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捧得太誇張了,不說別人,就說《江湖兒女》的董子劍,人家也沒吹這麼大呀?入圍難道,不是更多對電影的肯定麼?”
“黑暗騎士”自己回覆了這一條。
“首先入圍戛納本身是對整個電影的肯定,這是對的。所以你就要想,電影的質量跟演員的表演有多大的關聯——《江湖兒女》,我還沒有看到,但是董子劍的戲份和角色,決定他不太可能產生特別關鍵的效果,當然我期待他能夠貢獻一個精彩至極的配角演出。可《遇仙降》是完全不同的,從預告片,從故事梗概,從導演、製片人等等各方面的表述,大致可以知道,從最早的劇本,到專案成型,再到拍攝,最後到剪輯成片,季銘都是有關鍵作用的——你可能沒有注意到,電影製片人王娟女士在回應媒體的時候,說當初大家是想要將季銘列名製片人的,但因為他希望在第一部電影裡專注一點,就婉拒了。”
作為一個百萬粉絲的影評人博主,黑暗騎士還是有一些內部資訊的——到今天,原來叫《阿郎的遠方》的這個專案,怎麼嬗變成入圍戛納的《遇仙降》,其中的一些關鍵節點,也都為人所知。
比如季銘的介入。
比如劇本的重構。
比如文晏的介入。
等等。
那麼最早,這部片子化腐朽為神奇的契機,毫無疑問就是季銘的加入,接著才有後面這麼一大串的變動和成長。
業內其實都很明白,這部作品,是導演和領銜主演兩個人共同的作品。
也是檢驗季銘成色的一塊試金石。
所以當第一批片單披露,《遇仙降》榜上無名,難免讓人心態複雜,一方面覺得很正常,另一方面又覺得季銘畢竟崛起如此之速,倘若能夠一舉入圍,證明自己。就像在話劇領域那樣,一舉拿下白玉蘭,那就更完美了——人都是想要盡善盡美,求全的。
再等到第二批出來,《遇仙降》赫然在列,大家心緒湧動之下,很快也就有了一個共識——季銘在娛樂圈的根是紮下去了,人氣這東西,是蔥蔥郁郁的樹蓋,遠方一看,蔚為大觀;人脈呢,就是枝幹,撐起那些綠瑩瑩的,招人的葉子、花兒和果實;剩下的這最重要的根系,有兩類,一類是錢權勢力,自成一圈,這叫運營派,放裡叫掌門流,放遊戲裡叫建設流,靠運營獲得基礎,便如教主。第二類就是專業實力,以大部分人認同的方式,拿大部分人認同的獎,或者直接獲得普遍共識,也行。這屬於升級流,一切偉力皆歸於我一身。大部分影帝影后實力派,走的就是這一路。
此時,季銘也在這條路上,踩出了自己的第一個腳印。
……
“恭喜大家。”
企鵝影視孫總做東,這位算是國內文娛領域的重量級人物了,今天特地設宴為劇組慶功,到場的人也不多,文晏那邊三四個人,然後企鵝影視這邊,除了孫總之外還有兩個,剩下就是季銘、周西宴,喜田影視張總,然後齊西,宋梅,以及監製等人。
一張圓桌就坐完了。
“真的沒有想到,能夠入圍戛納,都是大傢伙的辛苦努力。尤其是文導和季銘,要特別再敬兩位一杯。”
參加類似這種飯局的時候,季銘的能量是比較弱的,在飯局上能混得開的,要麼能喝能勸,要麼能說敢說,要麼就有地位,一個字一個釘,沒人敢不當回事。
季銘呢,還沒到地位那個份上,也不太愛說,喝酒量也不大,就笑著唄,反正他少年老成的名聲,已經傳出去老遠。
“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接下來我們跟周總你們,一定要精誠合作,把這個專案當成重點專案來做,企鵝影視,包括騰訊,肯定會投入大量資源,周總這邊,尤其季銘老師,也請多辛苦。”
周西宴當然也是長袖善舞,舉杯:“都聽孫總安排,我們都是小兵。”
“哈哈,你們可不是小兵。”
按照投資,不算文晏團隊的佔比,他們兩家一家一千萬,是一樣的。
“那我是周總旗下小兵,是孫總小兵的小兵,就聽命好了。”季銘當然也不能坐著了。
這生意氣氛一濃,飯局就更加直白了,該談的談,季銘秉著能不說就不說,能少說就少說,能笑過去就笑過去的原則,把整臺飯局給拿了下來。
散了之後。
孫總喊王娟一道走:“我覺得季銘好像不是特別熱情?是麼?”
“呵,可能吧,他似乎一向就不太感興趣,對這些宣傳啊之類的,是個戲痴型的演員。”王娟想了想:“而且有點怕麻煩,不太愛分散精力。”
孫總想了一下剛才季銘的表現,雖然不出頭,但有點渾然一體滴水不漏的意思啊。
戲痴?
“喜田那邊,壓得住他?”
“啊?壓住?”
孫總喝得有點兒多,揉了揉太陽穴,靠在後背上:“周西宴肯定是個明白人,《遇仙降》製片成本2000萬,入圍戛納之後,如果票房可觀,再加上公司影片這邊也能平掉一大塊成本,這個專案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喜田現在這個狀況,能夠有這樣一筆,也許就是千萬級的收入,難道她會不心動?所以問題就是,周西宴能不能壓得住季銘,今天,嗯,從場面上看,季銘是很給她面子,但好像兩個人之間也不單是上下級的關係,倒是平等意味更重。”
他提到的影片網站買片,不會因為是企鵝投資就打折什麼的,只是說可能少一點競價的空間——不過近年來,影片網站也有默契,網路播放權一般都不超過5000萬。如果《遇仙降》能有《白日焰火》的票房,也就是剛剛過億,企鵝起碼要開出1200萬左右的價格,這就覆蓋掉60%的製片成本了,票房過億的話,製片方手裡還能拿到3、4000萬的樣子,一家也能有個1500萬以上,這個毛收益就是千萬級的了。
不是小數目。
但其中有一個相當關鍵的人,就是季銘。
這部片子很難有《白日焰火》的成績,柏林金熊和影帝銀熊雙殺——說起來《白日焰火》也是文晏監製的,這個女導演真是不容小覷。但《遇仙降》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季銘龐大的粉絲量,粉絲扛不起票房這是對的,但這個扛不起也是相對的,頂流主演的電影作品,很少有不過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