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在片是中澳合資,片外是個老美,一嘴稀裡糊塗的京腔,還是很契合的,就是還比較嫩,被郭導一提點,點點頭,深吸一口氣:“那再來一條麼?”
“嗯,剛才不錯,再備一條。”
季銘隔著圍欄跟麥克擊了個掌,幫他緩解一下情緒,第二遍就自然多了……
然後麥克下戲,吳夢達老師上,這部分拍的條數就比較多,主要是導演自己想要的角度比較多,因為新劇本里頭關於老韓和劉啟之間的情感表達,要更多一點,最後剪輯的時候需要一個什麼樣情感鏈條,他現在也不是完全胸有成竹,就要多拍幾個想法。
“海草海草……”
“……樂逍遙,人海呀茫茫呀……”劉啟跟朵朵擠眉弄眼,跟著老韓的音樂嘀嘀咕咕,這是老韓聽了幾十年的兒時神曲,他們倆也是打小聽大的:“老東西,別抖了。”
停!
……
“老東西,讓你叫老東西,要不是你我會在這?我揍死你。”
停!
……
“劉啟,你個騙子……”
停!
“好,休息一下。”郭導招呼了一聲,大家趕緊收拾道具,準備下面的拍攝,演員們就擠到監視器後面,一起看剛才的片段:“怎麼樣?麥子?感覺如何?”
“挺好的,感覺挺順暢的。”
“季銘呢?”
季銘往前傾著身體,細細看過一遍,點點頭:“行的吧。”
郭導看了他一眼:“是不錯,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啊,看看,你這幾鏡,對麥克,對麥子,對吳老師,整個情緒的層次變化,很明確,而且特別流暢,自然而然,該是那樣,出來就是那樣,是吧大傢伙?麥克,學到沒有?”
這話也夠直接的。
麥克點點頭:“嗯嗯嗯。”
吳夢達也微微頷首:“是這樣,對自己有要求啊季銘,厲害啊。”
其實季銘還真沒有特別的去設計什麼,這種場面也還不至於,只是說角色吃透了,關係吃透了,情緒反應吃透了,再尋常的鏡頭裡,也能看出效果來,主要就是一個自然,一個流暢,外人一看就能感受到,有一種一鏡到底的效果。
“哎呀,你們可別這樣,等會真飈起來,還不得嚇著你們。”
“……”
給點陽光就燦爛啊。
一部電影大概就兩個小時,可是拍出來的素材動輒是上千小時的,所以每天其實能拍的並不多,大部分的工作也不如話劇那麼激烈,好像時時刻刻都沉浸在湧動的情緒中,甚至《流浪地球》還是個商業片,跟《遇仙降》那樣的藝術片也不一樣,《地球》的大部分鏡頭都是醞釀,為了某一個情感爆發,劇情爆發在準備著,在鋪平一種合理性。
季銘在組裡拍了好幾天,才漸漸適應過來這種“電影民工”的生活,情緒上平淡,身體上疲憊。
太有挑戰了。
“金哥?”季銘拉開門,見到吳金拎著幾聽青啤。
“下回有時間帶你去喝散的青啤,直接從酒廠打來的,放路邊,一個大桶,拿塑膠袋兒賣,跟這種包裝好的味道還不太一樣。哎,我可以進來吧?”
“……您再往前走兩步,就從窗戶直接出去了,還問呢?”
“嘿。”
丹尼爾秦說
有點少,因為我有點卡,不知道這會兒怎麼裝逼……我是不是世界上最坦白的作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