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說廢話,說什麼為我祈福,恐怕你恨不得天天唸經詛咒我。”
對這個倭寇和尚,夏柳青冷言冷語。
“這些倭寇大多數都是這樣的,外表看似恭敬謙和,內心是恨不得把你撕碎吃掉。”
“虛偽無常,卑鄙殘忍,千萬不要被他們表面的樣子所迷惑 ,對付這些人什麼樣的手段都不嫌殘酷,永遠不要對他們掉以輕心。”
夏柳青擔心唐明怡他們與倭寇接觸的不夠多,還將從林煜與千鶴道長那裡聽來的關於倭寇的特徵也全都說了出來。
“你也不要太小瞧我們了,像他們這樣的畜生,隔著三里外都能聞到他們身上那股臭味兒。”
唐明怡臉上掛著微笑,但其實神情深處是有著一些冰冷的。
這股冰冷自然是針對這些倭寇,針對這些特質上有些像殺手一樣的人。
“不要太小瞧我們唐門的眼睛。”
“說吧,你到底是想死,想活?”
這和尚臉上非常的難看。
他如果是一個接受了正統教育的倭寇武士,這個時候就應該按照自己的武士道精神,剖腹自殺或者想辦法自盡,反正是絕對不能落在敵人的手裡,洩露主君的情報。
畢竟所謂的武士道精神也不過是倭寇統治者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而閹割之後的儒家精神。
用這種東西來給手下的武士洗腦。
獲得他們絕對的忠誠,掌控他們的靈魂。
但是這個和尚並不是武士。
如果他是一箇中低階的僧人,也很容易陷入狂熱的情緒。
被他們和尚廟裡的高層國家的高層洗腦,讓他們捨生取義,為了他們的寺廟,為了他們的國家,為了一個小集體而狂熱的去傷害別人。
陷入這種狂熱的侵略之中,他們不僅不會有負罪感,反而會充滿了一種具有奉獻精神的自我滿足感。
一切的罪惡也都算不到他們的頭上。
如果是做了某些惡事,必須要有一個倭寇為之負責。
這些狂熱的人也只會被隨機挑選出來一個,來承擔這些責任。
只不過他們的承擔責任是為了給外面一個交代。
他們自己仍然是不會有任何負罪感的,反而會有一種神聖感。
這就是屬於他們的小集體的精緻利己。
為了他們小集體的利益,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不惜用各種殘酷的手段。
他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小集體的一員,自然也享受其中的利益。
當在外面燒殺擄掠,做了惡事之後,他們每個人又都不是一個犯罪的個體,而是冠於集體之名,自己自然也就不會再有負罪感了。
這就是噁心的倭寇。
但顯然眼前的這個和尚並沒有那種狂熱的情緒。
他千里迢迢來到了異國他鄉進行破壞活動,自然也是為了他們的小集體來爭取利益的,哪怕是他們的利益建在異國的痛苦之上。
但顯然他不夠狂熱,也不夠有奉獻精神,或者說站的更高,更明白這種精神的本質。
那些中下層的人被他們洗腦,被他們操縱,同時也不得不被他們洗腦,按照他們的指示精神進行行動。
只有聽話的人才能得到上升的機會。
而上頭的人距離那種位置更近,也離這種精神的本質更近,自然也就很難陷入狂熱,而是以冷靜的姿態,哄騙了其他人陷入狂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