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銘睡得很踏實。
有一種塵埃落定之後,一切都從我手裡交出去,我再也干涉不了了,一種失去所有可能性的,絕望的踏實感。
其實季銘的內心感受是比較複雜的。
他對電影是有信心的,坦率地講《流浪地球》不是一部水準到了最高那一撥的科幻片,國內團隊對於科幻型別的打磨,也遠遠沒到純熟的程度,但是有一點,它是一部國產科幻——這不是愛國綁架,也不是說國產科幻就可以加分。而是國產科幻片,它必定天然的,在每一個鏡頭,每一個情節,每一件道具,都有我們骨子裡的文明基因,這是老外再好的科幻片都摸不透的。
講的直接一點,像度度娘這種天怒人怨的公交車,依然能夠在搜尋市場佔據主流份額,包括在狗狗還沒有滾回老家的時候,它也是領先的。假如以後狗狗重新進來找吃的,也只有很小可能能超越度度娘——這不是說度度娘其實沒有那麼差,而是在於度度娘提供的東西,它就是適合中國市場。
中國市場的特殊性,就是中國特殊論的最大佐證。
電影市場也是一樣的道理,好萊塢片子也能靠技術,靠劇情等等拿下大把票房,但是中國電影在這片市場擁有天然優勢,就像我們在我國市場上天然劣勢一樣——這本來也應該是所有中國電影人需要去追逐的高階競爭力。
而不是找一堆好萊塢特效公司,堆出來一部中國皮的好萊塢片,你做這種二把刀,能做的過好萊塢自己麼?不可能。
所以《流浪地球》當然還有進步空間,但它對中國觀眾而言,絕對已經是所有可看科幻片當中,最適口的之一。
從這一點上,季銘相信它會成功,也相信這就是錦鯉能夠得以許願成功的一個基礎。
但同時,他相比郭導,相比吳金,多了一份相信,也就多了一份焦慮——因為20%的可能性失敗了,大家會可惜,但容易接受。但99%的可能,還失敗了,那就是無法承受之重了。
季銘始終還是無可避免會擔心那1%。
直到現在,他知道自己一覺睡下去,起來電影就已經面向全世界了——現在這個時代,觀眾的反饋只需要半天,影院的反饋只需要一天,就是這麼殘酷。
呼……
睡吧。
……
很多時候,你為了一件事情,就會放棄很多東西。
季銘自己可能都已經忽略掉了。
這一夜是除夕夜。
明天是大年初一。
他也曾經期待著新一天穿上全套的新衣服去拿紅包,也期待著自己又長大一歲,期待看外面精彩的焰火,期待著電視裡沒啥意思的春晚,期待著跟尹寧能一起出去玩,期待著在李姐姐家聚餐,跟悅悅打架——但昨天,電影上映的事兒已經佔據了他80%的精力,以至於昨天就跟一個普通的日子一樣,這麼過去了。
醒來之後,他還是要去上班兒。
“多少了?”
“累計麼?”
“……”季銘無語地看了楊如意一眼:“各種。”
“今天已經破億了,累計1.6億,第三。”
“單日的話,《外星人》最高,已經兩億多,《飛馳人生》1.4億,《新喜》暫時還沒有破億。”
季銘點點頭,算是中規中矩——排片定了之後,格局是大致上就可以判定的了,接下來就看各方的水平了,映後的營銷已經起不了太大的作用,這個年代人人都媒體,豆瓣、微博,票吧……你能投放物料的地方,都可以找到大眾的反饋。
所以,接下來,在這麼白熱化的競爭程度下。
只有一點:質量。
只有一個指標:口碑。
“走吧。”
他們今天在京城宏鑫院線辦映後見面會,這之後有一連串的類似行程,映前辦路演,映後辦見面會,都是常規操作。
“郭導沒睡好啊?”
郭導湊過來,看季銘:“你化妝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