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銘這條朋友圈,可能是“第一”這個詞兒比較重大,對中國人來說,第一總是不一樣的,不管是排名上的第一,還是體驗的第一次,都極具意義——所以大家都給他很大的鼓勵。
“表現的很棒”——天池老師。
“(大拇指)”——章影后。
“人雖然皮了一點,但活兒還可以。”——徐錚。
“第一次就表現的很好了。”——吳波。
“昨天特意看了一點,很厲害啊。”——陳舒。
“呦呵,不吭聲不吭氣的,都混成老師了?”——雷大頭。
顧銳,孫純、白楓、朱曼、戴老師,班主任陳老師、程郝老師,杜醇、胡旭、張成,林正龍,任素溪、齊西、塗嵩巖——二三十位業內知名演員,都毫不吝嗇地給了好評。
季銘第二天起來去吃早飯的路上,一個一個回覆感謝,手都凍紅了。
手機還被譚子陽瞟見了,大呼小叫地把周鑫也引了過來——一看到這個名單,兩個人看季銘那眼神,都非常複雜。
人脈啊!
關係啊!
娛樂圈啊圈啊圈,所謂圈不就是一個串一個麼,串上了你就是圈中人,串不上你就是邊緣人——要是連這個人串都沒見著,還說明你離娛樂圈還遠著呢。
譚子陽、周鑫,那就是還遠著呢。
譚子陽的朋友圈裡最靠近娛樂圈的,大概是合作《追夢總動員》的趙騁發的試鏡圖片。周鑫的朋友圈就更不靠譜一點,全是這個場子的經理,那個場子的公關,都是合作過的客戶。
“唉,完了,總有一天銘兒要長了翅膀飛走,一去不回來了。”
“真好。”周鑫挺感慨:“我想象中就是這樣的,一步一步的,認識一些人,演一些片子,上一點綜藝,有幾個粉絲,慢慢的發展起來,最後留下幾部讓人能夠記住的作品,真好啊。”
“那你想象力挺豐富的。”
“給我滾,喪。”
季銘一邊回覆,一邊無奈地看著這倆,這倆現在都不正常了,譚子陽羨慕他的次數越來越多,周鑫則越來越常幻想自己功成名就的樣子——季銘倒是沒什麼友情潔癖,只是難免也會頭疼。
上午他們仨,還有吳玲燕和姚成鐸,有一節聲樂課,五人小課。
季銘的嗓音條件還可以,而且舞臺劇的臺詞訓練,對氣息和節奏是有要求的,它也會反哺聲樂功底。一練起來,他表現的也很突出,相對也就少了很多被指點的機會。
好孩子的困境嘛。
你好,老師就可以少花點精力。
在譚子陽他們製造噪音的時候,季銘就窩在邊上刷微博——看到熱搜榜的時候,他就知道事情延燒了。
劉天池,宋陽,都在榜單前列。
點進去,大量的營銷號佔據了靠前的位置:
“劉天池錯誤指導宋陽,導師吳波評價打臉。”
“宋陽輸的冤枉?網友質疑表演導師劉天池。”
“宋陽輸了,輸在太聽話,劉天池被網友喊‘滾出《我就是演員》’”
粉絲也好,觀眾也好,也都比昨晚更加激進,而且滿篇滿篇都是類似的評論——少有幾個指出,宋陽作為演出者,對於各種意見有最後判斷力,應該負起責任來,指導老師的理解,當然不可能跟評委百分百吻合。
翻啊翻啊,反正季銘是沒找到一條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