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麼來什麼,就在我專注地從那團綠霧中捕捉閃動出青銅器的時代資訊時,灰白的影子出現在了我的對面。
“呵呵!看不明白了?”
語氣中明顯帶著嘲諷。
“型制、紋飾,包括表面的鏽蝕都對。”
我無聲地和影子交流著。
“只是我眼中看到的幻象不完整,全部是碎裂的。如果真是商周的青銅器,幻象是很清晰的。可要說是仿品,我又能看到一些三千多年前的時代資訊。我有點兒亂了。”
“哼!就這麼點兒拙劣的作假手段就把你矇住了?我告訴你,這三件東西都是半真半假。”
“半真半假?”
腦子裡靈光一閃,我的思路瞬間就清晰起來了。影子和眼前的幻象也在我睜眼的剎那消散了。
我迅速把目光轉移到了那隻鼎內壁的銘文上。
剛才因為看不太懂“契文”我也就沒注意。現在,返回來再看銘文也不是為了讀懂,而是為了在銘文筆畫間尋找到那半假的蛛絲馬跡。
“這是個高手做的,幾乎可以亂真了。”
眼睛盯著青銅鼎的內壁,我用不大,但其他人都能聽到的聲音嘀咕了一句。
“假的?”
這次是姜鵬先出的聲。他始終堅持自己看真的鑑定結論。
“年輕人!不要信口雌黃,我是提取了器物上的鏽蝕,做了金相分析和化學實驗的。結果與商周時期青銅器的成分完全一致,是有科學依據的。”
我沒理姜鵬,微微一笑,把手套摘了下來。轉向曲威,說道:“曲隊!剛才王政委說得很對,現在古董文玩行業內的造假手段層出不窮。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這三件青銅器從材料、鑄造方法、器型紋飾,包括表面的鏽蝕,全都符合商周青銅器。但再高明的造假手段,也會出紕漏。”
“造假的這個人是個高手,三件青銅器每個細小之處都做足可亂真。姜鵬老師所說的對錶面鏽蝕進行金相和化學分析實驗,結果同商周青銅器鏽蝕成分一致,這也沒錯。因為作假的人用的就是商周銅器上的銅鏽。”
“啊!你是說銅鏽也能造假?”
這次是羅駱耐不住好奇心,插嘴問了一句。可能也意識到自己多嘴了,趕緊閉嘴,恢復了一臉嚴肅。
“這就不是造假,而是作假。”
我耐心地解釋。
“作假的人會低價蒐集低等級的青銅器,然後利用這些銅器上的鏽蝕,為新鑄出來的銅器上鏽。這樣一來,金相分析、化學實驗得出來的結論就是真東西。”
“這麼說,作假的這個人是個相當精心細緻的人。”
始終認真聽我說的王建插嘴說了一句。他是從刑偵角度分析著作假人的性格特點。
“對!可這個作假的人最大的紕漏也是太精細了。”
我贊同王建的分析,用手指著銘文處,說道:“毛病就在這兒。”
所有人幾乎同時站起來,把目光都集中到了我指的地方。
“古玩行裡有句話‘有字沒字怎麼辦”,字就是指的銘文。意思是說遇到有銘文的物件怎麼辦,沒銘文的怎麼辦。在鑑古過程中,有銘文的更容易判斷年代、出處和文物價值;那在藏古界裡就更直接了,有字的東西就更值錢了。”
“這個作假高手把銘文做的這麼精細目的就是為了多賣錢。如果把銘文這部分也做上鏽蝕,那不就白費勁了嘛!”
聽我這麼一說,姜博全和姜鵬兩個人幾乎同時瞪大了眼睛,看向鼎內的銘文處。
良久,姜鵬才嘆了一口氣,衝我點點頭。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這麼大的漏洞我都沒發現,不應該啊!太不應該了。”
而姜博全卻還有點疑惑。
“小王!那會不會是銘文這部分恰好躲過鏽蝕,完好儲存下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