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六元正紀大論第七十一(十五)

咱們先說說這“天符”和“太一天符”是咋回事。簡單來說,就是天地間的氣場特別和諧,自然界的五行力量金、木、水、火、土)運轉得那叫一個順暢。在這樣的年份裡,人體的健康也更容易受到自然界的影響,所以啊,咱們得跟著自然的節奏走,吃對食物,用對草藥,才能身體倍兒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好了,言歸正傳,咱們來看看這戊子、戊午年的氣候特點吧。這時候啊,天上飄的是少陰火可以理解為溫柔的陽光),中間呢,是太徵火運就像是大自然的火爐開到了中火),地下則是陽明金想象成是閃閃發光的金子,但其實是涼爽的秋風啦)。這三者結合起來,熱氣騰騰中帶著一絲絲清新,正是“熱化七,清化九”的完美平衡,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氣溫適宜,偶爾還來點小涼風,舒服得很!

說到調理身體,古人那是相當講究。他們根據這種氣候特點,給出了一個飲食和藥物的建議,聽起來就像是古代的“養生秘籍”:“其化上鹹寒,中甘寒,下酸溫”。咱們來翻譯翻譯:

“上鹹寒”:就是多吃點鹹的、涼性的食物,比如海帶啊,海鮮啊,想想就流口水,還能清熱解暑。

“中甘寒”:來點甘甜的、涼性的,比如西瓜、梨子,既能解渴,又能潤肺。

“下酸溫”:來點酸的、稍微帶點溫性的,比如山楂、檸檬,能促進消化,還能給身體加點溫暖。

說到藥方,古代中醫那可是高手如雲,他們根據這些原則,能調配出各種神奇的方子。咱們今天來個趣味版的“藥方解析”,讓你笑中帶學:

有這麼一個藥方,咱們就叫它“笑口常開湯”吧!

鹹寒組:想象一下,你手裡拿著一包“海洋之心”其實就是海鹽啦,大約10克),再加上幾片“冰爽海帶”海帶幹,大約20克),這組合,是不是感覺海風拂面,涼爽異常?

甘寒組:再來點“甜蜜蜜”雪梨,切片,大約一個),加上“水晶之心”冰糖,大約15克),煮成一鍋“冰糖雪梨湯”,保證你喝完,整個人都清爽起來!

酸溫組:最後,別忘了加點“檸檬小精靈”檸檬片,大約半個),再來點“山楂兄弟”山楂幹,大約10克),這酸甜可口,還能幫助你消化掉那些“快樂肥宅餐”。

怎麼樣,這個“笑口常開湯”聽起來是不是既有趣又實用?

至於脈象嘛,咱們也得聊聊。中醫看病,那可是“望聞問切”,尤其是切脈,那可是高手的絕技。在戊子、戊午這樣的年份,人的脈象可能會略顯“洪大”就像是大河奔騰),這是因為體內熱氣較盛。不過別擔心,只要按照咱們前面說的“笑口常開湯”原則來調整飲食,再配合適量的運動,保證你的脈象也能變得“柔和如絲”,健康得很!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句,中醫的精髓在於“平衡”。就像咱們的生活,有時候忙碌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有時候又閒得發黴,但只要能找到那個平衡點,就能活得有滋有味,身體健康,心情愉悅。

咱們得明白,這“己丑”、“己未”啊,可不是簡單的年份代號,它們是中醫裡說的“太一天符”年份,聽起來就像是武俠小說裡的絕世秘籍的開啟密碼,對吧?其實呢,它是指天地間某種特殊的氣運交匯,對咱們人體的影響可不小哦!

好了,言歸正傳,這兩年啊,上面的天氣上太陰土)就像老太太的臉,說變就變,一會兒陰沉沉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土黃色的面紗;中間呢,是咱們身體內部的運氣中少宮土運),就像是個溫吞吞的小吃貨,既不過於亢進,也不萎靡不振;而下邊的大地下太陽水),則像是突然開了閘的洪水,寒氣逼人,一股腦兒地往上衝。

這時候,你會發現,風風化)和溼氣清化)這倆傢伙,就像是玩起了接力賽,一會兒風來了,吹得你頭皮發麻,一會兒又溼漉漉的,像是被雨淋了個透心涼。而且,它們還特別喜歡“勝復同”,就是你強我也強,你弱我也弱,互相較勁,搞得人體內的平衡都快亂套了。

這時候,咱們中醫就要說了,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兒,這是“邪氣化度”啊!就像是家裡來了不速之客,得趕緊想辦法趕走。不然的話,五宮咱們的五臟六腑)就要遭殃了,你說這得多倒黴啊!

不過呢,咱們中醫也不是吃素的,早就準備好了應對之策。你看,這“雨化五,寒化一”,就像是給身體定製的天氣預報,告訴我們這個時候該怎麼調理。雨化五,就是說雨水多,溼氣重,咱們得多吃點利溼的食物;寒化一,就是寒氣重,得趕緊補補陽氣,別讓身體凍成冰棒兒。

說到吃,咱們中醫可是有一套!這時候啊,你得吃點“上苦熱,中甘和,下甘熱”的東西。苦熱呢,就像是苦口婆心的老媽子,雖然味道不咋地,但都是為了你好啊,比如黃連、黃芩這些清熱去火的小能手;甘和呢,就像是溫柔的擁抱,讓你覺得心裡暖暖的,比如紅棗、甘草這些補氣血的好東西;甘熱呢,就像是冬天裡的一把火,暖洋洋的,比如肉桂、附子這些溫陽散寒的寶貝。

說到這方劑啊,我得給你舉個例子,比如咱們要調和一個既溼又寒的身體,可以來個“溫暖祛溼湯”。首先,咱們得準備黃連5克別嫌苦,良藥苦口嘛),黃芩10克清熱去火小能手),再加上紅棗15克補血又養顏),甘草5克調和諸藥的好幫手),最後再來點肉桂3克溫陽散寒的小太陽)和附子5克。把這些藥材放到砂鍋裡,加水沒過藥材,大火燒開轉小火燉個半小時,一碗熱騰騰的“溫暖祛溼湯”就好啦!喝了它,保證你身體裡的溼氣寒氣都跑得無影無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至於脈象嘛,這時候你可得好好摸摸自己的手腕了。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這切脈可是個技術活兒。要是摸到脈象又沉又遲,就像是冬天的河水,流得慢悠悠的,還冷冰冰的,那就說明你體內寒氣重,得趕緊補補陽氣了。要是脈象濡滑,就像是春雨綿綿,溼漉漉的,那就說明你體內溼氣重,得多吃點利溼的食物了。

“庚寅、庚申歲”,這是說在庚寅年和庚申年這兩年啊,自然界的能量場有點特別,咱們得跟著調整。

“上少陽相火”,嘿,這可不是說天上有個叫“少陽”的傢伙在放火哦!這裡的“少陽相火”是指天地間的一種能量狀態,相當於咱們現代人說的“有點小熱乎氣兒”,對應到人體呢,就是咱們的三焦經和膽經這兩哥們兒開始活躍了,它們喜歡溫暖但不燥熱的環境。

“中太商金運”,聽起來像不像一個商隊的金子在路上跑?其實,“太商金運”是指肺氣旺盛,金屬性的能量主導,就像秋天那種涼爽又清新的感覺。咱們肺經的小夥伴們這時候可得好好表現,保持呼吸順暢,身體倍兒棒!

“下厥陰木”,哎呀,這“厥陰木”就像是地下的一片神秘森林,藏著很多小秘密。在中醫裡,它代表著肝經和心包經的能量,這時候它們需要溫柔以待,別太激動,也別太壓抑,保持平和最重要。

接下來,“火化七,清化九,風化三”,這些數字可不是隨便寫的哦,它們代表著不同能量的強度。咱們可以理解為:“火”這個能量稍微收斂點,別太猛了,給七分力就行;“清”呢,就是清爽的感覺,可以多來點,給九分;“風”嘛,就是變動不居的,保持三分活力就夠了,別吹得人都站不穩了。

然後,“其化上鹹寒,中辛溫,辛涼,藥食宜也。”這句話簡直就是古代版的“飲食指南”。說的是啊,在這種能量場下,咱們吃點啥好呢?上面說了“鹹寒”,就像吃點涼拌海帶或者喝點淡鹽水,清涼又降火;中間呢,“辛溫”和“辛涼”的,比如生薑紅糖水辛溫),或者薄荷茶辛涼),既能暖身又能提神醒腦,簡直是絕配!

想象一下,如果庚寅年和庚申年是大自然的“養生大師班”,那咱們就是那群努力跟上節奏的小學徒。這時候,咱們的身體就像一臺需要除錯的古老收音機,得根據“大師班”的指引,調整好自己的頻道。

“上少陽相火”,就像是早晨的第一縷陽光,溫柔地喚醒沉睡的三焦經和膽經,它們懶洋洋地伸了個懶腰,說:“哦,又是元氣滿滿的一天呢!”於是,咱們就得跟著節奏,喝點溫熱的檸檬水,或者來個簡單的瑜伽伸展,讓身體也活躍起來。

“中太商金運”,這時候,肺經就像一位優雅的指揮家,帶著全身的呼吸節奏起舞。咱們得趕緊穿上那件透氣又舒適的外套,去公園走走,深呼吸,感受秋天的涼爽和清新。說不定還能遇到一隻悠閒散步的貓咪,那就是“太商金運”給你的小禮物哦!

“下厥陰木”,這時候,肝經和心包經就像兩個調皮的孩子,需要咱們溫柔地安撫。吃點綠色的蔬菜,比如菠菜或者西蘭花,就像是給它們餵了一顆顆“快樂丸”,讓它們保持平靜和愉悅。晚上,再來一杯溫熱的牛奶,幫助它們更好地進入夢鄉。

至於那些“火化七,清化九,風化三”的數字遊戲,咱們就把它想象成廚房裡的調料瓶,每種能量都需要適量的“調味”,才能讓身體這道菜更加美味可口。

“鹹寒”、“辛溫”、“辛涼”,這些不僅是食物的味道,更是身體的“小確幸”。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給自己一點時間,用心去體驗每一種食物帶來的感受,你會發現,原來養生也可以這麼有趣!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