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上)

黃帝說:“嘿,朋友們,你們知道嗎?這天上的星辰變換,地下的四季更迭,還有咱們身體裡的那股子陰陽平衡,它們可都是緊密相連,互相影響的呢!要是這平衡被打破了,咱們的身體就像江河裡的水被攪得波濤洶湧,各種不舒服就找上門來了。我想知道,這背後的道理,有沒有個通俗易懂的名字,讓我這腦袋瓜子好記住啊?”

岐伯一聽,趕緊恭敬地行了個大禮,說:“黃帝您這問題,簡直是問到了點子上,高深又接地氣!這可是天地間的大智慧,是神仙們都看重的東西,也是我們老祖宗一代代傳下來的寶貝。我雖然不算聰明絕頂,但當年聽老師講的時候,可是聽得入迷呢!”

黃帝一聽,樂了:“哈哈,岐伯你就別謙虛了。我聽說啊,要是遇到了能傳承這智慧的人卻不教,那就是暴殄天物;可要是隨便傳給不合適的人,那更是把寶貝當垃圾扔了。我這人嘛,德行一般,但想著咱們子孫後代能繼續享受這份福祉,就厚著臉皮來請教了。你就別藏著掖著了,把你知道的都抖摟出來吧,我保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岐伯一聽黃帝這誠懇勁兒,也樂了:“好嘞,那咱們就開啟天窗說亮話吧。《上經》裡頭說了,要想真正領悟這‘道’,啊不,是咱們這個宇宙的奧秘,得做到三點:上知天文,就像咱們現在看天氣預報,得知道啥時候下雨啥時候晴天;下知地理,比如咱們出去旅遊,得知道哪座山高哪條河深;中知人事,那就是得了解人情世故,處理好人際關係。這三點都做到了,那才能算是活得明白,活得長久啊!”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對對對,就是這個理兒!可我這身子骨兒,有時候也會鬧彆扭,你說這陰陽失衡,到底是個啥感覺呢?”

岐伯微微一笑,開始打比方:“這就好比咱們家裡做飯,火大了菜容易糊,火小了又煮不熟。咱們身體裡的陰陽也是這麼回事兒,陽氣就像是那灶火,得剛剛好才行。要是陽氣太旺了,就像是大夏天裡穿了棉襖,熱得你直冒汗;要是陰氣太重了,就像是冬天裡沒穿秋褲,凍得你直哆嗦。這時候啊,就得想辦法調調平衡,讓身體迴歸和諧狀態。”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那具體怎麼調呢?是不是得找穴位、吃中藥啥的?”

岐伯點頭:“沒錯沒錯,穴位就像是咱們身體的開關,按對了就能治病。比如說,你要是覺得胸悶氣短,我可以教你按按‘內關穴’,就在手腕那裡,一掐一揉,嘿,那叫一個舒坦!至於中藥嘛,那更是博大精深,得根據每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來配。比如說,你感冒了,我得看看你是風寒還是風熱,風寒我就給你開點辛溫解表的藥,比如麻黃、桂枝,用量嘛,大概就是幾克到十幾克不等,得精準才行;風熱呢,就得用點清熱解毒的了,比如金銀花、連翹,也是適量就好,多了少了都不行。”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哎呀,你這麼一說,我就明白多了。原來咱們這身體裡的奧秘這麼多啊!”

岐伯接著說:“是啊,黃帝您想想,咱們身體裡的經絡就像是一張網,穴位就像是網上的節點,氣血就像是水流在網裡流動。要是哪個節點堵了,水流就不暢了,身體也就出問題了。所以咱們得經常疏通經絡,按摩穴位,讓氣血順暢起來。還有啊,飲食起居也得注意,別熬夜別暴飲暴食,這樣才能保持身體的陰陽平衡。”

黃帝陛下問:“這說的是哪門子學問啊?” 岐伯老先生捋了捋鬍子,笑眯眯地說:“陛下,這可是講咱們身體與大自然的那些個微妙聯絡呢!您想啊,天上的星星月亮,那是‘天文’;腳下的山川河流,那就是‘地理’;而咱們人身上的那股子氣兒,怎麼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那就是‘人事’了。簡單來說,就是天人合一的大道理嘛!”

“您知道嗎?這天上的星星排列得整齊了,咱們身體裡的那股子正氣也就跟著旺盛,這叫‘太過’,就像是孩子提前學會了走路,天賦異稟,咱們稱之為‘先天’優勢。反過來,要是星星們偷懶了,排列得亂糟糟,咱們身體裡的氣兒也就跟著萎靡不振,這叫‘不及’,就像是孩子學走路晚了點,得靠後天多努力,咱們稱之為‘後天’補救。”

咱們中醫講究的是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個小宇宙,跟大自然緊密相連。比如說,您要是覺得最近心情不咋地,老覺得胸口憋悶,那可能就是“地理”上有點問題——家裡或工作環境太壓抑了,得換個通風透氣、陽光明媚的地方待著。這時候,您不妨按按“膻中穴”,那可是咱們心包的募穴,位於兩乳之間,輕輕一按,感覺就像開啟了一扇窗,心胸豁然開朗,這不就是“人事”上的調節嘛!

再來說說方子,咱們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一人一方。不過,既然您提到了,我就給您說個簡單又實用的“逍遙散”吧,這方子就像是給心情不好的人量身定製的小禮物。材料嘛,柴胡10克,當歸、白芍、白朮、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薄荷、生薑少許。您別小看這些草藥,它們搭配起來,就像是給身體請了個和事佬,疏肝解鬱,健脾養血,讓您的身體和心情都跟著“逍遙”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帝有一天閒來無事,就問了岐伯大神一個問題:“哎,岐伯兄,你說這五行運化的時候,要是某個元素‘太過’了,會咋樣呢?咱們得給老百姓提個醒啊!”

岐伯一聽,嘿,這可是個好話題,於是慢悠悠地開講了:“得嘞,陛下您聽好了。要是這木運太過,您知道會發生啥嗎?那就是風啊,呼呼地吹,一年到頭跟沒停似的。這風大了,首當其衝的就是咱們的脾胃大哥,它可是個嬌弱的角色。老百姓們啊,就容易拉肚子,吃啥都不香,感覺身體沉甸甸的,心情也煩躁得跟那被風吹亂的樹葉似的。肚子裡還咕嚕咕嚕叫個不停,感覺肚子都快撐爆了。這天上呢,歲星木星)就特別亮,好像在提醒咱們呢。”

“更嚴重的啊,人還容易發脾氣,一點就著,跟那爆竹似的。頭暈眼花的,有的還頭疼得厲害,感覺腦袋都要被風吹走了。這時候啊,大自然的草木也不安生了,風一吹,葉子嘩啦啦掉一地,樹木都跟著顫抖。人呢,也可能覺得兩邊肋骨疼,疼得厲害了還吐個不停。要是衝陽穴咱們現在說的足陽明胃經的原穴,大概位置在腳背第二蹠骨與第三蹠骨之間,摸起來有點凸起的地方)的脈象沒了,那可就危險了,基本上是藥石無靈了。這時候天上的太白星金星)也彷彿在默默嘆息呢。”

接下來,岐伯又說了:“再來說說火運太過吧。那一年啊,熱得跟蒸籠似的,火氣沖天,肺臟可就遭殃了。老百姓們啊,容易得瘧疾,氣不夠用,咳嗽氣喘,還容易流鼻血、便血啥的,喉嚨幹得跟沙漠似的,耳朵也嗡嗡響,熱得跟啥似的,尤其是肩背那塊兒,感覺能煎雞蛋了。這時候,天上的熒惑星火星)也特別耀眼,好像在警示咱們。”

“更慘的是,有的人還會胸疼、脅肋脹滿、胳膊內側疼,全身面板都火辣辣的疼,還容易長那些又癢又疼的紅疹子。這時候的大自然啊,也是一片焦枯景象,雨啊霜啊冰啊都少了,連泉水都快乾涸了。如果這時候遇到少陰少陽兩氣交替,那就更是火上澆油了,整個世界都快被烤焦了。人也會變得神志不清,胡言亂語,狂躁不安,咳嗽喘息得像拉風箱,嚴重的還會一直出血不止。這時候啊,太淵穴肺經的原穴,在手腕橫紋上,橈動脈搏動處)的脈象要是沒了,那也是凶多吉少了。天上的熒惑星,這時候更是紅得嚇人,彷彿在訴說著人間的苦難。”

如果地球媽媽突然心情大好,決定給大地多來幾場溫柔的雨水,結果一不小心,雨下得太多太猛,就成了“歲土太過”。這時候,天地間彷彿被一層厚厚的溼氣籠罩,連咱們的腎水小兄弟也遭了殃,被這股溼邪給纏上了。

老百姓們可就遭罪了,肚子開始隱隱作痛,好像裡面有個調皮的孩子在打滾;手腳發涼,感覺像是被冬天的尾巴輕輕掃過;心情也變得悶悶不樂,就像陰天裡的雲,沉甸甸的。更嚴重的,肌肉開始萎縮,走路都像踩在棉花上,腳底下還時不時傳來針扎般的痛。哎,吃飯也不香了,四肢無力,彷彿整個人都被溼氣吸走了精氣神。

這時候,天上的鎮星土星)似乎也在遙相呼應,彷彿在說:“嘿,地球媽媽,悠著點兒啊!”但大自然的規律哪是這麼好控制的。於是,河流泛濫,池塘水漲,連乾涸的湖泊都冒出了小魚苗,風雨交加,土地也開始鬆動,甚至出現了魚躍上岸的奇觀。

咱們的身體呢,更是腹滿如鼓,拉肚子拉到懷疑人生,腸子裡還咕嚕咕嚕叫個不停。如果這時候,太溪穴相當於現代中醫中的太溪穴,位於腳踝內側後方,按摩此穴有助於補腎水)的脈象弱到幾乎摸不到,那可就是凶多吉少了,得趕緊找大夫救命去!

對付“歲土太過”的溼氣,可以來個“祛溼三寶湯”,裡面包含茯苓健脾利水)、薏米祛溼消腫)、紅豆補血養心),每樣來個幾十克,煮成一鍋香噴噴的湯,喝下去保證你全身舒暢,溼氣全消。

再來說說“歲金太過”,這就像是秋天裡的狂風驟雨,帶著一股子肅殺之氣,直接衝著咱們的肝木小弟來了。肝木小弟可是個溫文爾雅的君子,哪經得起這樣的折騰?

老百姓們開始感覺兩肋下隱隱作痛,眼睛也紅了起來,好像裡面藏了兩把火,眼角還長了小潰瘍,聽力也下降了,耳朵像是被堵上了一層棉花。要是這肅殺之氣再猛烈點,整個人就像被千斤重擔壓著,胸悶背痛,兩肋和肚子也跟著湊熱鬧,疼得讓人直不起腰。

天上的太白星金星)似乎也在默默觀察這一切,彷彿在說:“秋天來了,該收的就得收啊。”但自然界的平衡一旦打破,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嚴重的時候,人們會喘不上氣,咳嗽連連,連肩背、屁股、大腿、小腿,甚至是腳趾頭都跟著受罪,疼得厲害。

這時候,如果你看到熒惑星火星)特別亮,那可能就是在提醒我們,生氣被壓制得太厲害了,草木都凋零了,一片蕭瑟之景。而身體裡的那股子痛,來得突然又猛烈,讓人蜷縮成一團,連翻身都困難,咳嗽得厲害了還會咳出血來。如果太沖穴相當於現代中醫中的太沖穴,位於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是肝經的原穴,能疏肝解鬱)的脈象微弱至極,那可真是凶兆,得趕緊想辦法保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