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雨農辦公室。
“戴大哥,古順章的事情已經有眉目了,他現在被徐恩曾安排在細柳巷31號的一處民宅,連同他以前在紅隊的手下,還有幾個服侍的傭人老媽子,大約有十幾個人。”
耿朝忠正在向戴雨農彙報著情況。
“不錯。你打算怎麼做?直接去拜訪,還是找個中間人?”戴雨農微微頷首,對耿朝忠的工作頗為讚許。
其實古順章的住址,他也一直在查,但始終沒找到眉目,沒想到,還是這個小耿最先找到了。
“最好還是找個中間人,黨調處和我們關係不佳,古順章雖然是新來的,貿然拜訪恐怕還是會引起誤會。只是,這個中間人卻不太好找。”耿朝忠說道。
“想想辦法,這事我就不插手了,你先和古順章處處,探探他的口風,”戴雨農沉吟著,“如果他不願意過來,或者即便過來了,也給咱們來個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那就沒意義了。如果是這樣,我也沒必要跟校長提起。”
“小弟明白,”耿朝忠點點頭,“卑職這就想辦法和他接觸。”
“去吧!”戴雨農揮揮手,又低下了頭,繼續奮筆疾書。
耿朝忠知趣的退了出去。
戴雨農最近忙得很。
現在已經是12月中下旬,特務處初步確定在明年2月底,3月份初成立,也就是過完年後的那幾天。
戴雨農最近這幾個月,一直忙著整理特務處的章程,組織架構和人事安排,這些東西,戴雨農絕不會假手於人,更不會讓鄭介民參與。
同時,特務處還面臨著一次較大規模的擴編,總的人數從原有的不到200人,擴充到600多人。人員上,也以清一色的黃埔軍人,變為了由黃埔軍人領導,各地保安隊和警所選拔得力人選補充的模式。
不過有一條細則不會變:
非黃埔畢業,不得擔任任何領導職務,哪怕是個小分隊的隊長。
在這一點上,黃埔畢業生還是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的。
耿朝忠走出戴雨農辦公室,回到了自己的辦公室。
“怎麼樣,人員招募的如何了?”耿朝忠走進辦公室,向正等在那裡的八個弟兄問道。
戴雨農在招兵買馬,手下的六個小組也都不甘落後。手下人員的多少,直接關係到特務處正式成立以後每個小組在特務處的地位——人數佔優勢,勢力自然就大,在特務處的話語權自然也高。
耿朝忠這幾天除了調查古順章的行蹤,也在忙活這個事情。
特務處現在的六個組,王天木是最早跟戴雨農的,手底下早就有了一幫干將,去北平後,又帶了八萬元的活動經費,半年過去,人數必定不會太少。
餘樂醒一直在上海搞特務培訓,從失業學生和碼頭幫會中招募人才,已經經營了一年多,人數保守估計也有接近200人。
蕭灑差一點,不過蕭灑是黃埔四期生,故舊眾多,手下也絕大部分都是黃埔學生,人數雖少,但戰鬥力卻不容小覷。
至於陳恭樹,和戴雨農一樣是六期,但他與別人不同,他的手下,可以說是戴雨農的直屬班底,從這個意義上講,勢力只會比前幾個人強,不會比前幾個人差。
五組的趙理君,現在掛靠在餘樂醒名下,用的是一個借雞生蛋的法門,餘樂醒手下的人,有很大一部分以後是要跟著趙理君活動的。
只有耿朝忠的第六組,滿打滿算只有八個人,可以說是整個特務處裡最袖珍的一個小組。
所以耿朝忠也急啊,早就給幾個兄弟分配了任務,讓他們招募人手,不過耿朝忠畢竟來特務處時間不長,人脈有限,再加上要求又很嚴格,非黃埔學生不取,這麼一來,人員招募自然遇到了困難。
耿朝忠的話問出來,底下的幾個人都面面相覷,只有王劍秋站了出來,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