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昊能這麼笑嘻嘻,也是因為坐在這兒都是老朋友了。
大部分是號稱第六代導演的成員。
“主要是樓導說起你那個本子,大家就好奇了,結果你找了他幾回,後來又不找他了,他還掛上心了。”徐錚給解釋了一下。
咯噔一下。
有些執拗的導演,追劇本,追演員,追雪,追雨,追彩虹——什麼都有,樓燁是不是這種導演季銘不清楚,他會不會追《掙扎》,《掙扎》夠不夠觸動他,季銘也不知道,但是今天這個局,倒是一個圈子。
如果放到世紀初,這幫人除了徐錚,可算是一條褲子。但到了今天,各自就有各自的追求了,只能算是一個鬆散的,個人交情為主的半解散圈子了。
“你們能合作的話,好事兒啊,最好的藝術片導演,和最好的藝術片演員啊,”寧昊看了一眼樓導,捧了一下季銘:“我聽奈安說,這個專案你是希望自己來做主?有意轉製片人?監製?其實多試試也挺好的,不矛盾啊。但你們倆不能合作,真挺可惜的。”
季銘看了一眼徐錚,徐錚沒看他。
心裡有數。
這幫大佬,與其說是想促成合作,倒不如說是希望他退一步,把電影的藝術創作主導權讓給樓燁——這個事情,跟商業上是不同的,不能說是強凌弱,或者大欺小,沒有那麼你死我活。在他們看來,劇本是季銘寫的,他將主演,甚至投資電影,對整個專案的影響力已經足夠大了,讓渡出一部分來給導演,並不成問題,雙反的權力平衡,也沒有到失衡的程度,有的商量。
不然吃飽了撐的,他們為了樓燁的一點小心思,跑來給季銘開鴻門宴,又不是瘋了。
要是季銘裝傻,今天他們啥也不會挑明的。
季銘是有一點不舒服的,他反省了一下,是不是太過於順利和強勢,讓他面對這一點“壓迫”,就感覺不想接受了呢?嘖,沒必要啊沒必要,平常心一點。
“我肯定是希望有機會能跟樓導學習的,當然,還有幾位大導演也一樣。”季銘笑呵呵的。
王曉帥倒是插了句嘴:“我倒是有部戲拍完了,之前想要找你來著,不過不是主要角色,我想了想還是算了。”
“《地久天長》拍完了呀?什麼時候您辦看片會,讓我先睹為快啊。”
“行呀。”王曉帥爽快地應下來了,季銘這樣的優秀演員,給出來的觀後感,那是太有價值了,講的直接一點,季銘現在都能去當A類電影節評委了,他的意見自然就是那種高度的意見。
季銘點點頭,皺著眉沉吟了一會兒:“本來這戲出來的時候,我跟黃壘老師討論了一下本子,他幫我指點一下。當時我們倆都覺得樓導是最合適的導演,這也是為什麼我最早會找樓導的原因。但是後來還是有些疑慮,因為這是我頭一次寫本子,也不知道以後會不會繼續寫,所以我還是希望它拍出來的樣子,是接近我想象中的那個樣子。”
意思已經明白了,但季銘還是要說的更明白一點。
“所以這回去義大利,我有個義大利的導演朋友,我覺得她挺合適的,就徵詢了一下她的意見,她也有興趣,大概下個月會定吧。這一次,可能就真的是跟樓導擦肩而過了,很遺憾。”
玩兒太極,季銘玩不過這幫跟電影局玩了一輩子的,索性就事無不可對人言,之後你們是什麼態度,那就管不著了我。
徐錚聳了一下肩膀,笑了笑:“投資也定好了?”
“還是《遇仙降》那幾家唄。”
“他們倒是好運氣。”
季銘哈哈一樂:“您要來投麼?桃紅老師反正要主演,不如片酬折投資,給您三點兩點的?”
“算了吧,落袋為安。她難得出來演個戲,還是賺一點實在錢好。”
他們倆聊了幾句,寧昊參與進來,就把剛才的話題過去了。樓燁就是比較情緒化的導演,在藝術上啊,所以看了三遍、五遍《掙扎》之後,就動念想要拍了,今天就攢了這麼一個局,但既然已經塵埃落定,那也不可能撒潑打滾——得是什麼神劇本,才至於那樣。
“《流浪地球》是不是要開始宣傳了?”
作為同期電影,《外星人》比小破球可是有賣相多了,黃勃、沈謄、徐錚、寧昊,這些人加一塊,等於喜劇片的大半壁江山啊。而喜劇片自《泰囧》之後,就已經是中國電影市場最成熟的型別了。
“10月份有正式定檔釋出會,之後就是發海報,路演要到12月底和1月份了。你們是不是也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