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兩百萬字總結感言

計劃每月都寫一份總結感言,11月份的耽誤了幾天,乾脆想偷懶不寫,可這是跟讀者交流,整理自己寫作思路的好機會,必須得寫。

看到字數到了一百九十七萬字,這兩天能到兩百萬字,乾脆寫一份兩百萬字總結感言。

既然是兩百萬字總結感言,照例得說一句,寫到兩百萬字,真不容易啊...

可是轉念一想,你寫了兩百萬字,不也收了兩百萬字的錢嗎?(我記得本書是17萬多字上架,算下來有一百八十多萬字收費部分)

你寫得辛苦,讀者老爺們一路訂閱過來,花得不是白花花的銀子嗎?你寫得辛苦,讀者們的錢就掙得輕鬆?

就不矯情說這樣的話了,直奔主題。

老早就知道寫書要以人物為主,劇情是為人物服務的。人物立起來了,小說就能寫好了。記住是記住了,可一寫還是蛋散。尤其是前兩本歷史書,人物塑造得極其失敗,故事也精彩不起來。

好好總結了一下,發現自己只是悟到皮毛,沒有悟到精髓。寫人物,只盯著主角寫,寫著寫著,還是成了為了寫劇情而寫故事,而不是為了人物設計劇情,寫好一個故事。

尤其是隻盯著主角寫,失敗。獨角戲的歌好聽,但獨角戲的故事不好看。

必須有次要人物與主角互動,才能推動劇情,激發出精彩的故事來。尤其是歷史小說,場面宏偉,涉及的方方面面非常多,人物也非常多,一旦展開,一個主角完全顧不過來,人物散了,故事也很容易就散了。

在這本書,我痛定思痛。

在第一部分《世子》裡,我就盯著主角和祖父嘉靖帝寫,寫他們之間的感情,寫主角在修道孤勇者嘉靖帝的支援下,奠定自己的基本盤,抓兵權,搶錢袋子。

這一部分,很多讀者都點了個贊,甚至還擔心嘉靖帝死了,這部書就沒有了靈魂。

這些誇獎,給了我極大的鼓勵。

在《太子》這部分,我原計劃寫主角跟親爹隆慶帝的互動,後來想了想,主角人設太強了,隆慶帝被壓制得一點脾氣都沒有,只能老實地做一隻紫禁城小蜜蜂,沒法跟主角互動,頂多就是提供些樂子。

可是不能又讓主角唱獨角戲。我選了選,發現讀者們對海瑞很感興趣,他名氣也夠大,就寫他了。

加上前面我給每一個角色都留了一個釦子,到了太子這部分,把海瑞拉出來,很順利就寫出來。但是寫了兩章,我覺得海瑞這個角色太知名了,很容易陷入套版中,於是我就把他身邊的僕人舒友良拎出來,作為一個反差人物,與海瑞互動。

如此一寫,海瑞這個角色就有了光,圍繞他發生的故事,讀者們也愛看。

原本還想寫主角跟幾位嬪妃產生互動,水一些感情戲(七個女的,一個拉扯一下,可以水多少章啊),結果剛寫了兩章就被噴了。

我仔細想了想,首先這幾位女配角沒有鋪墊好,貿然就跳出來,讀者們確實很難接受。再說了,歷史書的爽點在於彌補歷史遺憾,重塑一個我們心目中的時代和朝代。在於金戈鐵馬,在於權謀爭鬥。喜歡看感情戲的,不是這本書的主要群體,就不要去強寫了。

於是放棄了寫女配情感,頂多再做一些鋪墊,以及做一些後面爭權奪利劇情的伏筆。

沒有女配情感戲水字數了,我就只能著力去寫朝堂上的鬥爭。把高拱、王遴拉出來做靶子,作為保守勢力被打倒。重申一下,我對高拱、王遴沒有惡意,你可以說本書裡只是借用他們的名字和一些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