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玩笑,開玩笑”
“你沒給露露買點什麼?他們兩個現在有了孩子,你以後花錢的地方就別放在他們身上了,多放在露露身上,他們會更高興”
盛媽手上還端詳著兒子給他買的包,還是不忘囑咐盛嘉樂幾句“人情往來”,同樣都是說教,盛媽的囑咐在盛嘉樂這裡就顯得更能接受一點。
“你看看,這個今年拿的出手嘛”
“什麼呀?”
看著盛嘉樂拿出了一個紅色小盒子,頓感好奇的盛爸盛媽都湊了上來,想看看盛嘉樂給他的小外甥女買了什麼。
“哎呦,你這多少克呀?”
看到小紅盒子裡靜靜地躺著一柄被紅繩穿起來的金如意,盛家老兩口不由得有些吃驚,這可是黃金呀,硬通貨呀,可不是什麼護膚品包包什麼比得上的。
“你別管是多少克的,你就說能不能拿出手吧”
“你這可太能拿的出手了,最近金價又長了,這得多少錢呀”
“這你就別管了,反正給小孩的,既是一種寓意,也是給她的投資,咱家的孩子,絕對不比別人家差”
“那是,有你這麼一個舅舅,差不了”
“你這今年大包小包的沒少買呀,加上你之前給家裡寄得一些東西,花了不少錢吧,透露透露,今年掙了多少錢,年終獎多少?”
盛嘉樂無奈地笑一聲,每年的重頭戲終於還是來了,每到這時候,盛爸盛媽都要趁機打聽他的工資,尤其是盛媽,千方百計的想要從自己這裡“敲詐”走一部分。
盛嘉樂雖然在上海已經算是立住了腳,但是自己的薪酬之類的資訊,對盛爸盛媽來說一直都是一個謎。
他們知道自己兒子手裡有錢,而且是那種貔貅一樣的有錢,只進不出的那種,想要從盛嘉樂說裡套出點錢來,必須要依靠規矩,規矩之外的方式在盛嘉樂那裡,一點都行不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知道你什麼意思,別打聽,我現在能每個月都給卡里打錢,年底的時候還能保證一次性給家裡上供就行了,多餘的你別打聽”
“我去年春節的時候給家裡交了兩萬塊錢,對吧”
“對”
“我現在轉你五萬,行吧”
“不少點?”
盛媽顯然明白這不是盛嘉樂的錢包的極限,於是又多了一句試探。而盛爸在邊上一直氣定神閒的,看著不爭不搶滿不在乎的,實際上耳朵能聽到的話,一句都沒落下。
“這還少呀,你也不看看我今年的年貨和禮物給你們花了多少錢了”
“就五萬,多了沒有,我可是在上海工作,手裡一定要留點活錢的,不然沒底氣”
“而且我也不怕告訴你,這不是我的極限,但是我有一部分的資產在基金和定期,取不出來,這一部分你別惦記了”
“你那點錢還搞什麼投資理財呀,都給媽媽吧,媽媽幫你存著”
“想都別想,在我自己手裡才是最安全的”
盛嘉樂趕緊拿出手機,給專門用來收他的工資上供的銀行卡轉了五萬。
這張銀行卡實際歸屬者是盛媽,是盛家的規矩。
盛家的規矩很多,在錢方面的管理更是一絕。
別家的父母在孩子上大學的時候怕孩子亂花錢,大部分都是一個月轉一次生活費,而盛家不同,在一個學期開始的時候就一次性把錢給足,讓盛嘉樂自由安排,在學期結束之前,不準跟家裡再多要一分錢,“自負盈虧”。
在這種理念下,盛嘉樂早早的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財產,甚至還自己找了一份家教工作和另外一份兼職來掙外快,收入十分可觀,整個學生時期下來,盛嘉樂還攢了一部分錢。
至於工作之後,按照盛家的規矩,第一年前三個月的房租由家裡承擔,工作第一年只需要春節的時候給家裡“上供”,其他時間不需要給家裡交一分錢,他們管這個叫“新手保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