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鐸進了人藝,發展的也很不錯,之前他估計猶豫了挺久,還是跟季銘提了,演了個新戲,在人藝不算是什麼大戲,但算是他第一部主角話劇,意義重大,請季銘有空的話去看看。
季銘打算去的。
“你們去嗎?”
那仨全都搖頭,才知道原來只是個話題——譚子陽倒是想去,但他行程不合,也不能為了看戲特地改日程。周鑫、王瑋和姚成鐸,也就是泛泛之交了,抽空去看,似乎是沒必要。
“你要去啊?那約著一起去看看也行啊。”
“行啊,到時候約著唄,我還要去人藝看看演員,”季銘透露了一個大訊息,《山海》開始選角了,在堪稱巨量的前期工作之後,這部舉世矚目的大作,終於要開始駛入快車道了,選角,開拍真人演員戲份,然後就全面進入後期製作,可能是一年,或者再多一點時間,《山海:大荒行紀》就能跟觀眾見面了。
揭盅時刻,分外激動。
“去人藝選?”
“不只是人藝,希望從各個劇團都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找到最適合的特效演員。”
“效法老版《西遊記》?”王瑋最先意識到,問了一句。
季銘笑著點點頭:“既然有這個條件,就利用起來,與其找些關係戶,不如去各團請些中青年的老師,無論是表現力還是靠譜程度,肯定都要好得多。”
“那肯定了,你也不想想,有幾個人可以到這些國字頭、央字頭、京字頭的團裡挑三揀四的?”
季銘就笑:“到時候把老姚也挑出來,讓他演個烏龜。”
“哈哈哈哈。”
一陣無良大笑,遠在人藝彩排新戲的姚成鐸,覺得背後一陣發寒,也不知道是為了什麼,跟撞了鬼似的。
……
季銘還真不是說笑,接下來一段時間,他走門串戶的,話劇、戲曲、歌舞……全都沒錯過,對著演員表,到處盯人,盯上了就軟磨硬泡把人請來。除此之外,央音、中音、歌舞劇院的作曲們也是被他篩過一遍——初晴說他在搞簡約版的“集中力量辦大事”,季銘倒是理直氣壯,那些人給他安上這麼多重大意義,連帶這麼多關係,他也是不用白不用,反正也不是他自己的人情,反而還能給自己攢幾筆人情債來,何樂而不為。
等他拉著隊伍進組,已經是九月中旬了,寒來暑往拍攝了足足六個月後,電影進入全面後期階段,上映檔期既沒有趕在暑期檔,也沒有放到春節檔去,而是定在了國慶檔——於是諸邪辟易,把大好的一個國慶檔自動自發給騰了出來。
……
季銘和初晴有差不多兩個月沒見了,雖然初晴兩天前還在影片裡見過季銘的模樣,但是當在家裡看見真人的時候,她還是感受到季銘身上氣質的變化。
一方面是來自於電影內容的,作為元的扮演者,季銘前往大荒的路上歷經生死,看遍玄奇,很多情節和設計哪怕出自於團隊之手,由季銘親自敲定,但是當他自己去經歷一遍的時候,還是頗有穿了一次的感覺。那是一種歷劫之後,獲得新生的蓬勃和鋒利。
另一方面當然就是監製了一個如此巨大的專案之後,那種沉凝下來的氣勢和把控力。
這個男人,終於徹徹底底地成為一個強者了——如此中二的評價,初晴都不好意思說出來。
“還以為你要明天才回來呢。”初晴給他收拾了兩件衣服,送他去洗一洗風塵。
季銘接過來,斜靠在衛生間門框上,注視著初晴,她也沉澱了很多,如靜水深潛:“本來是明天的,徐導演想兒子了,那就過兩天再去談後期的事兒。”
《山海:大荒行紀》最終請了兩位導演合作,加上深度參與的季銘,其實算是三個導演。
一位是大導演徐皓峰——他能答應,也挺出乎大家意料,國內武俠電影的宗師級人物,不太好請的。季銘請他,其實是希望動作設計能夠更貼地一些,也更中國一些。而且,大荒之行,也是一次江湖之行嘛。
第二位是來自德國的沃爾夫岡,這位歐洲的中堅導演,曾經為彼得·傑克遜當過多年副導演,也曾經執導過怪獸電影,技術經驗豐富。
初晴不多問這些事兒,季銘有時候願意說,她就會聽,有什麼奇怪的就問,有不懂的就搖頭,聽累了就關影片休息,下回也不會記起要繼續談。
“進去洗吧。”
“等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