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是四十年前,皇甫礫的母親跟著她的兄嫂來到京城。
比起西陲那種動不動就黃沙狂舞,糧草水源常年緊缺的地方,京城猶如世外桃源,令人流連忘返。幸運的是,他們這次入京正是奉皇命為宮裡的貴妃皇甫氏留一個能時常召見的孃家而定居於此。
皇甫礫至今都記得母親說她入京後吃的第一頓飯是宮宴,歌舞昇平,山珍海味,流光溢彩,是在西陲八輩子都看不到的景象。
沒幾年,皇甫礫出生了。他出生後和所有世家貴族的孩子一樣,入宮伴讀,出宮玩樂。
但漸漸的他便發現自己與別人又不太一樣。宮裡的人只有皇甫貴妃待他好,能和他玩到一塊的也只有貴妃的一雙兒女。而宮外幾乎沒有同齡人願意與他深交。
那些人或冷淡,或不屑,或厭惡,總之皇甫礫在京城感受到的除了華貴,就只剩孤單。
起先他以為這是因為他乃外族人,或是父親攜舉國投降後,讓他成了被人恥笑的亡國皇子的緣故。
故而,他不喜西陲,即便他父親和幾位哥哥打了不少勝仗,他也沒覺得驕傲。
而當他去過一次邊關後,那種環境,西關人的精氣神讓他更加確定他要在京城站住腳跟。
皇甫礫:“我記得那時二哥開玩笑,說等我成年,他便要和我對換,我去西陲,他住京城。我當場發怒,軍帳裡的氣氛一下子就尷尬了。可是我不在乎,回西關待著根本就是等死。
我走的時候,大哥說了一句‘血脈之緣源於骨血,他遲早會回來’。
起初我不懂,血緣又怎樣?京城裡各大家族,他們聯姻通婚,血緣早就分不清了。
我從小在京中長大,就算他們看不起我看不起皇甫,只要我努力,學著世故圓滑,學著巧言令色,再憑貴妃的恩寵,我早晚讓他們刮目相看。”
可是彼時皇甫礫還小,想的太好。不是他不努力,而是他們連努力的機會都不給他。
宮裡皇甫貴妃懷上第三胎時,太子剛剛出宮上天青。皇后容氏暗怒,聯合夏侯太師讓天青境的玄靈掌門以一句毫無天資拒絕皇甫礫拜師。
天青境拒絕他不要緊,可京城周邊大小十幾家玄門也跟著將他拒之門外。
皇甫礫不服大鬧。母親勸他,舅舅勸他,連皇甫貴妃都勸他,不如就做個閒散公子也沒什麼不好,將來娶妻生子安然過一輩子。
阿律:“可是你都能修煉邪術了,怎麼會毫無天資?不至於十幾個玄門全都看走眼吧?”
董駿欽:“恐怕是玄靈掌門當時看出來你不是沒天資,反而是天資卓越。所以為了安全起見,朝廷暗中命那十幾個玄門不可收你入門。”
阿律:“安全起見?什麼安全?”
董駿欽道:“家族血脈安全。”
皇甫礫:“哼,看你年紀輕輕,也不像帶過兵打過杖的樣子,居然能想到這一層。”
董駿欽:“這還得要多謝前輩您,給我們這些後輩留了一個亂世之後的局勢,從小就要注意這兒注意那兒,想不考慮這層都不行。”
阿律:“額,等等等等,哪層啊?”
南宮律:“他倆的意思就是中原皇族疑心皇甫造反。”
阿律:“嗯?為什麼?他們不是安分守己的在西關帶兵麼?”
南宮律:“對啊!就是因為他們在西關帶兵,他們的兵把守整個西北邊線,所以才危險。
一般來說外族人很難在朝廷獲高位。你看看我,雖然我們家被賜皇姓,可要不是我非人,我這輩子可能只會吃喝嫖賭。
就算我現在有個除魔會傍身,我還不是得以遊手好閒的姿態示人?
更何況,皇甫族手上有兵權。兵權啊,阿律,兵權勝似皇權。皇甫又曾是一國之君,你說你們中原皇帝能不擔心麼?”
阿律汗顏:“那他們幹嘛要接受皇甫投降歸順?為什麼要給他們這個兵權?找個地方圈禁就行了嘛!”
皇甫礫:“不行,西關當時戰亂不斷直逼中原境內,而中原手裡根本沒有合適的軍隊可以對抗。所以他們需要熟悉西關地形民風戰法的皇甫。
而皇甫之所以願意投降最初是希望能得中原的糧草支援,早一些將那些小國徹底打趴,同時能讓我們的族人子民移居到更適合生存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