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十五章 張居正也開竅了

張居正沉聲答道:“皇上請吩咐。”

“鐵路,朕今天要跟張師傅說的第三件事是鐵路!”

朱翊鈞的話讓張居正笑了。

“老臣早就等皇上說鐵路的事?”

朱翊鈞也笑了,“看來張師傅看到修鐵路的好處。”

“回皇上的話,修鐵路,屬於投資大但是回報也大,而且回報週期很長的優質專案。可以說是可以吃千代百世的絕好專案!”

朱翊鈞笑得更開心,“看來張師傅沒少從楊金水那裡取到真經!”

站在角落的馮保微微抬起頭,瞥了兩眼過來,又繼續垂手低頭,靜靜地站在那裡。

“那就挑明瞭說,張師傅,未來三年內閣要重點關注六條鐵路的修建。

第一條是京秦線向北延伸線,出山海關,過綏中、寧遠、廣寧和遼河,直抵瀋陽建成京沈線,成為京哈鐵路的主幹部分。

第二條是京津線向東北方向延伸,過順義、懷柔、密雲,出潮河所,直抵承德。

第三條是京津線向西北延伸,過居庸關、宣府,直抵大同,成為京綏線的主幹部分。

這三條鐵路里程不長,耗費不大,但重在戰略,張師傅你要心裡有數。”

張居正點點頭,心裡有數。

這三條線全是圍繞京師做文章,核心問題就是確保京畿安全。這三條鐵路東至瀋陽,北至承德,西至大同,一旦修通,軍隊調動極其便利。

北疆如同加了一道鐵鏈,京畿固如金湯。

京畿穩固了,後續就可以以這三條鐵路為基礎,繼續延伸,經營東北、漠南和漠北。

所以說這三條鐵路具有戰略意義。

“後面三條鐵路,則重在經濟意義。

膠濟鄭西線,是中原和關中出海的重要通道。

河南、陝西地處腹地,又無長江水系那樣便利的河運,所以鐵路是第一選擇。

打通它們的出海口,把魯豫陝用鐵路串在一起,後續再完成引黃北歸工程,雙管齊下,復興關中和中原,讓它們也成為大明富庶之地。”

張居正說道:“皇上,臣總理國政數年,深刻明白皇上所言的農為國本、工可強國、商以富國的道理。

河南、陝西發展農業,僅僅只能讓百姓們解決溫飽問題,如何讓他們過上富庶生活?

必須大興工商。

只是要想富,先修路,這路還必須是鐵路。

一旦膠濟鄭西鐵路修通,陝西、河南有了出海口,自然就能開辦工廠,流通貿易,沿著鐵路線建立一個個區域經濟中心。”

“張師傅和內閣有此認識,朕心甚慰。

膠濟鄭西鐵路是連通東西的重要動脈,那麼津浦和京漢兩條鐵路,是貫通南北的大動脈。”

現在大明的醫學發展得越來越快,動脈、靜脈血管也被太醫院正式定義和公佈。張居正聽得懂是什麼意思。

“皇上,臣與內閣上下都認為,津浦和京漢兩條鐵路,規劃宏偉,作用巨大。它們一東一西,連線了京畿、中原、江淮和江南兩湖地區。

按照地理學會的定義,這叫連線了衛河流域、黃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屆時老的魚米之鄉江南地區,新的魚米之鄉兩湖地區,將會與中原和北方地區,互通有無。

南方的糧食、絲綢、棉布、茶葉北運,北方的煤炭、鋼鐵、機器南運,真正做到全國一盤棋,協同合作,共同發展!”

看來拉著朝議大夫和資政們坐火車,去灤州參觀開會的效果是非常顯著的。

朝野上下都看出鐵路和工業對經濟發展的巨大作用。

經濟發展了,大家升官的升官,發財的發財,皆大歡喜,誰不喜歡?

內閣上下一改往常對修建鐵路排斥和質疑的態度,各個變成鐵路擁護派,恨不得明天全國各省各郡都能通鐵路。

“好,張師傅帶著內閣上下,近期加強學習,覺悟和認識提高不少。”朱翊鈞笑著說道,“京漢和津浦兩條鐵路與前面三條鐵路不同,與修好的京秦和京沽鐵路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