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完之後,周少紅帶著季銘朱曼這幾個年輕演員,過來招呼。
“之前我們都在準備連排,他也沒時間去學習,後面就有空去了。”
“你就嘚瑟吧。”
汪磊當年進國話,比周少紅晚幾年,周少紅還帶過他幾臺戲,兩個人是半師半友,關係近著呢。
田一河在他面前塌周少紅的臉面,那真是蠢萌蠢萌的了。
“小田老師,你看呢?給小季提提意見?”周少紅轉向田一河。
田蠢萌有點尷尬,嗯,相當之尷尬,有點地方上的領頭雁,跑到國字號來嘚瑟,結果被狠狠甩了一巴掌的感覺。
國字號的劇院,就是個實習的,也不是能隨便開嘲諷的。
“周導說笑了,您的眼光肯定是毋容置疑的。”
汪磊瞥了下田一河,暗笑一聲,“幫”他說道:“田老師說了,季銘要是表現不錯,願意讓他去B組登臺哦,趕緊讓季銘準備準備。”
周少紅很意外。
國話版的A組《雷雨》是國內最頂級的話劇卡司,B組也是中堅一代的實力派,不然也不會特地為個配角,去借調田一河。青春版的水準,跟B組,那差的還是有一點。季銘要是能去B組滾一滾,好處是極大的——而且滾的好,說不定就自動兼任B組後備了。
兩個人話趕話,讓田一河一口氣堵在嗓子眼兒。
憋得慌。
直到季銘被喊過來“感謝田老師”,他也只能含笑點頭,“好好努力,我看好你。”
國話最近有一個熱門話題,套用了王蒙的《組織部新來了個年輕人》——“國話新來了個年輕人”,就是季銘。
大二在讀,19歲,一部《雷雨》,聯排時滿堂喝彩。
連《雷雨》的總導演田明鑫,都被驚動了,跑來看了兩回,聽說田一河讓他去B組登臺——笑呵呵地說好。
這下子,不讓去也不行了。
田一河悔的腸子都青了。
……
“他真來了?”
“嗯,今天下午的B組連排。”
“哇塞,膽兒真大啊。”
“初生牛犢不怕虎唄,再說,人家演的周衝真不錯。”
“不錯那也是混C組的,什麼青春版,不就是糊弄年輕人的麼?水準一看就知道。”
“別讓人聽見,周少紅、賈平,你當是吃素的?”
季銘第一次來B組登臺,一堆工作人員在旁邊嘀咕,實際上,雖然田一河說了,田明鑫也提了,但季銘真的來B組,還是很讓人吃驚的。
B組啊。
那是A組後備,備的還是國話年度大戲《雷雨》!季銘跑來B組,四捨五入一下,不就是《雷雨》的半個主演班底了麼?
再看演員,C組除了坐鎮的賈平之外,就都是劇團內的三線演員了,很年輕。而B組的演員,大多是院裡的主流中堅,A組那一批是戰略武器殲20,B組就是殲16——主戰武器。比如四鳳,青春版的朱曼只有24歲,中戲研究生,今年剛入院。而B組的四鳳白楓,35歲了,99年進的中戲,在國話打滾了15年。
可見區別。
田一河也在現場,跟B組執行導演站一塊。
“我看你還得備著上去。”
“呵呵。”
“這小夥子太年輕了,鎮不住啊,等一下別說戴老師了,就白楓估計也要壓他。”
“人家敢來,說不定就是心裡有數啊。”田一河言不由衷。
執行導演瞅瞅他,突然樂了:“他要是有數,你要不要成全一下年輕人?都說國話新來了個年輕人,開始的時候我以為說的是你呢。”
28歲的田一河,在話劇界確實算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