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啊,這種三陽並至的情況,它不按套路出牌,外面看不出什麼預兆,裡面呢,也是一團亂麻,沒有個正經的規律可循。診斷起來,既不像外感病那樣有明顯的寒熱表現,也不像內傷病那樣有固定的臟腑受損。所以啊,咱們得靠書本上的知識,結合實際情況,仔細分辨,這就是‘外無期,內無正,不中經紀,診無上下,以書別’的意思了。”
說到這裡,黃帝停頓了一下,彷彿在給雷公消化的時間,然後又笑眯眯地說:“不過嘛,你也別太擔心,中醫講究的是辨證論治,只要咱們掌握了其中的門道,再複雜的病情也能找到應對之策。”
為了讓讀者們更能get到這個點,咱們再來個現代版的“醫理小劇場”:
想象一下,你體內的三陽經就像是三條充滿活力的河流,平時它們各自流淌,相安無事。但有一天,這三條河突然接到了“緊急集合”的命令,一股腦兒地往一個方向狂奔。如果它們往上衝,就像是三個熊孩子同時開啟了水龍頭,直接往你腦袋上衝水,那滋味,酸爽吧?要是往下衝呢,就像是家裡的下水道突然失控,嘩嘩地往外漏水,你說尷尬不尷尬?
但別急,中醫有招!咱們可以透過針灸、推拿、中藥等多種方式,來引導這些“失控的河流”迴歸正軌。比如,對於三陽經並至導致的頭疼,咱們可以針灸手太陽小腸經上的後溪穴就在手掌小指側,握拳時第五掌指關節後的凹陷處),它就像是一個小小的“水龍頭開關”,能幫你調節頭部的氣血流通。
再來說說中藥,咱們可以來個“三陽調和湯”的創意配方取黃芪30克補氣固表,白芍15克柔肝止痛,加上川芎10克活血行氣,還有天麻10克平肝熄風。這四味藥,就像是一支精幹的維修隊,能幫你修復三陽經“暴走”後留下的“戰場”,讓身體重新回到和諧的狀態。
咱們再聊聊脈象。三陽並至的時候,脈象可能會顯得既浮又數,就像是海浪洶湧,沒有片刻安寧。這時候,咱們得靜下心來,仔細感受那脈象中的微妙變化,就像是在聽一首複雜多變的交響樂,每一個音符都藏著身體的秘密。
雷公一開口就是那麼一股子謙虛勁兒:“哎呀,陛下,我這醫術啊,也就勉強算個疏通調理的小能手,說白了就是給病情講講理,說說我的看法。” 皇帝陛下一聽,樂了,說:“好你個雷公,咱們就來聊聊這人體裡的大學問吧。你知道不,那三陽經啊,就像是身體裡的超級陽光大道,火力全開,正能量滿滿。可要是這三股子陽氣一股腦兒地聚在一塊兒,嘿,那就熱鬧了,跟放鞭炮似的,嘭的一聲,人就給驚著了。這病來得快,去得也猛,就像夏天的雷陣雨,九竅都像是被堵上了似的,陽氣滿得都快溢位來了,喉嚨幹得能冒煙,喝水都不解渴。”
“更絕的是,這陽氣要是跟陰氣掐上了架,上下亂竄,沒個定數,輕的呢,就是拉肚子拉到懷疑人生,咱們現代人叫它‘腸胃不適’嘛。這三陽經啊,要是直接衝到了心臟這位大佬的地盤,嘿,那人啊,坐著都費勁,躺下反而舒坦些,感覺整個身體都歸位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說到這兒,黃帝陛下話鋒一轉,變得深沉起來:“雷公啊,你說咱們這三陽經的病,不僅僅是治身體那麼簡單,它還能讓我們窺見天地的奧秘,知道陰陽如何平衡,怎麼順應四季變化,甚至和五行學說都扯得上關係。這可是門大學問啊!”
雷公一聽,趕緊正色道:“陛下所言極是,這中醫之道,博大精深,咱們就拿三陽經的病來說道說道。您想啊,現在咱們不講穴位、方劑、脈象那些高深莫測的,咱用大白話給您捋一捋。”
“就說這穴位吧,三陽經上的穴位,就像是高速公路上的服務區,一個個都是調節身體機能的小能手。比如手陽明大腸經上的‘合谷穴’,現代人叫它‘虎口’,一按下去,感冒頭痛都能緩解不少,感覺就像是給身體按了個重啟鍵。咱們現代人壓力大,沒事兒多揉揉這些穴位,比喝啥提神飲料都管用。”
“再來說說方劑,古時候的藥方啊,那都是先輩們智慧的結晶。比如治療陽明經熱的‘白虎湯’,聽起來就霸氣側漏吧?其實就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這四味藥。石膏清熱瀉火,知母滋陰潤燥,甘草調和藥性,粳米養胃生津,四者合力,就像是給身體來了一場清涼的夏日雨,那叫一個舒爽。換算成現代計量,大概就是石膏30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一撮這個嘛,根據個人口味和飯量調整哈)。”
黃帝說:“哎,小子,你得記住了,說話得分場合,明面上說的話得直白,暗地裡的事兒就得心裡有數,別瞎嚷嚷。來來來,坐好了,我給你上一課,這可是醫學界的‘至道’秘籍哦!”
雷公一聽,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心想:“哇塞,師父這是要傳授武林秘籍的節奏啊!”於是,他趕緊正襟危坐,準備洗耳恭聽。
黃帝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你小子啊,要是學了我的東西,卻不懂其中的奧妙,胡亂傳授,那可是要誤人子弟的。所以,我得先給你講講這醫學裡的精髓。你知道嗎?人要是病了,五臟六腑受了傷,那筋骨就像被風乾的臘肉,一天天消瘦下去。這時候,你說話得注意,得把病情說得明明白白,別含糊其辭,不然啊,這世上想學真本事的人,怕是要被你給帶偏了。”
說到這裡,黃帝話鋒一轉,神色凝重起來:“特別是腎這個部位,那可是人體的根本,要是它快不行了,人就像那快落山的太陽,一天不如一天,有氣無力,連出門走兩步都費勁,更別說處理什麼人際關係了,整個就是‘宅’在家裡,懶得動彈。”
聽到這,雷公心裡那個急啊,連忙追問:“師父,那這可咋整?有沒有什麼靈丹妙藥能救救急?”
黃帝微微一笑,彷彿看穿了雷公的心思,慢悠悠地說:“別急,我這不正要說嘛。首先,得從日常調養做起,飲食均衡,少熬夜,多曬太陽,這都是免費的‘藥方’。至於藥物嘛,咱們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但我可以給你舉個例子,比如六味地黃丸,那可是補腎的經典方子。”
“六味地黃丸?聽起來像是個甜品名兒。”雷公打趣道。
黃帝笑得更歡了:“哈哈,你小子真會開玩笑。這六味地黃丸啊,可不是吃的甜品,它是由熟地黃、山萸肉、山藥、澤瀉、茯苓、丹皮這六味藥材精心配製而成。熟地黃滋陰補腎,山萸肉養肝澀精,山藥健脾固腎,這三味藥是補的;而澤瀉利溼洩濁,茯苓健脾滲溼,丹皮清熱涼血,這三味藥則是瀉的,一補一瀉,恰到好處,達到陰陽平衡的效果。”
“哦,原來如此,那這些藥材各要多少量呢?”雷公聽得津津有味,連忙追問。
“嗯,一般來說,熟地黃用24克,山萸肉和山藥各用12克,澤瀉、茯苓、丹皮則各用9克。當然,具體用量還得根據病人的體質和病情來調整,這就是中醫的靈活性所在。”黃帝解釋道。
“師父,您這課講得真是太生動了,我算是開了眼了!”雷公一臉崇拜地看著黃帝。
“哈哈,這只是冰山一角。中醫的博大精深,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學完的。你要記住,醫者父母心,對待每一個病人都要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細心觀察,耐心詢問,準確診斷,才能開出對症的藥方。”黃帝語重心長地說。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