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五章 我們很多官員聰明的很!

萬曆新政,諸多改革,絕大多數是由老師以內閣總理身份一力推行。

清丈田地、普查人口、攤丁入畝、廢除宗室勳貴和官紳士子以及僧道優免舉措、一條鞭法、中樞地方力推考成法.

上上下下得罪了無數既得利益者,大明有無數人在暗地裡罵他恨他。稍有不慎,一朝逆變,老師就會家毀人亡,遺禍子孫。

老師才是真正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曾省吾知道,老師心裡對這些情況以及可能發生的後果都非常清楚,所以一心想著在皇上的支援下,儘快完成改革,把新政完全落實。

如皇上所說的,在新政改革中,扶植出足夠多的新利益集團。工人和新農戶聯盟、新興工商實業家、靠著改革政績上位的官員.

與新政改革息息相關的他們,如果能真正擁有足夠強大的實力,就算後面有所反覆,保守勢力也不會再逆勢翻盤。

因為這個原因,老師看著做事很穩重,但曾省吾察覺得出來,老師內心其實很著急,因此在執行過程中有些急功近利。

皇上剛才說的這些表裡不一的官員,很多都作為支援新政的能臣、推行改革的干將得到了老師的重用。

剛才聽皇上話裡一點撥,聰明的老師一下子就明白過來,這樣做後患無窮。

這些過度執行新政,冒進推行改革的官員壞得很,暗藏禍心啊!

如此下去,老師的下場,可能比前宋的王安石還要慘得多。

會議室寂靜無聲,朱翊鈞暫時停住了。

他和張居正的目光,在空中對視了十幾秒鐘,師生倆無聲地交流。

“這些人什麼意思,心裡打得什麼算盤?朕很清楚!

這些官員心裡清楚,要想反對一項國策,不用明面上反對,過度執行就好了。還能落得個好名字,刷到政績。

為什麼過度執行新政改革會釀成大禍?

看看前宋王安石變法,全是教訓啊!

青苗法、募役法、保馬法、保甲法,種種理財整軍為目的良法,被那些暗地反對的官員們在地方過度執行,變成了‘奪窮民之銖累’的惡法,造成‘民苦於役’、‘痛抑猛士’諸多不良後果,惹得天怒人怨。

百姓們不知道你的變法如何強國富民,他們只關心切身利益。懸在天上的餡餅遙不可及,打在身上的鞭子痛徹入骨,於是王安石變法最後功虧一簣。

那些道德君子、士大夫們歡呼惡法廢除,沾沾自喜地以為自己聰明,手段高明,不動聲色就保住了祖宗之法,卻不知讓前宋錯失了最後一次改革機會,最後釀成了靖康之恥。

現在這些飽讀史書的人又想玩這套。”

朱翊鈞話語變得無比嚴厲,“東廠、錦衣衛和通訊社這幾年從各地收集的情況來看,情況不容忽視。

喊著支援新政改革,實際在破壞新政改革,這些打著紅旗反紅旗的官員,不在少數!而且各個混得風生水起!

他們越是得勢,對新政改革破壞越大!

他們憑藉這一套居心叵測的做法得到了獎勵,得到了晉升,那些真正心懷社稷和百姓,如履薄冰推行新政改革,以求長治久安的真正忠君愛民的官員怎麼辦?

也學著這些歹毒官員行那些暗藏禍心的舉措嗎?然後新政改革如前宋王安石變法一般,惹得天怒人怨,最後一切心血和希望付之東流?”

朱翊鈞聲音越來越高,語氣裡透出的凌厲殺氣讓眾人不寒而慄。膽小的官員,在桌底下的雙腿微微打顫。

如此雷霆之怒,不死上幾千人怎麼平息的下去!

朱翊鈞頓了一下,如刀的目光掃了一圈眾人。

“現在發現了問題所在,亡羊補牢還來得及!

內閣先自查。”

張居正馬上應道:“臣接旨。臣回去後,立即召集內閣常務會議,安排部署,先從六部諸寺中樞機構自查,同時指令各省布政司嚴查。

內閣會抽調精幹人手,組成專查組,把過往各地的政績一一複查一遍。查到有問題的政績,專查組立即變成專案組,下去實地徹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