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349章 震驚時刻(1)(百萬字了!)

大家用掌聲告訴他,你在這裡也很有人氣。

“感謝凱特女士,感謝評委會,感謝戛納,感謝所有人,晚安!”

和凱特·布蘭切特並肩而立,站到所有鏡頭前,季銘已經足夠冷靜,優雅的,還帶著一絲興奮餘韻的男人,而大魔王氣質的奧斯卡影后,站在那裡,似乎並未有不平衡的問題。

賈章柯最終沒有能等到奇蹟。

評委會大獎被《黑色黨徒》摘走,最佳影片金棕櫚爆了個大不大小小的熱門,被第五度授予島國導演。《小偷家族》終於為同樣五度入圍的是枝裕和拿下戛納和今夜的最高榮耀。

有人失意,必然有人得意。

這就是戛納。

……

電影宮之外。

當蕾雅·賽杜和法國頒獎人宣佈開獎評審團獎的時候,中國記者們其實是最專注的。因為無論怎麼分析,華語電影跟很多其它入圍電影一個樣,最有希望的,就是這個獎——這個獎最早是沒有的,後來評委會覺得自己存在感太弱小,設定了一個評委會大獎,然後又過了幾十年,覺得評委會大獎固定成了第二金棕櫚,桎梏太多,於是又出現了評委會特別獎,後來演變成評審團獎。

其實在英法文中,評委會和評審團是一個詞兒,也就是評委會大獎,和評審團獎,其實就差一個大而已。但是中文世界為了區分第二大獎和安慰獎之間的區別,就給弄成了不同的翻譯。

當《遇見神仙降落之地》的法語被念出來之後。

非常有懂一點的記者,但是並不能夠特別快速地把這個詞和《遇仙降》的中文名對應起來——但也只是那麼一秒鐘的停頓而已。六公主的記者首先“啊”了一聲。

然後是旁邊的法國記者恭喜了他們。

大家猜終於集體反應過來。

華語片拿獎了。

《遇仙降》拿獎了,拿了評審團獎——時隔三年再度有華語片入圍、拿獎,全是值得記載的時刻。

“真是沒想到,居然是《遇仙降》?”獨眼浪記者倒是沒什麼惡意,他是真的意外,按照國內記者的分豬肉思路,都是說這個獎先給亞洲,給中國,然後從中國電影裡去挑,那怎麼挑似乎都應該是《江湖兒女》啊,不論從卡司,從場刊評分,從觀察家的預測,從坊間傳聞,都不該是《遇仙降》這匹黑馬,一黑到底。

“哈,”六記者就挺樂見的了:“我倒覺得挺正常,《遇仙降》這樣乾淨的,漂亮的,氣質純淨的,又是探討年輕人內心焦慮這種放之四海而皆有的人類共同問題的華語片,在戛納覺得是很新鮮的。賈導那一部說是自我致敬,但也有落入窠臼之嫌啊。”

馬後炮是沒有人反駁的。

都拿了,你再說啥呢?有啥可說的呢?難道還說評委有眼無珠麼?又不是瘋了。

“趕緊發,趕緊發。”

有華語片獲獎,跟沒有華語片獲獎,那是兩回事——之前的短片特別提及,就不說了,算個肯定,不算個獎。評委團獎那是完全不一樣了。國內值守的同事,必須得第一時間發稿,倒不是會有多少人看,而是你得發呀,不然關注你的人一看,哦呦,人家都發了,你沒發,看來你們採集新聞的能力比較差,我換一家關注了。

所以現場的媒體記者,都開始發快訊。

微博上第一時間出現報導,連感嘆號都比前面的快訊多,三四個呢。總的新聞數,從不同信源來的,被更多人轉發的,都遠超此前的各類獎項。

“戛納電影節。評審團獎:《遇仙降》!!!”

微博電影之下,在接近凌晨兩點,依然幾乎瞬間湧入數百條評論!!

“啊啊啊啊拿獎了!!天哪!”

“真的拿了獎,我的媽呀,我要哭了。”

“季銘你最牛逼!!”

“啊我追了個什麼神仙演員啊,老天,這輩子都走不脫啦。”

大部分都是季銘的粉絲,全是熬夜等結果的,等啊等啊,等了大半個小時了,在影帝出來之後,大家都灰心了,最勁爆的奇蹟沒有出現啊。儘管有所準備,但是結果出來之後,還是有點跪在現實,覺得不夠圓滿。

這一次戛納之行,紅毯征服歐羅巴,推特臉書都拿下,只差就把影帝拿,我的英雄就是他——但還是倒在了影帝門口,有點遺憾,不過還是可以安慰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