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一十六章 窺到伯思哈兒的破綻

理藩院衙門在以前的鴻臚寺。

鴻臚寺幾乎成了禮部下屬的機構,正德年間,乾脆在禮部附近尋了個大院子,全體打包搬了過去。

此前的衙門閒置,成了禮部倉庫和別院。

李春芳掌了理藩院,請得聖諭,把亂七八糟的人全部清了出去,把鴻臚寺衙門變成了理藩院。

徐渭三人的轎子在理藩院側門停下,過了勇士營的檢查勘驗,這才進去。

理藩院被京師稱奇,關防嚴密是其中之一。

大明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門,都是一個鳥樣。大門有軍校雜役把守,實際上形同虛設。

只要你穿得乾淨整齊些,不要賊頭賊腦的,什麼兵部、刑部、都察院,隨便亂進。

六部都察院經常丟東西,居然是家常便飯。

理藩院成立,由李春芳掌纛,實際上是徐渭領著吳兌等人實際操辦。

朱翊鈞交代徐渭,首要事情就是嚴肅理藩院的關防。

理藩院不是地方官署、基層機構,需要親民。

它主掌與外藩事宜,明面上包括朝貢、通商、求學教化等事宜,實際上還有間諜刺探、調略顛覆、密謀開戰、以及經濟殖民.

都是非常要緊的機務,必須嚴格保密。

所以關防是第一關。

進到理藩院典客廳的簽押房,徐渭請吳兌和李贄先坐下,他去正堂打個轉,看李春芳在不在。

理藩院暫時分設典客廳、通商廳和司務廳。

典客廳負責處理與外藩往來事宜,包括朝貢、禮賓、引見、冊封、傳制、出使以及求學教化等。

分禮東、禮北、禮南、禮西四個局。

通商廳就負責與外藩的通商事宜,分市舶局、互市局。一個管海商,一個管西、北和西南陸路商貿往來。

還有一個不起眼,但是很重要的關稅條例局。

按照朱翊鈞的條文,海陸關稅的制定,由它制定,具體的由各市舶分局和互市分局執行代收,條例局還負責監督。

司務廳就是負責理藩院日常運作的,有機要局、庶務局以及神龍見首難見尾的藩情諮訪處。

等到徐渭離開,吳兌轉頭對李贄說道:“卓吾,轉到理藩院有月餘,可還習慣?”

李贄苦笑一下,拱手道:“不瞞環洲兄,我到現在還是暈暈乎乎的。”

李贄是福建泉州人,嘉靖三十四年中舉人,然後跟海瑞一樣,會試屢試不中,就出來做官。

先後任河南輝縣教諭、南京國子監博士、北京國子監博士、北京禮部司務,都是八九品的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