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律入觀前覺得這絡通觀可憐,入觀後倒是認為他們這也太頹廢了。門口沒守門的也就算了,院子裡幾個道長看到她也跟沒看到似的,自顧自幹活兒。
阿律問了幾個人,得到的回答不是不知道就是你去哪兒等著吧。
最後她只好在絡通觀大殿旁的迴廊裡等著了。
等候無趣,阿律自覺地四處看看。這一看,深覺絡通觀是真的大起大落。
迴廊牆壁上刻滿了絡通觀從建立到現今的所以事蹟。
九安裡這個地方地處邊關,雖然環境不惡劣,但早年是專門給流放犯住的地方。這裡有大片的草場,流放犯就在此畜牧養草。
後來國土慢慢擴大,這裡也不是唯一一個流放地。漸漸的就有人在此定居。然而受歷史原因,加上邊關戰亂不斷,整個九安裡治安並不好。
這個道觀的祖師爺是一個老頭。他在七十多歲時遊歷到九安裡,看此地百姓受妖怪之苦,但此地沒有江湖門派駐紮,官府又忙於邊防,實在沒精力沒能力請江湖人,因而他便定居在此為人除妖。一時間深受此地百姓愛戴。
祖師爺過世時,九安裡的官府聯合當地幾百戶居民,湊了錢給他建了這個道觀。以其道號為名。
之後的幾百年,絡通觀雖然沒有出過什麼名揚天下的大師,但還是繼承祖師爺的遺志為民除害,直到世家之亂前。
要說這個絡通觀刻石壁的人也是特別,偉大的部分事無鉅細全寫下來,叛亂的部分也是事無鉅細的寫下來。
世家之亂前,九安裡產的一種叫滴水石的東西被皇甫族看中。這滴水石似乎是有什麼增強五行靈脈運轉的功效。因而絡通觀定期為皇甫供貨,兩家人就此有了關係。
後來皇甫叛變,絡通觀裡有三個道長追隨皇甫,原因是對當時朝廷想開啟九安裡的關門,給西南關外一些外族小國通商。
西南關外一帶的小國之間常年戰亂,每隔幾十年就有一個新的國家出現,再過幾十年它就又被吞併。
朝廷當時的政策是以商息戰。可是邊關的人不這麼想,仗打久了,兩邊的人早就互相結仇,現在說合作就合作,誰願意?
那三個道士原本就是因戰亂失了家人入觀修道。這樣的政策出來,他們心裡不服,認為朝廷是慵懶貪腐不願出錢養兵鞏固邊防。
因此他們跟著皇甫,以為能改變時局。
然而當他們發現皇甫修煉邪術殘害無辜時,想退出已經來不及了。
世家之亂平息後,朝廷一層層查下來,終於也查到絡通觀。當即把所有在觀人員抓起來,嚴刑拷問。好多無辜的道士沒死在妖怪手裡卻死在牢裡。
當然,絡通觀申訴過,朝廷也寬恕了。但是,後來朝廷指派了一些玄門修士在江陽府建立了一個新的門派“啟生門”,並讓江陽府臺大力推廣,絡通觀就此走向落寞。
阿律不太懂朝局啊政策什麼的,但是有句話‘時勢造英雄’。哎,可是時勢這東西,就和那東風一樣,誰說的準呢?
“姑娘。”阿律正無奈搖頭時,身後突然響起一個聲,“你看完了麼?”
阿律被嚇了一大跳:“哎呦我的媽呀!你怎麼站在背後都不出聲啊!”
這“背後鬼”,一身粗布衣,手中一根長長的竹竿,上頭套了個網。看樣子是絡通觀的道士。
道士:“姑娘,是你看的太專心沒聽見我過來。我聽弟子說你想來看九安裡的歷史地圖?”
阿律驚魂未定,條件反射地點點頭。
道士又猛地地湊近她的臉,盯著她的眼睛,聲音陰森地問道:“你要看這個做甚?挖寶藏?”
阿律:“不是,我好奇。”
道士狐疑地眯起眼,打量了她一會兒,隨後帶她去了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