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一聽,點了點頭:“嗯,這話在理。不過,我聽說中醫裡還有針灸這一招,能不能也給我講講?”岐伯一聽,眼睛一亮:“針灸啊,那可是咱們中醫的瑰寶之一!比如說,有個穴位叫‘足三里’,那可是增強免疫力的絕佳穴位。每天按一按,就像是給身體打了一針強心劑,讓那些‘客氣’聞風喪膽!”
黃帝一聽,來了興趣:“那能不能給我演示一下?”岐伯笑著搖了搖頭:“演示倒是沒問題,不過你得先準備好,這針灸可不是鬧著玩的,得找專業人士來操作。”黃帝一聽,連忙擺手:“算了算了,我這人怕疼,還是聽聽就算了。”
岐伯見狀,也不強求,繼續講道:“除了針灸之外,咱們中醫還有很多方劑可以用來調理身體。比如說,有個方子叫‘玉屏風散’,那可是專門用來增強免疫力的。方子很簡單,就三味藥:黃芪、白朮、防風。這三味藥就像是三個好兄弟,一起守護著身體的健康。黃芪就像是大哥,負責統領全域性,增強身體的正氣;白朮就像是二哥,負責健脾養胃,提高身體的吸收能力;防風就像是三弟,負責抵禦外界的風寒邪氣。”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這方子聽起來不錯啊!那具體怎麼制配呢?”岐伯笑了笑:“很簡單,把這三味藥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起來,然後煎成湯藥服用就行了。一般來說,黃芪可以用個15到30克,白朮用個10到15克,防風用個6到12克。當然啦,具體用量還得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病情來調整。”
黃帝一聽,連連點頭:“嗯,這方子聽起來挺靠譜的。不過,我聽說中醫看病還得看脈象,你能不能也給我講講?”岐伯一聽,哈哈大笑:“你這傢伙,還真是貪心不足蛇吞象啊!不過也罷,我就給你講講這脈象吧。”
岐伯接著說:“脈象啊,就像是身體的語言,透過它咱們可以瞭解身體的狀況。比如說,有種脈象叫‘浮脈’,就像是水面上漂浮的木頭,輕輕一按就能感覺到。這種脈象往往表示身體有外感邪氣,就像是身體在向我們發出警報:‘嘿,注意啦,有敵人入侵啦!’”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這脈象還真有意思!那要是脈象沉得像石頭一樣,按半天才摸得到,又是什麼意思呢?”岐伯一愣,隨即也笑了起來:“哈哈,你這傢伙,還真是會舉一反三啊!這種脈象叫‘沉脈’,往往表示身體裡的正氣不足,就像是身體在向我們訴苦:‘哎,我這身子骨啊,是越來越不中用了!’”
黃帝一聽,更是笑得前仰後合:“哈哈,岐伯兄,你這解釋真是太逗了!要是咱們中醫都能像你這樣講解,那還怕沒人學嗎?”岐伯一聽,也樂了:“哈哈,黃帝兄,你這是在誇我呢,還是在誇你自己呢?不過話說回來,中醫這門學問啊,確實是需要我們用心去傳承和發揚的。”
黃帝感慨:“哇哦,岐伯啊,你這聖人的學問,簡直是牛到沒朋友啊!你看這天地之間的大自然變化,日月星辰的執行規律,四季更替的法則,還有那陰陽交替、寒來暑往的節令變化,如果不是你這位大神來給我們科普,咱們這些凡夫俗子哪裡能搞得明白呢?”
黃帝越說越激動,彷彿發現了新大陸一樣:“來來來,岐伯大神,你這些寶貴的知識,咱們得好好珍藏起來,不能讓它隨風飄散啊!這樣吧,咱們就把這些寶貝知識藏在那個傳說中的‘靈蘭之室’裡,當然了,得給它起個響亮的名字,就叫《六元正紀》吧!以後啊,誰要想看這寶貝,先得沐浴更衣,齋戒三天三夜,以示尊敬,這書啊,得慎之又慎地傳下去,可不能隨便給人看哦!”
咱們今天來扒一扒這個“六元正紀”的神秘面紗,它簡直就是古代版的“天文醫學超級寶典”!想象一下,古人拿著這本秘籍,就像咱們現在刷手機看天氣預報一樣,不過人家看的是天地間的“健康預報”。
比如說啊,這“六元正紀”一翻開,就告訴你:“嘿,老鐵,今年這天氣啊,溼氣重得跟泡澡似的!”這時候,你就得趕緊行動起來,別等著被“溼邪”這個小妖精給纏上,到時候你就成了名副其實的“溼人”——不是詩人哦,是那種感覺身體重得跟灌了鉛,衣服永遠晾不幹的“溼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那怎麼辦呢?秘籍裡說了,這時候你得多吃薏米紅豆粥!這可不是普通的粥,它是祛溼神器!薏米啊,咱們得準備個50克,紅豆也來個50克,洗乾淨了,放進鍋裡,加水加到差不多能淹過它們兩三厘米,然後小火慢燉,燉到它們軟糯香甜,就像是在鍋裡跳了一場祛溼舞。
喝上這麼一碗,保證你身體裡的溼氣就像被吸塵器吸走了一樣,整個人都輕盈起來,再也不用擔心變成“溼人”啦!
而且啊,這“六元正紀”還不僅僅是個食譜大全,它簡直就是一本全方位的健康指南,從天文到醫學,從脈象到穴位,應有盡有。比如說,它還能教你如何透過觀察脈象來判斷身體狀況,就像咱們現在看股市k線圖一樣,只不過這次看的是身體的“健康k線”。
說到穴位,咱們中醫講究的是“經絡穴位”,就像是人體內部的導航系統,每一個穴位都像是地圖上的一個點,按對了,那就是通往健康的快車道。比如說,咱們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加班,那“太沖穴”就是你的好朋友了,它位於腳背上,第一、二趾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每天按一按,就像是給肝臟做了個深度spa,幫你疏肝解鬱,讓你的心情瞬間從“陰天”轉“晴天”。
再來說說方劑吧,古代方劑的名字都很有詩意,比如“四物湯”,聽著就像是一首溫柔的情詩,但其實它是女性調理身體的聖品,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四味藥組成,每種藥材大約10克當然,具體用量還得根據個人體質和醫生指導來調整),煮成一碗湯,喝了之後,保證你面色紅潤,氣血充足,走在街上都能吸引不少回頭率呢!
不過啊,岐伯大神要是活在今天,他可能會建議我們用個更現代化的方式來儲存和傳播這些知識,比如,開個直播,或者出個app,名字就叫“岐伯養生秘籍”,裡面不僅有文字,還有動態圖解,甚至vr體驗,讓你在家就能跟著岐伯大神學習如何“調氣養血,頤養天年”。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