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銘漱漱口,放棄這道新菜了:“明明教程上就是這麼說的,三樣東西都給炸一遍,土豆焦黃之後,就可以了,然後放在鍋裡拌一拌,加鹽加雞精就可以了呀,為什麼是這個味道?”
“大概還有火候啊,油溫啊什麼的吧,做飯是個很複雜的事情。”
“唉,也是。”
“算了,咱們就吃的清淡點吧。”初晴還挺適應家裡的飲食,她之前是完全不會做飯的,後來跟著季銘學了一道西紅柿炒蛋,已經非常有成就感了,並不覺得家裡的飯桌太單調。
季銘嘆了一聲,看來他這一輩子是栽在那幾道菜上了。
飲食男女,空曠已久,難免燈火闌珊迎旭日,鸞鳳顛倒又天明……
一起度過了兩天週末,季銘又把初晴送去滬上——決賽的時候,季銘再去給她加油、打氣。
然後就上課,偶爾去人藝開討論會,《末代皇帝》的舞美設計,道具,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到四月份,就差不多要有個大概樣子出來了,剩下的時間,一邊在篩選劇本,一邊就給粉絲會做準備。
粉絲會得有差不多兩個小時,觀眾是5000人,京城一場,滬上一場,都不收費,透過抖音藝術團、微博藝術團和雷鳴個站三個粉絲渠道,在喜田工作人員的參與下,給提交資訊的粉絲,按照地點、年齡、粉齡等幾個因素綜合考慮來給票。
這一筆投入當然也輪不到喜田,或者季銘自己出,找了李寧、抖音兩家分攤了單場接近百萬的費用——季銘不取酬,花費基本就是場地裝置租用、舞臺搭建拆除,人工費這幾項了,5000人級別,單場百萬是比較到位的一個預算了。
季銘頭疼的都不是這些,幾百萬,也就是三兩個商演。李寧是個人品牌合作方,抖音是想要作為一個第一手平臺來接納這一波素材,都是自己找上門來的。
他頭疼的是表演內容。
倆小時。
唱歌、鋼琴、話劇,然後還有舞蹈……哎呦,別的都還好,這個舞蹈啊,季銘想起來,就想來一個一字馬清醒清醒。
他是會跳舞的,但還不如鋼琴好。
譚姐姐和高姐姐都是跳舞的,一個古典一個芭蕾,季銘的童子功,也是小時候她們一起幫忙打下來的,那會兒他老去尹寧學校混著,小豆丁很軟乎,就被弄去拉筋,輕鬆隨意就一字馬劈下去了,後來一直也斷斷續續練著。尤其是打算藝考之後,就更沒放下,所以即便他沒報過什麼藝考補習班,但考試的時候,形體分還是比較高的,都是自小打下的基礎。
這回粉絲會就打算撿起來表演一下,那就得短期加強學習了。
楊如意給他聯絡了一個舞蹈工作室,跳古典舞的,但是有些適合當下審美的改良——從季銘的粉絲群體來分析,去找舞蹈大師來教,效果也不一定就更好。
今天就是他第一節課,老師是個女的,早年北舞畢業的,也得有快四十歲了,但可能是跳舞,整個氣質還是非常好,不說年輕吧,特別的向上,積極。
季銘一瞅,就覺得這老師是個熱愛生活,熱愛美好事物的那麼一個人。
“向老師,您好。”
“你好,”向老師不太追星,縱然知道季銘很有名氣,但也沒有特別的感受,叫季銘也鬆一口氣:“你經紀人說你有一點舞蹈基礎,要不,你先來一個雲門大卷?雲門前橋?”
“……”
季銘無語,雲門大卷是個什麼動作,就是大家在看古典舞表演的時候,發現有些演員跳高轉圈兒,離地之後,跟要飛起來一樣,拉一腿繃子,身體一翻,畫一個圈,同時手也是畫一個大圈,整個姿態特別美,特別開,利落有型。
跳出來動作可能不是那麼難,但要是想跳的優美、高質量,那是真難。
這老師,一看就“不懷好意”。
季銘皺著小臉兒,看了向老師一眼,要是開玩笑,這會兒就得收回去了呀——但她沒有,難道真的要跳?
跳就跳吧,季銘有個好處,面對老師的時候,不喜歡打折扣。
他就不說話了,開始熱身,一腿就杵在扶杆上,壓了一個150度——陪他來的林冉,看見向老師眼皮子跳了一下,這才叫考核舞蹈基礎呢。
熱身結束,季銘撥出一口氣,又吸進一口,腹部收緊,腿繃直,腳上一用力,身體配合著順勢翻過去,兩手劃出一個大圈來,連著兩個三百六十度,最後往地上一滾,把力卸掉。
做出來了,但估計是不太高標準的——不過應該還是好看的,長手長腳,身材修長勻稱,翻騰起來,很有點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