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銘版《末代皇帝》首度公演,目前看來評價很好,你怎麼看他的表現和實力?”
次贊回答很直接:“之前有一個類似問題,說的是人藝版《末代皇帝》,然後你說的是季銘版《末代皇帝》,這不就是答案了麼?”
頂贊回答則更簡短:
“季銘在中國話劇史上的立身之作!”
這個評價太有爭議性了。
在頂贊突破10k的同時,回覆也突破五百條,因為大多數都是沒看過的,所以大多也都是質疑的。
“吹得太過。”
“季銘的問題就是這個,明明實力不錯,形象也不錯,成績也拿得出手,但總是喜歡往大了吹,搞得大家很反感。”
“話劇史?那是於是之的王利發,那是藍天野的曾文清,那是鄭榕的周樸園,你張口就是話劇史,還得了。”
關於《末代皇帝》討論,因為太多人都還沒有機會看到,所以毫不意外地綿延到了別的話題上,比如季銘的《流浪地球》——“《流浪地球》會成為季銘的滑鐵盧嗎?”
比如《遇仙降》——“《遇仙降》的詩詞和侗族,真的能夠代表一種中國電影?”
這些話題矩陣,把熱度給艹了上來。
……
“,豆瓣,某乎,”林冉今天是頭一次跟他彙報輿情分析,她從楊如意手裡接過來的任務:“集體性的出現了一波熱度,還是比較意外的,可能是包括之前粉絲會、戛納的熱度積累,再加上這一回《末代皇帝》話劇在微博之外的平臺上比較有接觸點,所以就整個一起被引了出來。”
季銘一邊兒吃飯一邊點頭,他今天還要繼續演出,等會就得去劇場。
“我們分析來說,是一個好事兒。目前網路營銷來說,痛點就是沒法深入,一般來說就是微博、抖音,或者來一點朋友圈、百度指數這樣,一些小眾的,封閉性比較強的平臺,或者細分做的比較深入的平臺,都是很難用普通的營銷手段可以觸及的。它應該是有助於你提升網際網路國民度的,而且從具體來說,還是偏向於正面的,尤其你在《末代皇帝》裡表現的第一波評價出來,絕大部分就事論事都是正向評價,而且其中也是有很大一部分,給了你比較高的認同。”
“楊偉申他們,現在不動手凍腳了?”
“沒有發現,而且《通天劫》還在重拍,後面還有很多工作,他們想要趕在春節檔上,也就是半年時間了。這會兒他們應該擔心自己吧,龍城又不是隻有我們一個敵人。”
季銘挑挑眉毛:“讓公司留心著。”
“好。”
“下回不用給我點這麼多菜,吃不了多少。”
“你接下來的巡演頻率太高了,楊姐說你得先注意身體狀況,身材或者體重,以後再來調整也行。”
“知道了。哎,”季銘突然笑了起來:“楊姐,還有你們,有沒有被錯罵啊?說你們給我安排了殺人行程什麼的,哈哈哈。”
“有,不多。”
“她們肯定不太知道應該罵誰,哈哈,哎你手機屏保讓我看看。”
“是你微博藝術團的前線拍的。”林冉把手機遞給他:“是不是特別好?”
“嘖,”季銘搖搖頭:“唉,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我的演技能夠追的上我的顏值,演技在進步,顏值,還有氣質漲的更快啊。”
要臉麼,逆光黑漆漆的,你看得見個p顏值。
“一會兒司機師傅送你去,我等會要約個導演見面。”林冉忍住白眼,交代了一下行程:“你休息會兒吧。”
丹尼爾秦說
謝謝啊嘍哈噠10000點打賞,謝謝何故當年傾城1000、卡加利人1000、盟主墨染500、雲東1000、曼氏珏2000、shashazhuzhu1000、難道真的是我太狂妄500、不甜1000打賞,麼麼噠——誰說我寫微博評論來著,太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