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中戲新學期開始,季銘就出席了中國李寧的一個活動,然後就是這篇澎湃的專訪,其餘時間要麼是巡演《雷雨》,要麼是窩在中戲排練《末代皇帝》,偶爾跟文晏聊一聊《遇仙降》的剪輯問題。
日子很充實。
不過新一屆學生進入中戲,季銘路上被喊的機會又變大了。
撕胸,能合個影麼——不行。
撕胸,我好喜歡你——謝謝!能合個影麼——不行。
撕胸,我看過你演的話劇《雷雨》——謝謝!你演的真好真厲害——謝謝!能合個影麼——不行。
中戲大一的學生,尤其是表演系學生裡頭,漸漸形成一個共識:
學校裡這些明星學生,季銘最不好打交道。
臭屁!
接著他們就等到了季銘給他們上傳經送寶課——程郝今年第一年帶班主任,開學沒多久,就請季銘去給大家講一講對錶演的想法,還是邊演邊講那種,季銘推了兩次,然後程郝就在他排練的時候站在邊上,兩個大眼睛看著他,一動不動,溫柔地笑,就是不說話。
女人啊。
最後還是去了。
一年級新生,看見季銘,皮子都一緊——這位不好說話呀據說。
他們的表現,倒讓程郝很吃驚,沒想到季銘在新生那裡還挺有威望的,不錯不錯,看來這幫新生對演技精湛的師兄很崇拜啊,四捨五入就等於有向學之心了。
“程老師讓我給各位師弟師妹講一講表演,表演本身是比較純粹的一個東西,喜,怒,哀,樂——”
季銘說一個字,臉上就變一串表情——是的,一串,各種喜,內向的,外放的,壓抑的,狂喜的。各種怒,暴怒、隱怒,怒極反笑……
“大家不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技巧性的,像收集表情包一樣。事實上,你們有一堂課,應該是貫穿整個表演生涯的,叫人物觀察,這些喜怒,一定都是生活中來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境況下,他會怎麼笑,怎麼哭,並不是你自己無端想象出來。所以說表演,不管是什麼派,體驗派表現派都好,都來源於生活,當然它不一定只是基於你自己見過的,你透過網路,透過書籍描述,感受到的,都是你的生活。”
季銘描述了一些背景。
丈夫在產房外。
一個重男輕女的,聽到男孩和女孩,他的表現。
一個重視孩子的,聽到老婆難產,留大留小之間的區別。
一個大眾化的普通人,聽到順利生產,和難產之間的不同表現。
這種教學式的情景表演,對剛剛進入中戲的菜瓜們,還是非常震撼的,尤其季銘本身在情緒控制上,已經很有造詣,現場表演尤其能夠感染人,圍著他的學生,感受地很深刻。
像個木偶一樣,被他帶著忽喜忽悲,七上八下。
下課鈴聲打響的時候,大家都有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大魔王罩頂,終於要結束了。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表演這事兒,心誠則靈,瞞天瞞地,瞞不過自己,真有意追求表演的話,問你們自己的心就行,技巧都是其次的。行,就到這裡,今天都是一些我個人的看法感受,對不對的,大家自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如果沒有精華,就當我浪費一點大家的時間了,謝謝。”
掌聲如雷。
從這一課開始,中戲大一大二大三,三個年級的表演系學生,見到季銘,都有一種見到嚴厲老師的感覺。
唉,他只想當一個普通的學生而已,大家卻一定要這麼尊敬他,真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