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不愧綽號“大桌子”,永遠會給人以驚喜,無時不刻。
只見“大桌子”如球的身子似彈丸般射了出去,不是衝向明月,而是衝進了李家軍,邊衝邊吼道:“聽好了,我是魏炎的娘子,誰碰了我就是非禮我相公,非禮我相公就是非禮魏大人,非禮魏大人就是非禮、就是非禮魏大人那高高在上的大靠山.....”
此話一說,所有李家軍都傻了眼,一個剛剛還卑微的幹活的醜丫頭,只因為魏知行一句話、魏炎一點頭,就如同打了雞血般,置名聲於不顧,不要命的衝向男人堆兒不說,還說什麼非禮她!重點是不僅非禮了她,還說什麼非禮了魏大人背後的大靠山!!!
魏大人背後的靠山是誰,“大桌子”是不知道的,她只覺得魏大人年紀輕輕當上大官兒,背後不是有個太守的爹、就是有個宰相的舅,於是拉大旗做虎皮,想當然的拿出來嚇唬人!
沒想到歪打正著!幾句話嚇傻了一眾李家軍,因為他們個個門清著呢!這魏大人的靠山就是他的嫡親姐姐當今的皇后娘娘!!!大齊國第一國母!!!唉我去!非禮第一國母!?這事兒,太特麼大了!!!
李家軍眾人呆苦木雞,不自覺的嚥了嚥唾沫,習慣的看向李小五,才後知後覺的想起李小五被少將軍派出去打獵了,副統領又被魏知行捆成了蝦子,一大群大老爺們,頓時沒了主心骨般。
最先迎向“大桌子”的是個毛頭小夥子,應該參軍不長,沒見過什麼大陣仗,見“大桌子”身形如山,來勢兇兇,身前波濤洶湧,分不清哪裡是山丘哪裡是溝壑,碰到哪裡似乎都有“非禮”的嫌疑,這要是處理不好就是犯了重罪,牽連到自家爹孃、四個弟弟、兩個妹妹、一頭老黃牛、三隻老母雞......小夥子急火攻心,眼睛直接一翻,昏過去了。
有幾個老兵油子索性也見樣學樣,順勢跟著倒了下去,結果,一群大頭兵,如一整片麥子般倒了下去,可悲的是,連醜丫頭一根汗毛都沒敢碰到。
有兩個反映遲鈍的,直接被“大桌子”一手抓住一隻腦袋,兩相一對,直接眼冒金星的摔在地上,額頭上起了小孩兒拳頭一樣的大鼓包。
這樣還不算完,“大桌子”最後還震懾性的一人給了一胖腳,這肥碩的身子,頓時壓得二人翻了白眼,身子一弓,只怕不養上一兩個月是下不了榻了。
戰場迅速被“清”,“大桌子”如女將軍般叉著腰,居高臨下、氣勢如虹的看著二十個李家軍,而躺在地上的李家軍,如老鷹翅膀下的小雞崽兒,連動都不敢動,乖乖的讓魏來用繩子如拴螞蚱般的捆在了一處。
一個三品大人、兩個六品侍衛束手無策的事情,竟被一個集無賴、撒潑於一身的女胖子瞬間降服,果然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沒了桎梏,魏知行飛快的衝向土坯房一側的梯子,眼看著梯子就在眼前,房頂的李放撇嘴一笑,輕蔑的伸出了一隻腳,將梯子毫不留情的踢翻在地,聳了聳肩道:“喲,梯子倒了!魏大人如紙鳶般飛上來?”
這是欺負魏知行不懂輕功了。
二人說話的功夫,魏炎已經欺身上房,急向李放奔來。
李放輕功本比魏炎好,但此時一隻手裡帶著明月,輕功打了折扣,騰出一隻手來與魏炎戰於一處,邊打邊向身後撤。
這麼一緩的功夫,魏來已經重新架好了梯子爬上房來,魏知行則陰冷的站在院中,整理著腰間的好似腰帶似的東西。
見幫手越來越多,李放步步後退,退至屋頂邊角,直接借力向魏知行所居的成宅屋頂躍去,剛剛落地,只聽身後鞭風陣陣,如長蛇般凌厲的卷向李放的腰部,那鞭稍兒帶有倒鉤,若是被鉤中,身體定會被貫出三個血窟窿來!非死即傷!!!
這是使鞭的行家裡手!李放不敢掉以輕心,鏗浪浪將腰間的纏腰長劍一抖,挽起劍花,回首連刺三劍,長鞭立即捲住了長劍,陣勢頓時凝滯。
看到使鞭之人,李放不由大吃一驚,如此風馳的速度,如此嫻熟的招勢,他原本以為是魏炎追了上來,任他想破了頭也沒想到,竟是魏知行,一向以文弱書生加三腳貓功夫示人的魏知行!!!竟然是深藏不露的使鞭高手!!!
而這鞭子之所以與他人所用不同,前方裝有倒鉤,一是因為可以增加了鞭子的殺傷力,二是因為魏知行不會輕功,利用此倒鉤可以取長被短,藉助鉤力、飛躍騰挪之用。
這長鞭不足為懼,讓李放投鼠忌器的卻是它的來歷。長鞭鞭身繫著一顆紅繩,相傳這紅繩長鞭鞭身就是當年魏父捨命救駕、背護皇帝時所用,皇帝感念魏父為己而亡,將當時的繩子改制成了“解龍索”,轉賜魏家嫡子魏知行,相當於免死金牌!
李放暗啐魏知行卑鄙,若論武功,即使魏知行突發奇招,也不過是在自己手底多纏鬥一會兒罷了,他卻用這“解龍索”對抗自己,自己敢傷魏知行,卻不敢傷解龍索,傷了解龍索和忤逆皇帝有何區別?
李放改暗啐為明啐了,想要抽回自己的長劍,魏知行卻是加重瞭解龍索的纏卷力度,李放氣惱的只好鬆手棄劍,轉身就向孫宅躍去。
李放消耗了半天的內力,又先後被魏炎和魏知行纏鬥,內力逐漸消耗,明月被他帶著飛得越來越低,飛過孫宅高牆之時,身子幾乎貼著牆面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