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三章 遊七?這裡是湖廣!

這一句話說到點子上了。

我們大興工商,振興經濟,以求國強民富。精神氣魄上,我們也要讓百姓自強不息、傲然於這世界。

如此才能相互相成,達到皇上曾經說過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李明淳頓悟,“督憲,你是說我們在建設物質文明同時,張四維以文化建設委員會,開始移風易俗,精神文明建設的第一步?”

“對了。皇上做事高瞻遠矚。京師有王遴等案,江南有三大案,湖廣有罷考案,幾次大案下來,激濁揚清,文風為之一正,是進行移風易俗的文化建設好時機。”

“可學生還是那個疑惑,皇上為何把如此重任交給張四維?”

“不交給張四維,難道交給卓吾公?”

李明淳心有所悟,下意識地搖了搖頭:“卓吾公生性耿直,專注於學問,著書行文,十分犀利,但是‘說服人’就差強人意。”

王一鶚哈哈大笑,“沒錯了,子明,你這個‘說服人’點到題了。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職就是說服人。

這可是張四維的強項啊!”

李明淳還是有些不解,“督憲為何這麼說?”

“張四維從文藻耀世的理學大儒、文學名士,搖身變成了新學先鋒。他首先就說服了自己。子明,要想說服別人,先要說服自己。”

督憲說得對啊。

張四維此人極為聰慧,文學造詣之高,有目共睹。連天下文壇領袖王世貞都對其讚歎不已。

但是大家最“佩服”的還是他的靈活多變。

朝堂幾次大風波,次次有他的身影,次次都能安然脫身。

這樣的人,你可以鄙視他的為人品行,但是不能否認他的眼光、對人心的揣摩以及靈活的手段。

卓吾公做學問可以,但脾性如此,說服人就差強人意了。

張四維就不同了,他深知人性的弱點,非常懂得如何“以理服人”。

懂了,李明淳聽懂了。

“督憲,我們現在要去給卓吾公助威,不能讓他墜了氣場。他是移風易俗的裡,張四維只不過是移風易俗的表。”

“哈哈,好啊,你都能舉一反三了。”

江夏公學,位於武昌城中孔廟附近,以前是府學。隆慶元年,推行公學私學並立,這裡被改成了武昌府公學,取名為江夏公學。

王一鶚督兩湖後,力行新政,撥專款擴建江夏公學,還指令湖北布政司右參議曹國宗,主持修建湖北省公學—江漢公學。

今天二月初四,黃道吉日,擴建的江夏公學正式開學。

不僅由湖北布政司右參議曹國宗主持儀式,還邀請了名滿天下,禮部尚書銜領南京國子監祭酒的李贄,以及諸多湖廣名士,為首者正是問津書院山長耿定向。

真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旌旗招展、鑼鼓喧天。

身為焦點的李贄被眾人簇擁著,無數的目光投射在他身上。其中就有耿定向的目光,透著難以掩蓋的嫉妒和仇視。

他旁邊一位男子,跟他六七分像,看向李贄的眼神裡透著欣喜和安慰。

他就是耿定向的二弟,李贄的好友耿定理。

江夏公學校長李萬意大聲宣佈:“吉時已到,請卓吾公和曹參議為江夏公學新校址升匾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