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大奇論篇第四十八

至於“男子發左,女子發右”,這更像是古人觀察疾病表現的一種經驗總結,意思是男性可能更容易在左側身體出現症狀,而女性則可能在右側。當然啦,這也不是絕對的,但提醒我們要注意觀察身體的細微變化,及時調理。

“不喑舌轉,可治,三十日起;其從者喑,三歲起”,這句話告訴我們,如果病人還能說話,舌頭靈活,那情況還不算太糟,經過治療,大約一個月就能見到好轉。但如果病人說不出話來,那就得費點功夫了,可能需要三年的時間來慢慢恢復。不過別擔心,現代醫學這麼發達,咱們有針灸、推拿、中藥等多種手段,恢復起來肯定比古人快多了!

“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這句話聽起來有點殘酷,但其實是強調年輕人體質相對較弱,一旦患上重病,恢復起來更加困難。所以啊,年輕人更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別等到生病了才後悔莫及。

再來說說“脈至而搏,血衄身熱者死”,這簡直就是給醫生敲響了警鐘!如果脈象變得非常有力,像是快要跳出來一樣,同時伴隨著出血和發熱的症狀,那情況就相當危急了。這時候,醫生得使出渾身解數,爭分奪秒地搶救病人。

至於“脈來懸鉤為常脈”,這其實是對脈象的一種形象描述,就像是鉤子一樣懸在那裡,既不過於強勁也不過於微弱,是健康人常見的脈象之一。看到這種脈象,醫生心裡就踏實多了,知道病人身體還算硬朗。

說說“脈至如喘,名曰暴厥”,這就像是脈象在跟你“喘氣”一樣,急促而不穩定。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病人可能會突然失去意識,不能與人交流,這就是所謂的“暴厥”。這時候,時間就是生命,必須立即進行急救處理。

想象一下,你正悠閒地坐在老中醫對面,他眯著眼睛,三根手指輕輕搭在你的手腕上,然後突然眉頭一皺,說:“哎呀,你這脈象跳得跟打鼓似的,急促得很,就像是突然聽到什麼嚇人的事兒,心臟猛地一跳,這種脈叫‘如數’,讓人突然一驚。不過別擔心,它就像個調皮的孩子,三四天後自己就能安靜下來,恢復常態了。”

嘿,這“如數”脈是不是聽起來挺有畫面感的?就像是心臟在跟你玩“心跳加速大冒險”呢!但其實,它反映了身體可能暫時受到了一些外界刺激,或者是體內有些小騷動,不過好在,這種脈象一般都能自我調整回來,就像是小孩子哭過之後,總能找到糖果安慰自己一樣。

接下來,咱們再聊聊“浮合如數”這種脈象。老中醫可能會這麼描述:“哎呀,你這脈象啊,浮在表面,還跳得飛快,一息之間竟然跳了十幾次,這可不妙啊!就像是經氣這個小氣包,明明不夠用,還非要逞強,拼命往外衝。這種情況,要是稍微不注意,九十天後可就懸了。” 聽起來是不是很緊張?但其實,這是在提醒我們,身體可能正處於一種“虛火旺盛”的狀態,就像是一盞油燈,油快燒乾了,火卻燒得正旺,得趕緊想辦法添點油,或者調低火力,不然燈就滅了。

再來說說“如火薪然”這種脈象,老中醫可能會用更生動的語言來形容:“你這脈象,熱得就像是一堆燃燒的柴火,熊熊烈火,勢不可擋。這可不是好事啊,這是心精在過度消耗,就像是大樹被烈火燒乾,遲早得枯死。” 聽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感覺到一股熱氣撲面而來了?這種脈象其實是在警示我們,心臟這個“發動機”可能過熱了,需要趕緊給它降降溫,補補水,免得它“罷工”啊!

再聊聊“如散葉”這種脈象。老中醫可能會笑眯眯地說:“你這脈象啊,散得就像秋天飄落的樹葉,輕輕一碰就散了,這是肝氣虛弱的表現啊。肝就像是一棵大樹,葉子落了,樹也就失去了生機。” 哎呀,這比喻真是太貼切了!肝氣虛弱,就像是大樹失去了滋養,葉子自然就枯萎掉落了。這時候,我們就得想辦法給這棵“大樹”施肥澆水,讓它重新煥發生機才行。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那我們該怎麼調理這些不同的脈象呢?別急,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就是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個性化的調理方案。比如,“如數”脈的人,可能需要放鬆心情,少熬夜,多聽聽輕音樂;“浮合如數”的人,則需要補補氣,清清火,比如用些黨參、麥冬之類的藥材燉湯喝;“如火薪然”的人,得趕緊清熱降火,比如喝點綠豆湯,或者泡點菊花茶;“如散葉”的人,則需要養肝護肝,比如多吃點枸杞、紅棗,或者做做肝經按摩,讓肝氣順暢起來。

哎呀,說起這古人的脈象描述,簡直就像是給咱們現代人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脈象奇妙夜”嘛!咱們不妨把這些古老的醫學智慧,用現代的語言,加點幽默的調料,讓它變得既有趣又易懂,保證讓網路上的小夥伴們看得津津有味。

咱們聊聊這“脈至如省客”。想象一下,你正在家裡悠閒地喝著茶,突然門鈴響了,開啟門一看,原來是位多年未見的老友,愣在門口,既驚喜又有點尷尬,這就是“脈塞而鼓”的感覺——脈搏跳得不是很順暢,時而明顯,時而微弱,就像是那省親的老友,長途跋涉後略顯疲憊。在中醫看來,這脈象啊,暗示著腎氣不足,腎氣就像是咱們身體的“老底子”,腎氣不足,身體自然就容易出問題。古人說“懸去棗華而死”,雖然誇張了點,但意思是如果不及時調養,到了棗花盛開的季節通常指春季末),身體的狀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咱們現代人可得注意啦,腎氣不足就得多吃點兒黑豆、黑芝麻這些補腎的食物,讓身體“老朋友”常來常往,別等“棗華”落了才後悔哦!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接下來,“脈至如丸泥”,這聽起來就像是把玩一顆小小的泥丸,光滑卻無力。在中醫的世界裡,這脈象反映了胃精的不足。胃,那可是咱們身體的“糧倉”,胃精不足,就像是糧倉空虛,身體自然沒勁。古人說“榆莢落而死”,榆莢是春天裡的一種植物果實,落下意味著季節的更迭,這裡用來比喻身體狀態隨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衰退。咱們現代人得好好吃飯,別老想著減肥節食,把胃給餓壞了。多吃些小米粥、南瓜粥,溫溫潤潤地養著胃,讓胃精滿滿,身體自然就有活力啦!

再來說說“脈至如橫格”,這脈象就像是路上突然橫了一根木頭,讓人過不去,也回不來。在中醫看來,這是膽氣不足的表現。膽,被稱為“中正之官”,主決斷,膽氣不足的人,做事容易猶豫不決,缺乏魄力。古人說“禾熟而死”,意思是到了秋天稻穀成熟的時候,如果還不調理,身體狀況可能會像秋天的禾苗一樣,由盛轉衰。咱們現代人嘛,壓力大,容易焦慮,這時候就得學會放鬆,多出去走走,看看大自然的美景,讓心情像秋天的天空一樣高遠,膽氣自然就足了。

然後,“脈至如弦縷”,細得跟琴絃上的絲線似的,這脈象預示著胞精不足。胞精,簡單來說就是生殖之精,這關乎到咱們的生育能力和身體的根本。古人說“病善言,下霜而死”,意思是如果病人還能說話,那可能還能撐到秋天霜降的時候;但如果身體虛弱到連話都說不了了,那就危險了。不過咱們現代人得科學看待這個問題,胞精不足不意味著絕症,透過合理的調養和治療,完全可以恢復健康。當然啦,平時也得注意保養,別熬夜,別過度勞累,讓身體保持在一個最佳的狀態。

至於“脈至如交漆”,這脈象就像是兩股油漆交織在一起,左右相傍,難以分離。在中醫看來,這是氣血執行不暢的表現。古人說“微見三十日死”,當然這是誇張的說法,但提醒我們要重視這種脈象背後的健康問題。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容易忽視身體的微小變化,但往往就是這些微小變化,積少成多,最終釀成大病。所以咱們得定期體檢,一旦發現身體不適,就要及時就醫,別讓小病拖成大病。

“脈至如湧泉,浮鼓肌中”,這脈象聽起來就像是泉水湧動,力量十足。但在這裡,它卻是太陽氣不足的表現。太陽氣,可以理解為身體的陽氣、正氣,太陽氣不足,身體就容易怕冷、乏力。古人說“少氣,味韭英而死”,這裡的“韭英”指的是韭菜的花,意思是如果陽氣嚴重不足,連吃韭菜花這樣的溫補之物都救不了。當然啦,咱們現代人知道這只是古人的誇張說法。太陽氣不足,可以透過運動、曬太陽、吃溫補的食物來調理。比如每天早上起來跑跑步,曬曬太陽,再喝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湯或者姜棗茶,身體自然就暖和起來了。

想象一下,當你輕輕搭上一位病人的手腕,那脈象就如同秋天裡風化的泥土,鬆散無力,輕輕一按,彷彿就消失在了指尖之下,這種脈象,中醫稱之為“頹土之狀”。它告訴我們,病人的肌肉之氣,也就是咱們現代人說的體力、精神狀態,那是大大的不足啊!這就像是你熬夜加班後,第二天早上起床,感覺自己像塊風乾的麵包,軟綿綿的,使不上勁。更有趣的是,如果這時候病人的臉色先出現了黑色,然後白色又層層疊加,那就像是黑白無常提前來報到了,預示著病情兇險,可能會像冬日裡結冰的河流,漸漸失去生機。

再來說說那個“懸雍”之脈,聽起來像不像武俠小說裡的武功秘籍?但其實,它是形容脈象浮在面板表面,就像你懸在空中的一根細線,輕輕一摸,嘿,還越摸越覺得它粗大了起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它指的是十二經脈中的氣血嚴重不足,就像是小溪斷流,江河干涸,身體裡的水分都快凝固了,生命之火自然也岌岌可危。這時候,醫生們可要緊張了,得趕緊想辦法補水補血,恢復生機。

接下來,咱們聊聊“偃刀”之脈,這名字聽起來就挺鋒利的,對吧?這脈象就像是躺在桌上的一把刀,輕輕一抹,感覺到一絲急迫和小小的阻力;但當你用力一按,哎喲,這刀竟然變得又堅又硬,力道十足。這可不是好事啊,它暗示著五臟六腑裡可能有淤堵,就像是廚房的下水道被堵住了,水排不出去,飯菜也進不來,久而久之,自然會出大問題。特別是當這種情況獨獨影響到腎臟時,病人可能會連坐都坐不住,彷彿被無形的力量牽引著,直到立春時分,萬物復甦之時,自己卻無力迴天。

然後,咱們說說那“丸滑不直手”的脈象,聽起來像是摸到了什麼圓滑的小物件,卻怎麼也抓不住。這其實是暗示大腸之氣不足,就像是你肚子餓了,想吃碗熱騰騰的麵條,結果卻發現鍋裡只有幾顆滑不溜秋的丸子,怎麼也撈不上來。這樣的情況,如果拖到棗葉發芽的時節,也就是春天的尾聲,可能就會有不幸發生。所以,及時調理腸胃,可是保命的關鍵哦!

最後,我們來看看“如華”之脈,這脈象聽起來就挺華麗,但別被名字騙了。它讓人心生恐懼,坐臥不寧,行走時彷彿耳邊總有聲音在呼喚,就像是小腸之氣過於旺盛,卻又無法得到妥善調節,導致的心理焦慮。這就像是你的大腦裡裝了個永不停歇的廣播站,時時刻刻都在播放著緊張、不安的旋律。而到了秋天的最後一個月,也就是季秋時分,如果不加以干預,身體可能就像落葉般凋零。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