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0335章遠見的重要性

就在盧昌華加班加點的生產藍精靈,滿足市場需求的時候。

公司法透過了。

明年七月一號實施。

這下全國的私營企業炸了鍋了。

自己創辦的企業要重新登記。

可當初掛靠的婆婆不樂意了。

咋滴?翅膀硬了?跑了你個賣切糕的!

一時間,掛靠企業與老東家鬧得不亦樂乎。

其實,早在八八年的時候,就有了私營企業暫行條例。

要知道,就在九三年,社會上大多數人還對私營企業有偏見呢,更何況是那時候。

改革開發以來,很多聰明人就找關係掛靠在各種國營單位之下,成立了集體性質或者國營性質的企業。

主要是為了做業務方便。

在八十年代,這樣的掛靠單位,打著國營企業的招牌,確實是撈到了改革初期的紅利。

賺的盆滿缽滿。

這樣的企業被稱為帶帽企業。就是腦袋上帶著紅帽子。

後來,企業越做越大,尤其是進入九十年代後,這樣的企業就面臨這樣一個現實問題,這個企業到底是誰的?

誰才是這個企業的主人。

再加上公司法的出臺,更是刺激了企業創始人要掰扯清楚的決心。

於是各地就上演了這種摘帽子事件。

有的給點錢,婆家也就放手了。

有的給錢都不行,婆家想要全部。

於是就開始打官司了。

其實,這種摘帽子行為,在九十年代初就有了,只是當時還不是很普遍。

可在九三年的時候,這就成了普遍現象。

好在盧昌華名下的企業都是他私營的。

當初有多少人在背後罵他是大傻子啊!如今,傻眼的是他們。

遠的不說,就說北寧吧。

一下就冒出來二三十家企業與自己的上級單位鬧掰的。

還都個個對簿公堂。

當時用來抵賬的糧油加工廠,早就被盧昌華更換了執照,性質也是私營企業。

跟農場沒有半毛錢關係。

而長水農場的養牛場也陷入了摘帽風潮中。

盧昌華一直以為,地處六分場的養牛場是農場的,其實這都是假象。

當初,農場建設了乳品廠,要大力發展奶牛養殖事業,就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

其中就有鼓勵養牛落戶的政策。

還有大量的政策補貼。

掛職鍛鍊的副場長劉權正是管理畜牧業的,他積極奔走,勸說了自家的親戚投資養牛。

劉權個人也入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