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氣交變大論篇第六十九(上)

這景象,天上的“歲星”老爺爺看得清清楚楚,心裡琢磨著:這人間咋又玩起了“表面風光,內心空虛”的戲碼呢?於是乎,地上的老百姓們就開始遭殃了,拉肚子飧洩)、急性腸胃炎霍亂)輪番上陣,肚子沉甸甸的,走兩步路都喊疼,筋骨也像是被抽走了力氣,軟綿綿的,肌肉更是酸脹得不行,心情也跟著煩躁起來,動不動就想發火。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時候,咱們的中醫大智慧就登場了!雖然古人沒提具體穴位,但咱們可以想象,如果放到現在,中醫可能會推薦揉揉“足三里”和“合谷穴”,這倆可是調理脾胃、舒緩情緒的“小能手”。一邊揉著,一邊還得注意飲食調養,清淡為主,少油少鹽,畢竟“胃不和則臥不安”,吃好了心情自然也好了大半。

再來說說這“藏氣舉事”,啥意思呢?大概就是小動物們感受到了氣候的異常,提前躲進洞裡冬眠去了,連那些本該晚些時候才冬眠的小蟲蟲都慌慌張張地找地方避難,結果一個個都得了“寒中病”。這上頭的星星們,歲星、鎮星也就是土星)也彷彿在呼應著人間的這一切變化,而今年的莊稼收成呢?黃色的稻穀黅谷)減產了,大夥兒吃飯都不香了,連帶著那些青色的作物蒼谷)也受了影響,收成不佳。

不過,大自然總有它的平衡之道。當這股風颳得太過頭時,就會有個“復”的過程,就像小孩子玩過了頭,家長得出來管管。於是,秋天的氣息突然變得異常嚴厲,樹葉嘩啦啦地掉,連那些高大的樹木都顯得蒼老了許多,人們也開始覺得胸口和肋骨那塊兒隱隱作痛,還往下扯著肚子疼,總是忍不住長嘆一口氣。這其實是“風邪”侵入了脾臟,影響了脾胃的運化功能。

這時候,中醫就會開出一劑溫中健脾的方子,比如“理中湯”,裡面有乾薑、人參、白朮、甘草,每樣大約10克左右當然,具體用量得根據個人體質調整),煮成一碗暖暖的湯藥,喝下去,感覺整個人都被溫暖包圍了,脾胃的“小情緒”也被安撫得服服帖帖。而那些被風邪侵蝕的“甘黃”可以理解為甘甜的作物或者土壤中的養分)也得到了恢復,稻穀的產量慢慢回升,人們的胃口也好了起來。

更有趣的是,當這股異常的氣候變化影響到天上的星辰時,太白星金星)和歲星也似乎在對話,商量著怎麼給人間來點“正能量”。終於,在某一刻,大自然彷彿聽到了這些星辰的呼喚,寒冷的冬天裡,河流竟然沒有結冰,那些原本應該冬眠的小蟲蟲也好奇地探出頭來,彷彿在說:“嘿,這冬天怎麼不太冷啊?”

而人體的“藏氣”也開始恢復正常的運作,那些因寒冷而停滯的氣血也重新流動起來,白色代表寒冷、肅殺之氣)不再佔據主導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生機盎然的綠色和希望。人們終於感受到了健康的美好,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這一切,都彷彿在告訴我們:無論自然如何變遷,只要我們順應時節,調理身心,就能迎來一個又一個的春天。

有這麼一個年頭,自然界的節奏有點不太對勁,就像是老天爺按錯了音樂盒的按鈕,本該是金子般的秋天,卻冒出了夏天的熱情。這“歲金不及”,說的就是金氣代表收斂、沉降的力量)不夠勁兒,結果“炎火乃行”,火勢洶洶,熱氣四溢。這下好了,萬物生長那股子勁兒,也就是“生氣”,被這股子熱氣一激,更加旺盛了。長氣,也就是生長的力量,它獨自嗨了起來,把個大地裝扮得鬱鬱蔥蔥,繁花似錦,就像是大自然開了個盛大的派對,熱鬧非凡。但這熱鬧背後,空氣也變得乾燥起來,彷彿連風都帶著烤麵包的香味,咱們就叫它“燥爍以行”吧。

抬頭看看天,嘿,這變化還映在了天上呢!熒惑星火星)異常明亮,好像在說:“看我多火!”地上的人們呢,可就沒那麼樂呵了,肩背沉得像背了座山,腦袋暈乎乎的,鼻子不通氣,噴嚏連連,有的還流鼻血,拉肚子拉到懷疑人生。哎,這都是“歲金不及”惹的禍啊!

不過別急,大自然的平衡之道玄妙著呢。到了收穫的季節,雖然晚了點,但總算還是來了,太白星金星)在天空閃耀,預示著金氣開始慢慢迴歸,穀物也變得堅硬有芒,收穫的季節總算沒白等。

但話又說回來,這自然界的報復來得也是猝不及防。有時候,冷不丁地一場大雨,夾雜著冰雹霜雪,就像是大自然的憤怒一擊,萬物凋零。這時候啊,人體的陰陽平衡也被打亂了,寒氣往上衝,熱氣往下壓,結果腦袋頂上的穴位,比如咱們現在說的“百會穴”古代可能叫“頭腦戶”),還有腦門上的“前頂穴”古人說的“囟頂”),那叫一個疼啊,熱得跟火燒似的。這時候抬頭看天,辰星水星)異常,預示著水氣也亂了套。地裡種的那些紅色的糧食,比如高粱、紅米,收成也是慘不忍睹。

老百姓們呢,嘴巴里長瘡,疼得吃飯都成問題,嚴重的還心疼得跟啥似的。這時候啊,咱們老祖宗的智慧就派上用場了,他們會根據這些自然現象,配製出各種藥方來調理身體。比如說,對於這上火引起的口瘡,可以來個“黃連解毒湯”的簡化版:黃連5克,黃芩10克,黃柏10克,梔子10克,這四味藥一起煮水喝,清熱解毒,專治各種不服!至於心痛嘛,那得看情況,但一般來說,養心安神,活血化瘀的方子總沒錯,比如“丹參飲”,丹參20克,檀香5克後下),砂仁5克後下),簡單幾味藥,卻能溫通血脈,緩解心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當然啦,咱們現代人講究的是預防為主,平時多注意飲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膩,保持心情愉快,多運動,讓身體自然調節,這才是根本。畢竟,大自然雖然偶爾調皮,但咱們得學會和它和諧共處嘛!

如果大自然是個老戲骨,那麼它偶爾“演技過猛”的時候——歲水不及,簡單來說,就是水元素在自然界裡沒按劇本走,少了點戲份,結果溼氣這傢伙就趁機“搶鏡”,大肆橫行起來。

想象一下,春天本該是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時候,但因為水元素不給力,溼氣就趁機“霸屏”了。這溼氣一來,可不得了,它讓植物生長得特別快,就像打了激素一樣,這就是“長氣反用,其化乃速”。夏天呢,雨水特別多,頻繁得像戀愛中的情侶簡訊,暑雨數至,讓人直呼“這雨下得比我脫單還勤快”!

這地上一亂套,天上的星星也跟著湊熱鬧。鎮星土星)彷彿在說:“看,我這下面亂成一鍋粥了!”民間呢,就開始遭殃了,大家普遍覺得肚子脹脹的,身體沉甸甸的,走路都像揹著個隱形沙袋。拉肚子成了家常便飯,而且還是那種黏糊糊、溼噠噠的“濡洩”,簡直讓人苦不堪言。更慘的是,有的人還會長那種冷瘡,流膿流水,看著都讓人心疼。

溼氣重啊,它還喜歡往人身體裡鑽,特別是腰腿這些地方,簡直就是它的“vip包廂”。於是,大家紛紛抱怨腰疼、腿疼,連膝蓋、大腿後面的膕窩就是咱們現在說的膕窩,不是古代那個神秘兮兮的名字了)都跟著遭殃,走路、下蹲都不方便了。心情也跟著煩躁起來,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時候啊,腎氣也亂了套,失去了往日的平衡。天上的辰星水星)似乎也在默默嘆息,彷彿在說:“這地球上的事,我也管不了啊!”而人們吃的糧食呢,秬這種穀物古代的一種粗糧,咱們可以想象成糙米)成了主角,大概是因為溼氣重,大家需要多吃點粗糧來排溼吧。

如果這時候再遇上太陰星月亮)的影響,那可就真是雪上加霜了。大寒天氣頻繁來襲,蟲子們早早地就躲起來冬眠了,地面上結滿了厚厚的冰,陽光都顯得那麼無力,照不化這頑固的冰塊。人們呢,更是被凍得直哆嗦,下半身寒病頻發,嚴重的還會肚子脹得像皮球,全身浮腫。這時候,鎮星又在天上默默點頭,彷彿在說:“看吧,我說的沒錯吧!”而大家餐桌上,黃色的穀物比如小米)成了暖身的好夥伴。

但大自然也是有脾氣的,它可不會一直這麼“溫柔”地“報復”。一旦時機成熟,它就會來個“大反轉”。大風暴突然來襲,草木倒伏,樹木凋零,就像是大自然在發脾氣,說:“你們看看,這就是不聽話的後果!”人們呢,也被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弄得措手不及,臉色時好時壞,就像天氣一樣多變。筋骨也開始抽筋,肌肉跳動,眼睛看東西也模模糊糊的,好像整個世界都變得不真實了。

這場“大戲”最後,還導致了一個嚴重的後果——黃氣可以理解為自然界的生命力或能量)受損了。這樣一來,糧食產量就大大降低了,大家的日子就更難過了。天上的歲星木星)也彷彿在搖頭嘆息,說:“這地球啊,真是讓人操心!”

說到這裡,咱們也得給現代讀者來點實用的。面對溼氣重的問題,咱們可以怎麼做呢?首先,多吃點薏米、紅豆這類排溼的食物;其次,多運動,出出汗,也是排溼的好方法;還有啊,保持心情愉快,別讓溼氣影響了你的心情。至於那些穴位嘛,比如陰陵泉、足三里,經常按按揉揉,也能幫助身體排溼哦!

至於方劑嘛,咱們可以來個簡單的“祛溼茶”:取茯苓10克、陳皮5克、白朮10克、甘草3克,加水煮沸後小火慢燉10分鐘,就可以當茶喝了。這個方子雖然簡單,但對付溼氣還是很有一套的。

至於脈象嘛,溼氣重的人脈象通常會比較濡緩,就像是被水泡過的繩子一樣,軟綿綿的,缺乏彈性。這時候啊,就得趕緊調理身體了,別讓溼氣繼續“作妖”!

好了,說了這麼多,希望大家在享受這段“自然大戲”的同時,也能學會如何保護自己,遠離溼氣的困擾。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嘛!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