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洪金保,還有劉天王,是不是演過一版這個?”
季銘拿下巴指了指譚子陽手上的書。
“嗯,我下到了,還沒看。”譚子陽拍拍封面:“這人還挺傳奇的。”
這本書是中國最後一個太監孫耀庭的自傳,他趕在清王朝覆滅,閹割制度廢除的前夜,成了一名小太監——伺候過婉容,紫禁城三進三出,還跟著溥儀去過偽滿……一生活了93年,經歷了整個二十世紀的變革中國。
“傳奇?我就知道他說明了一點。”
“什麼?”
“男人沒了蛋蛋也能長命百歲——你不妨真的考慮一下。”
哈哈哈。
“你有那個閒工夫,不如來幫我分析一下。你說《末代皇帝》裡這個太監的角色,他應該是觀察者——就是旁觀著小溥儀遜位、離宮,然後京城、津京、東北這一路的歷史變遷。還是說作為一個大時代下的個體,來和溥儀的人生命運做一種對照,比如他可憐溥儀,但他也覺得自己更可憐,還有那些賣兒賣女,吃不上飯的,難道不可憐麼?
我挺猶豫這兩種定位,你怎麼看?”
從季銘看到的《末代皇帝》初版劇本來說,其實是比較專注於溥儀個人的,他的經歷,他的內心變化,他面對人生迭變的抉擇和掙扎……而不是說描摹出清末民初那種時代背景。
那孫太監這個角色,就應該是前者,也就是觀察者——作為一個維度和角度,來協助進行溥儀的人物塑造。
劇本意圖當然就是製作團隊的意圖。
“應該是這樣,”季銘告訴譚子陽了:“反正你都揣摩一下唄,到時候說不定能都演一下,讓陳老師選。”
譚子陽點點頭,明白。
“嘖,你這是獲取不正當競爭優勢啊。”周鑫趴在床上,哼了一聲。
“我這叫合理利用資源,怎麼著,只許你演江玉郎,看不得我演個大龍套啊?誰知道你是不是傍了富婆,獲取了不正當競爭優勢,才拿到機會的。”
譚子陽頭都沒抬,一陣吐槽。
不過周鑫也沒回他了。
季銘給自己泡了杯茶,放了個胖大海,坐到譚子陽身邊,真心誠意,十分用心地給他做人物分析——至於感願任務什麼的,不重要的,他是真心幫助同學。
……
早春的京城還是有點冷的,季銘去央音找初晴的時候,見她大衣張開著就跑過來了,覺得都有一股寒氣上身。
“怎麼不扣上?這麼冷,衣服開著容易煞氣入體,陰陽失調,神經錯亂,腦子壞掉,變成傻子……”
繼續。
“哈哈,開玩笑,凍著你我會心疼的呀。”
“哼,”初晴小小氣一下,不過還是挺高興的:“不是跟你說我今天有課麼,你怎麼還是來了?”
“想你想的吃不下早飯。”
鬼話連篇。
季銘陪著初晴吃了個早飯,就又回了學校,先去找陳老師請假——拿著《阿浪的遠方》合同副本。
“請半個月吧。”
“表演指導?不是你自己演啊?”陳老師眉頭皺的老緊了:“你這個路線是不是走歪了?你去搞表演指導,我真不知道要不要給你批假了。”
中戲對學生出去演戲,不管是影視劇還是話劇,都還挺鬆快的,去年季銘到國話排練三個月,包括後面巡演的時間,其實陳老師都很支援他。
但做表演指導,算是個撈外快的事情,她就不太樂意了。
其實去《演員》,她都不太樂意——只是囿於機會很好和天池老師的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