悟。
此前,他一直沒搞懂,為何曹斌能在未來以八百人橫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