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天元紀大論篇第六十六

“更有趣的是,這陰陽啊,它倆不是冤家不聚頭,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咱們人,表面上看著是個漢子,內心也可能住著個小公主;反之亦然。所以,要想了解這天地的奧秘,就得學會觀察、感受。那天上的氣,它動個不停,五年一個輪迴,就像咱們的網路熱點,時不時換個新鮮話題;而地上的氣呢,它安靜守位,六十年一個大會合,就像是咱們的老朋友聚會,雖然久但情深。”

說到這裡,黃帝大人已經聽得入迷了,他眨眨眼,心想:“這學問,還能這麼講?”

鬼臾區趁熱打鐵:“陛下,這天地間的動靜相召,上下相臨,陰陽相錯,就像是咱們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它們相互作用,才構成了這個多彩的世界。變化,就是由這些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無比的因素共同催生的。”

黃帝又問了:“這天地間的執行規律,是不是有個啥數學公式啊?”哈哈,您這問題要是讓數學老師聽見了,估計得連夜研究起《黃帝內經》來。不過,鬼臾區老先生早就給咱們答案了,他說:“天上啊,是用六來劃分節奏的,就像咱們一週有六天工作日,雖然現代改成五天了,但古人的智慧告訴我們,六是個神奇的數字。而地上呢,則是用五來制定規矩的,五行相生相剋,萬物皆在其中。”

說到“周天氣者,六卷為一備”,咱們可以想象成天空就像一本大書,每翻過六頁,就是一個完整的章節,代表著自然界的一個迴圈週期。這六卷啊,就像是六個不同的季節,或者六種不同的氣候狀態,它們輪流上演,讓這個世界充滿了變化與生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再來說說“終地紀者,五歲為一週”,這地上的事兒呢,五年就像是一個小輪迴。咱們知道,樹木五年一伐,小孩子五年一個樣,這五年裡,土地上的萬物都在悄悄地生長、變化,最終完成一個階段的成長。而在這五年裡,有個特別重要的角色——“君火”和“相火”。君火就像是皇帝,高高在上,光明磊落,引領著方向;相火呢,就像是那些忠誠的大臣,各自鎮守一方,確保國家的穩定。它們倆相互配合,讓這五年的輪迴既有序又充滿活力。

“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氣為一紀”,哎呀,這聽起來就像是個超級複雜的密碼鎖。不過咱們可以這樣理解:把天上的六和地上的五相乘,得到三十,這三十個基本單位再乘以一年中的二十四節氣雖然現在咱們說一年有365天,但古人用二十四節氣來劃分時間,也是非常精準的),就是七百二十氣了。這一大串數字加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紀”,也就是十二年。為什麼是十二年呢?因為十二生肖轉一圈也是十二年嘛,古人真是充滿了智慧與幽默感!

“凡王十歲”,這裡的“王”咱們可以理解為“主宰”或者“週期”,就是說,每個這樣的週期要經歷十年。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十年裡,自然界的萬物都在經歷著從生到長,從盛到衰的過程。

“千四百四十氣,凡六十歲,而為一週”,這下更厲害了,七十二的倍數,一千四百四十氣,那就是五個這樣的十二年週期加起來,總共六十年。六十年啊,咱們常說“六十年一甲子”,一個輪迴,一個全新的開始。這六十年裡,有風調雨順,也有天災人禍,但無論如何,都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可避免的經歷。

至於“不及太過,斯曾見矣”,這句話說的是,在這些週期裡,有時候氣候會偏於溫和不及),有時候又會過於極端太過)。這就像咱們有時候吃得太飽,有時候又餓著肚子一樣,自然界的平衡也是在不斷調整中的。

黃帝說:我想聽聽您的“天機”,好用來治國安民,強身健體,讓百姓日子越過越紅火,社會和諧得像一家親,功德無量,福澤子孫萬代!

鬼臾區老先生笑道:這“天機”啊,可不是什麼神秘莫測的玩意兒,它就藏在咱們日常的一呼一吸,一舉一動之間。您想啊,天上有星辰運轉,地上有四季更迭,人體呢,也有個小小的宇宙在執行,那就是咱們的經絡穴位和氣血流轉。比如,咱們常說的“湧泉穴”,就在腳底心,跟泉眼似的,每天泡泡腳,揉揉這兒,就像給身體的小宇宙加了點活力水,精神頭兒立馬就不一樣了!

再來說說這“方劑”,那可是咱們老祖宗智慧的結晶。想當年,我若是能穿越到現在,開個中藥鋪子,那生意得火到火星去!比如,有個簡單又實用的“四君子湯”,簡直就是懶人養生必備良品。怎麼做的呢?就是人參9克大概就是您手裡那把鑰匙的重量)、白朮9克差不多是您手機充電器的寬度那麼一撮)、茯苓9克想象成一小片薯片吧)、甘草6克差不多是您小指指甲蓋那麼點),這四樣寶貝放一起,加水煮一煮,哎呀,那味道,既不過分苦澀,又帶著點自然的甘甜,喝下去,脾胃舒坦了,氣色都好了幾分,感覺整個人都“君子”了起來,哈哈!

至於如何“敬之者昌,慢之者亡”,這其實是在告訴我們,無論是治國還是養生,都得遵循自然規律,尊重科學,不能胡來。比如治國吧,就得像照顧自己的身體一樣,細心呵護,平衡各方利益,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樣國家才能繁榮昌盛。養生呢,更是要順應四時變化,早睡早起,飲食有節,情緒穩定,別老熬夜刷劇,吃垃圾食品,不然身體的小宇宙可就要“罷工”了!

至於“無道行私,必得天殃”,這更是給咱們敲響了警鐘。無論身處何位,都不能仗勢欺人,私心太重,否則啊,就像是大自然的懲罰,遲早會找上門來。咱們得心懷善念,多做好事,這樣才能積德積福,子孫後代也跟著沾光。

我想說,這“天機”其實並不神秘,它就藏在咱們的生活裡,只要咱們用心去體會,去實踐,就能發現其中的奧秘,讓自己和家人都過上健康、快樂、和諧的美好生活。所以啊,陛下,您要是覺得我說的這些有用,就趕緊收藏起來吧,回去給大臣們講講,給百姓們傳傳,讓這份智慧和愛心,像種子一樣,播撒到每一個角落,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黃帝問岐伯大夫:“嘿,岐伯兄,你說啊,這高手講話,是不是一開始就得想到結尾,眼前的事兒能扯到天邊去?這樣一來,學問才算是到家,心裡頭才沒疑惑,這才叫真正的明白人啊!你乾脆給我展開講講,讓我這腦袋瓜子裡的知識庫有條有理,簡單明瞭又不遺漏,還得是那種經久不衰,用起來順手,忘都忘不掉的絕活兒。給我來個總綱,把那些個最要緊的醫術秘訣,一股腦兒都倒出來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岐伯一聽,樂了:“陛下您這問題,真是問到點子上了,跟敲鼓一樣,一敲就響,清脆得很!我呢,也就恭敬不如從命,給您細細道來。您知道嗎?咱們中醫講究的是天人合一,自然界的五行變化跟人體健康那是緊密相連的。就說這年份吧,它跟五行的運氣還掛鉤呢!”

“您看,甲年、己年啊,這地界兒上,土元素特別旺,咱們就叫它‘土運統之’。這土啊,就像咱們身體的脾胃,得養好了,才能五穀豐登,身體倍兒棒。到了乙年、庚年,金元素閃亮登場,‘金運統之’,金嘛,鋒利又堅硬,對應到咱們身體,那就是肺和大腸,得保護好,不然‘金秋’時節容易咳嗽連連哦。”

“丙年、辛年呢,水元素成了主角,‘水運統之’。水在咱們身體裡,那可是流動的血液、滋養的津液,得暢通無阻才行。丁年、壬年,您可能會納悶,怎麼又是水運?其實啊,這裡頭有深奧的學問,說明這兩年裡,水的變化更為複雜,咱們得特別注意腎臟和膀胱的健康,別讓‘水’氾濫成災。”

“說到戊年、癸年,火元素大顯神通,‘火運統之’。火在中醫裡可是熱情奔放的象徵,對應心臟和小腸,得控制好火候,別讓它燒得太旺,也別讓它滅了火。這火候掌握好了,人自然精神煥發,紅光滿面。”

說到這裡,您是不是覺得中醫的五行學說挺有意思的?別急,咱們再聊聊怎麼把這高深的理論變成咱們日常養生的小妙招。

比如說,土運年份,咱們可以多吃點兒黃色食物,像南瓜、玉米這些,健脾和胃;金運年份,多吃點白色的,比如梨、百合,潤肺止咳;水運年份,多喝點水,適量吃點黑色食物,比如黑豆、黑木耳,補腎養血;火運年份,來點紅色的,西紅柿、紅棗,養心安神。當然啦,這些只是簡單的食療建議,具體還得看個人體質和實際情況。

再給您透露個小秘密,中醫裡的穴位按摩也是根據五行來的。比如,脾胃不好的時候,可以按按足三里穴,那可是土元素在身體上的“小據點”;肺不舒服了,揉揉太淵穴,金元素的力量就能幫你潤肺;心臟不舒服,內關穴是你的好朋友,火元素在這裡給你加油打氣。

咱們再聊聊脈象。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這“切”啊,就是切脈。脈象裡也有五行的影子,比如弦脈像拉緊的琴絃,多跟肝木)有關;洪脈如波濤洶湧,往往與心火)相連;滑脈則像珠子滾動,多見於痰溼土)或孕婦;澀脈不流暢,像是石頭阻礙水流,多與血瘀金)或氣血不足有關;至於沉脈,深沉難觸,就像水下的石頭,往往與寒邪水)或裡證相關。

黃帝大佬眉頭緊鎖,對著身邊的智囊團——鬼臾區老兄發問:“哎,老鬼啊,你說這人體裡的三陰三陽,跟那天上的星辰變化,到底是怎麼個對應關係呢?是不是比星座運勢還玄乎?”

鬼臾區一聽,嘿嘿一笑,擺出一副“你算是問對人了”的表情,慢悠悠地說:“陛下您聽好了,這子午年啊,就像是咱們人生的高潮期,天上的少陰星特別亮堂,對應到人身上呢,就是某股神秘的陰效能量在悄悄發威。到了醜未年,就像是大自然的休養生息期,太陰星高掛,人體內那股溫柔又深沉的力量就開始顯現了。寅申年,就像是春天的早晨,少陽之氣升起,萬物復甦,人體裡的小太陽也開始蠢蠢欲動。卯酉年嘛,就像中午的烈日,陽明之氣旺盛,人體裡的正能量爆棚,幹啥都有勁兒。辰戌年,太陽高懸,太陽之氣主宰,感覺就像是給身體充了個滿格電,精神頭十足。至於已亥年,嘿,那可是個轉折點,厥陰之氣悄悄登場,就像是夜晚的風,帶著點涼意,也帶著點新生的希望。”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這麼說來,這少陰、厥陰啥的,還有這麼多講究?那它們具體在咱們身體裡是咋工作的呢?”

鬼臾區繼續解釋道:“陛下您問得好!這少陰啊,就像是咱們身體裡的溫柔小秘書,雖然不起眼,但缺了它可不成。厥陰呢,就像是大自然的換季風,預示著變化與更新。您想啊,厥陰之上,風氣為主,就像咱們時不時得吹吹風,散散心;少陽之上,熱氣當家,夏天到了,得注意防暑降溫;太陰之上,溼氣滋生,梅雨季節可得防潮防黴;少陽嘛,那可是相火的地盤,得小心別上火;陽明,就像秋天的乾燥,得潤肺補水;至於太陽,那就是冬天的寒冷了,得裹緊小棉襖,暖洋洋過冬。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根據三陰三陽的理論來選取穴位調理身體,那該多有意思!比如,感覺少陰能量不足時,可以按摩太溪穴,補補腎陰;少陽火旺了,就揉揉耳尖穴,降降火。至於方劑,雖然具體制配方法複雜,但我們可以簡單想象一下,如果有個“三陰三陽調和湯”,裡面包含了針對不同體質的草藥,比如針對少陰的枸杞、針對太陰的茯苓、針對厥陰的柴胡……每一味藥都像是天空中的一顆星星,共同守護著身體的平衡與和諧。”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連連點頭:“妙哉!妙哉!這簡直就是天人合一的生動教材嘛!老鬼,你得給我詳細記下來,我要把它刻在玉版上,藏進皇家圖書館,就叫《天元紀》吧,讓後世子孫都好好學習學習!”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