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面向的是全國使用者,所以全國的新聞都要囊括進去,並且還要及時更新。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入口網站的市場都被“遊浪,尋跡,趣聞,咕哩”四家公司瓜分完畢。
每個都有各自不同的側重點:例如遊浪側重遊戲科技類,在國外都有不少新聞聯絡點,像vr,ar一類的前沿科技一直是追蹤報道,並且還開設專業的欄目,定時科普“量子幽靈”“核聚變引擎”一類,所對應的群眾是青少年一類的年輕群體。
而尋跡依託強大的搜尋引擎側重於實時熱度社會娛樂新聞,什麼“現代版潘金蓮”,“毒奶粉”的事件背後都少不了它的炒作,對應的群體是無聊的八卦煮婦,喜歡新鮮事的吃瓜群眾。
趣聞則是收集各類奇葩新聞事件,像最近火熱的“偷電瓶養你”就出自它,不止如此他們還專門開設了趣聞論壇,裡面更是段子手雲集,如今網上流傳的段子大多都來自趣聞論壇,所對應的使用者是學生,上班族,閒的蛋疼的人。
但咕哩卻和上面幾個不同,如果說上面幾個算是正規軍,那麼咕哩就是游擊隊了。它本身網站是並不產出新聞,而是依靠轉載或者“自媒體”釋出。
但是網站內的自媒體的質量參差不齊,許多謠言便是從它這裡出來的,像“路由器開久了釋放甲醛”,“新一輪流感堪比SARS”,“水煮蛋蛋黃綠了會致癌”。
這類標題即便聽著也覺得很可笑,可偏偏有不少人相信,而且還在親友圈廣為流傳。
傳播者多為老年或中年人,對於網上的訊息不加分辨,就像“魔術子彈論”一樣,發射什麼他們便接受什麼。
如果俞皓要做入口網站,那麼咕哩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它本身成本低,並不需要太多精力去挑選收集新聞。但是這並不能成為他做這類網站的理由,像咕哩這類網站簡直是“害群之馬”,不知道害了多少不明真相的群眾。
當然最重要的是據說國家要動手整治“咕哩”,這條訊息還是從咕哩傳出來的,真假不知。
實際上,除了入口網站以外,也可以透過聊天軟體的方式進行推廣。
像“即時通”便是如此,可惜的是他們什麼廣告都接,天天推廣一些頁遊的廣告,搞得很多原本它的忠實使用者都有些厭煩,其中不少轉投到了其它聊天軟體。
市場上的聊天軟體有很多,並不是“即時通”一家獨大,排名第二的便是“網路尋呼機”。
最近因為“即時通”決策失誤,導致大量使用者流向了“網路尋呼機”,如今“網路尋呼機”正氣勢洶洶的叫喊著超越“即時通”,勇登國內第一。
不過“即時通”做了這麼多年魁首,也不是浪得虛名的,自然是有法寶看家。
於是它發動了不少水軍在各大論壇黑“網路尋呼機”,“網路尋呼機”也不甘示弱,兩方你爭我奪弄得好不熱鬧。
可是在俞皓看來,這徹頭徹尾是場鬧劇,如稚子玩鬧般可笑。別的不說,如今就以最大的“即時通”的市值來講,不到三千萬,還是rmb。
網路尋呼機的市值就更別提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還不是因為現在的聊天軟體操作太過辣雞,到了現在還是聊天室型別的,並且聊天記錄和好友不能儲存,只要換臺電腦就找不到好友。
正因為這樣的情況,所以即便是排行第一的“即時通”,每天活躍使用者也只有一萬出頭,註冊使用者才剛剛過百萬級別。
他還真是想吐槽一句,“都2009年了,軟體卻做的跟十年前一樣,名字卻像80年代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