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三章 張居正的糾葛

秘書處擬定的科試改革草案,跟楊金水在工商聯籌備議事會上說的差不多。

鄉試將與吏員招錄考試合二為一,每年舉行一次,由禮部輪流派員到地方主考、都察院派員監察,各省布政司協助考試。

招錄人數根據各省佈政、按察兩司,前一年預算的吏員空缺而定。會試也是一年一次,與鄉試相隔半年。各省鄉試前列若干名,才有資格進京會試。

會試中試者繼續叫進士,只不過是為中樞六部諸寺和都察院、宣徽院、律政院招錄官員。在中樞觀政兩三年,再下到各縣為知縣。

鄉試會試都分國政和律政兩科。

考試內容也要大改,摒棄八股文,初步確定為國文、數學、自然通識三門基礎科目。

國政科有時政策論,律政科有律法通識,兩者也都有案例分析

這份草案,張居正看完後左思右想,覺得不妥,過於激進,持反對意見。

但他不想在這件事上跟皇上直接發生衝突。

自己剛剛出任內閣總理,新政改革也才剛開始,就跟皇上在大事上頂上了,這事要是傳出去,親者痛,仇者快!

對新政改革會影響很大,更會嚴重打擊己方計程車氣,鼓舞舊派計程車氣。

這份草案發到內閣十幾天,張居正一直在顧盼左右,找藉口推脫。

今天皇上面對面問自己這件事,張居正知道躲不過去,必須表明自己的立場。

聽到張居正說出他的反對意見,朱翊鈞有些失落,但不覺得意外。

張居正雖然大刀闊斧地搞新政改革,但他是位正統的程朱理學弟子。

在歷史上,為了壓制越發氾濫張揚的心學,扶植日漸衰敗的正統理學,以及搶奪人才培養和選拔權,張居正甚至下令關閉各地的私立書院。

很矛盾啊。

可這就是真實的歷史。

朱翊鈞在翻閱過往的文件時,驚奇地發現。

徐階是心學再傳弟子,嚴嵩更是王陽明的好友。

東廠和錦衣衛的過往檔案裡有記載。

正德三年,嚴嵩得知王陽明被貶貴州,經過分宜,便前去迎接,並在自己的“鈴山堂”設宴接風。

相談數日,二人結為好友。

分別時,王陽明揮毫寫下“鈴山堂”墨寶相送。不久後,嚴嵩將陽明墨寶做成匾額懸掛。

正德五年,王陽明任江西廬陵知縣,嚴嵩前往廬陵拜訪老友。

談到中年在官場的不易和立志行善的決心,嚴嵩不禁淚如雨下。

王陽明便講解了“天良”學說,教導嚴嵩,勸解他以後做個有良知的人。嚴嵩佩服得五體投地,視王陽明為師。

正德十四年,寧王朱宸濠起兵造反。

時任南贛巡撫的王陽明得知嚴嵩在家養病,特請他到吉安參贊軍事,協助平叛,嚴嵩欣然前往。

寧王之亂僅四十三天便被王陽明平定,嚴嵩隨王陽明一同登南昌明遠樓賦詩玩景。

嚴嵩揮毫寫下一詩讚陽明之功:“繡斧清霜避,樓船綠水開。風雲千歷會,麟鳳眾賢來。投老仍嚴召,當途賴上才。向來籌策地,投檄淨烽埃。”

立志以王陽明為楷模。

看完這些真實的記錄,朱翊鈞覺得不可思議。

王陽明最欣賞的、認為未來二十年必有大出息的嚴嵩,結果成為嘉靖朝最大的奸臣。

陽明心學再傳弟子徐階,成為嘉靖朝最精明的官僚,滑不留手,入閣二十年,與國無多益,卻把徐家經營成三吳最大的地主。

反而在王陽明之後,對大明貢獻最大,影響最深的張居正,對陽明心學是一點都不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