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剛才已經注意到了客廳的硬木沙發上,有三個顏色各異的抱枕,和沙發並不是一套的,屬於自己拼裝購買的。
而他看見的那個捂死孟超的抱枕卻不見了。
應該是處理掉了。
至於孟超磕到地方,木質比較硬,而且有擦拭過的痕跡,顯然這裡也找不到皮屑或者其他存在物了。
整個第一案發現場,被處理的很乾淨。
他不由地看了看那個哭得梨花帶雨的女人。
很難想象,就是這樣的一個農村樸實的女人是怎麼想出瞞天過海的詭計的。
林二在兇手現場轉了一圈,沒有找到任何的痕跡之後,他又朝著後院走去。
他相信,無論再聰明的人,只要做過了,就一定會留下痕跡。
可能做的很高明,這就需要他把看似凌亂沒有關聯的痕跡聯絡在一起。
只有真正地擊穿梁婧柔的心理防線,她才有可能說出真正的案情。
孟超的家屬於農村自建房,原本在郊區這種房子很常見,隨著城市的擴張,原本在農村的房子也被併入到了城市中。像這一類的原住民就很舒服,既能享受城市的便捷,又有一個很大的庭院,可以過著很多都市白領都羨慕不來的“農村”生活。
孟超的家便是如此,除了前面有個很大的院子之外,後面還有個小院。
只不過,東西都雜亂無章地堆放著。
靠近圍牆的地方拉一根晾衣繩,上面曬著衣服。
林二注意到,昨天死者身上穿著的藍灰條紋的t恤晾衣繩上居然還曬著兩件,看來死者特別鍾愛這種條紋狀的衣服。
這真是一種奇怪的愛好。
劉明亮問完話了,請示性地看著林二。
目前沒有找出什麼有用的線索,三人決定先回去,將現有的情況做個板書。
在局裡,吳開明也列席旁聽,劉明亮開始梳理目前所掌握的線索。
“根據死者家調取的監控以及死者愛人梁婧柔女士和死者表妹羅卉女士的口供,我們現在基本上可以推測出一條清晰的案發時間線。”
“死者孟超因養殖場經營不善,近期借了不少的高利貸,因無力償還高利貸的借款,準備找他的大學同學江波轉讓養殖場。”
“28日中午,12點34分,梁婧柔打電話給羅卉,請她過來,被拒絕了。”
“12點37分,孟超打電話給羅卉,說明了轉讓養殖場的事項,羅卉同意過來。”
“12點40分,羅卉打電話給其男友範弘勝,邀約他一起去死者孟超的家中。”
“13點12分,死者家監控拍到了羅卉和範弘勝步行進入住宅。”
“13點50分,死者給江波打電話,約定了見面事項。”
“14點11分,監控顯示死者和羅卉從家裡離開,按羅卉的口供,她和死者去了江波的生鮮店洽談養殖場轉讓的事項。因為死者的要價太高,江波有點猶豫,沒有談攏。”
“15點00分,監控顯示死者和羅卉返回了家中。根據羅卉和梁婧柔的口供,從15點到17點01分這段時間,他們都在家裡討論養殖場轉讓價格的問題。”
“死者孟超一開始並不同意低價轉讓,但是在羅卉和梁婧柔的勸說下,最終還是同意了。”
“於是,16點58分,死者孟超給江波打電話,邀請他晚上過來家裡吃晚飯,並敲定養殖場轉讓的事項。”
“17點01分,死者家監控顯示,死者孟超獨自駕車離開,並沒有告知要去哪裡,或者辦什麼事情,只說等他回來一起吃晚飯。”
“17點08分,鏡湖路口監控顯示,死者的車輛進入了鏡湖環湖公路。”
“17點30分,死者家監控顯示,江波駕駛車輛進入了死者家中。”
“19點40分,鏡湖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在鏡湖西側的湖面上找到了死者孟超和他的車輛。在死者以及車輛周圍並沒有找到死者的手機、錢包等貴重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