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第二次掃過桌子上的那隻耀州窯青釉小碗兒,它的年代讓我大為吃驚。竟然是一隻北宋耀州窯劃花青瓷碗。
內壁刻劃的紋飾相當隨意而手法很瀟灑流暢,稍微遺憾的是底足處理不是太細,內外都有薑黃。從其露胎處可以看到胎土相當緊緻,但仍然還有少量細小的氣孔和雜質。
總體看來器型規正端莊,做工細緻,紋飾美觀大方。
“我要是沒看錯的話,這是北宋耀州窯劃花小茶碗啊!東西不錯!大幾萬的價格。”
我隨口說了我的鑑定意見。
董林書點點頭,說道“我看也是這個意見。就是價格上我覺得怎麼也得十萬往上走吧!”
對我出的價格,董林書不是很滿意。這也正常,誰不希望自己的東西能賣高價啊!
“呵呵!董老闆!這隻碗是不錯,但底足處理得不是很細,釉水也薄了一點兒,還有細小的氣孔和雜質。這要是放到三年前,上十萬也有可能,但現在的行情下,大幾萬好出一些。”
我是以我的經驗做的結論,說得含蓄,信不信的就是你董林書自己的事兒了。
董林書微微一笑,說道“如果我這是一套呢?”
“一套?”
眼睛盯著桌上的青瓷小碗,一團青霧再次升起,依稀可見一隻大青瓷盤中,擺放著一壺四碗。
如果董林書手裡真的有一套完整的北宋耀州窯青瓷茶具,估值一千萬都是相當保守的。
“董老闆!能讓我上手看看嗎?”
雖然我沒照鏡子,但估計我的眼睛已經放光了。
“呵呵!那是一定的。走!咱們後邊。”
起身帶我進了他這家店的後院。一間不大的小房間,被董林書搞成了五臟俱全的書畫室。
“東西全在這兒了。牧烽!你再幫我看看。”
把手裡那隻單碗放置在桌面上一隻青釉大盤中,正好是一壺四碗,一套茶具。讓我沒想到的,還有一隻大尺寸的茶盤。
依次把四隻小碗取出,上手看過,分別放到桌子上。再看那隻牡丹紋獅口茶壺,以及直徑有三十二、三公分的茶盤。
一套茶具皆為雙鉤弦紋兩道內劃荷瓣紋一週,其下再雙鉤並用單鉤兩道弦紋,裡面刻連枝牡丹葉紋。雙鉤兩道弦紋之間滿刻纏枝荷花紋,花瓣以刀斜挑,深淺靈動,搖曳生姿,莖葉同樣以斜刀一深一淺刻畫,明暗對比鮮明,舒捲自如。
肯定是一套北宋耀州窯茶具無疑了。
“恭喜!董老闆!您這是又收了一件寶貝呀!”
這套東西絕對能稱得上是寶貝了。如果論單件,最值錢的肯定是那把獅口茶壺。大幾十萬、上百萬的市場價,其次是那隻茶盤,也要五十萬往上走。四隻茶碗單隻也就大幾萬。
這樣算下來,兩百多萬的市場價。
可這一壺一盤四隻碗,一整套全美品的北宋茶具湊在一起,那價值可就是不可估量了。
“牧烽!以你的經驗估計,這套東西能值多少錢?”
董林書滿眼的期待。
“呵呵!董老闆!這套東西要是遇上個明眼人,懂行的大藏家,八百到九百萬不難出手。如果上拍賣會的話,過千萬是輕輕鬆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