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面提到的在南部居民區設定商業街,再比如,浮空城臨時停靠區域可以打造真正的停靠點,因為夏多知道以長安城的結構是沒法正常停在地上的。
重量是一方面,畢竟這可以加固,它自身的結構才是關鍵,放下來可能會被自身重力壓垮了。
而要是還在建的以精金為主體材料的新浮空城,也是不適合直接停下的,結構倒是問題不大,可一般性的地面加固根本沒法支撐得起這麼重的物體。
還是需要建造專門的停靠點,這點倒不是夏多疏忽了,而是浮空城建成時間較短,還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大修,而且依照他自己的想法,如果要大修的話,最好還是回藍晶位面。
不過萊頓這一設計也是提醒了他,要是浮空城真到了要大修的時候,還未必有機會前往藍晶位面。
此外,無論是時之塔還是領地,在主位面的發展肯定比藍晶位面快,藍晶位面說到底就是一個空白地,幾乎沒有什麼基礎設施。
未來浮空城不斷升級改造,檢修維護時也必定要求一定的基礎設施支援,將檢修地點放在主位面,或許更合適。
藍晶位面還是作為秘密建造基地比較好。
所以在看了萊頓的規劃圖後,夏多是真的動了心思在領地建一個浮空城檢修維護基地,位置倒是可以放在萊頓規劃的區域,但形式卻是需要變一變。
他打算建造一個可以承載浮空城的魔法建築,而不是直接將其落在地面,這個魔法建築類似於地球上的火箭發射架或者機場的航站樓。
要能方便浮空城停靠,同時還能讓地面檢修人員更便捷地對浮空城狀態進行檢查。
這個看上去似乎有些複雜,但夏多心裡已經有一個模糊的方案了,等臨水村改造得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著手打造了。
當然,在此期間,他還可以將這個還比較模糊的方案好好完善一下。
……
附上修改意見,夏多將萊頓的規劃圖發了回去,不到半天時間,萊頓又送來了新圖,夏多看完當即同意了這份名為臨水村改造實為臨水鎮建設的專案。
接下來,還不是專案的正式執行,而是要先公示,畢竟他和萊頓團隊的智慧是有限的,總會有想不到的地方。
讓領民廣泛參與討論,然後收集相關意見,形成最終方案,這才是一個具體專案落地的完整過程。
很快,領地法典廣場,政務廳門口,乃至酒館裡,都張貼上了最新的臨水村改造專案計劃書。
而所有得知這一訊息的領民,也都開始積極討論了起來,畢竟這是和他們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件。
哪怕是那些已經授田的領民,法典廣場以南重新規劃,也會牽扯到他們的投資,如舊商業街拆除後,相關損失如何補償,新商業街的進駐資格又要如何分配,等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