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邪氣藏府病形篇第四(三)

黃帝突發奇想,對著身邊的岐伯,丟擲了一個問題:“岐伯啊,你說這外界的邪氣要是溜進咱們身體裡,它會怎麼玩轉呢?會不會跟淘氣包似的,到處搞破壞啊?”

岐伯一聽,嘿,這問題有意思!於是,他捋了捋長鬍子,慢悠悠地說:“黃帝大人啊,這邪氣要是進來,那表現可多了去了。比如說那‘虛邪’,這傢伙就像是冬日裡的一陣冷風,嗖的一下鑽進你的身體,讓你渾身打個激靈,感覺像是被冰水澆了個透心涼,連帶著身體都不自覺地哆嗦起來。這就好比你在大冬天裡,穿著短袖短褲出門,那‘虛邪’就像是調皮搗蛋的熊孩子,拿著冰塊往你身上貼,凍得你直打顫。”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岐伯啊,你這比喻倒是生動形象,那‘正邪’呢?它們是不是就比較溫順,像只小貓咪一樣?”

岐伯搖了搖頭,笑道:“黃帝大人,您可別被名字給騙了。‘正邪’這傢伙,雖然一開始看起來不起眼,就像是你臉上突然冒出來的那顆不起眼的小痘痘,你不仔細瞧還真發現不了。但它可狡猾著呢!它會先在你的面板上留下點痕跡,比如臉色變差,像是熬夜後的熊貓眼,但你自己可能還沒啥感覺。這就像是你手機電量低於20時,那個提醒的小圖示悄悄出現,你卻不以為意,繼續刷劇打遊戲。”

黃帝眨巴眨巴眼睛:“那它會一直這麼隱身嗎?咱們怎麼發現它呢?”

岐伯繼續解釋道:“這傢伙就像是捉迷藏的高手,若有若無,若亡若存。有時候你覺得它好像在那兒,但仔細一找,又沒影兒了。它有時候有形,有時候又無形,搞得你一頭霧水,不知道該不該緊張。這就像是你明明記得把鑰匙放在玄關櫃子上,但回頭一找,怎麼找也找不到,急得你滿頭大汗,最後卻發現它竟然卡在門把手和櫃子之間的縫隙裡,藏得那叫一個隱蔽!”

黃帝聽了,忍俊不禁:“岐伯啊,你這解釋真是太逗了!這麼說來,咱們的身體簡直就是個小劇場,各種邪氣進來就像是不同性格的演員,上演著一出出精彩的‘身體奇遇記’啊!”

岐伯也笑了:“可不是嘛!咱們的身體啊,就像是個大家庭,偶爾也會有不速之客來訪。這些邪氣啊,就像是家裡突然闖進來的小淘氣,有的明目張膽搞破壞,讓你立馬就能感受到;有的呢,就跟你玩起了躲貓貓,你得仔細觀察,才能發現它們的蛛絲馬跡。”

黃帝點頭贊同:“那對付這些小淘氣,咱們有沒有什麼妙招呢?”

岐伯沉吟片刻,說道:“對付這些邪氣啊,咱們得講究個‘預防為主,治療為輔’。就像是家裡養花,你得定期澆水施肥,還要防蟲防病,這樣花兒才能長得好。咱們的身體也一樣,平時得多鍛鍊,合理飲食,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增強自身的抵抗力,這樣邪氣就不容易找上門來。萬一真的中招了,也別怕,及時就醫,對症治療,就像是給花兒打藥,把害蟲消滅掉,花兒又能恢復生機了。”

黃帝聽了,連連點頭:“岐伯啊,你這一番話,可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啊!咱們中醫的智慧,真是博大精深,既深奧又有趣。以後我得好好跟你學學,把這中醫之道發揚光大!”

岐伯謙虛地笑了笑:“黃帝大人過獎了。咱們中醫啊,講究的是天人合一,順應自然,調和陰陽。只要咱們用心去學,去感受,就能發現其中的奧秘和樂趣。就像是大自然中的萬物,各有各的生長規律,各有各的美妙之處,咱們的身體也是如此啊!”

黃帝心血來潮,決定找他的老中醫朋友岐伯聊聊天,探討一下中醫的奧秘。黃帝一臉認真地問道:“岐伯啊,我聽說,只要看人的臉色,就能知道他有什麼病,這叫‘明’。再一摸脈,病情就瞭然於胸,這叫‘神’。要是再問問病人哪裡不舒服,立馬就能定位病灶,這叫‘工’。哎,我就想問問,這看、摸、問三合一的絕技,到底是怎麼煉成的?”

岐伯一聽,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白花花的鬍子,說:“這事兒啊,簡單得很,但又不簡單。你看,咱們中醫講究的是望聞問切,你這提到的看、摸、問,其實就是其中的精華。這其中的道理,就像敲鼓和聽回聲,你敲一下鼓,聲音立馬就回響起來,兩者之間那個默契,簡直了,就跟雙胞胎似的,分不開!”

黃帝眨巴眨巴眼睛,似乎有點明白,又似乎更糊塗了。岐伯見狀,繼續深入淺出地講解:“咱們再打個比方,一棵樹,有根、有幹、有枝、有葉,對吧?這人啊,也是一樣的,色臉色)、脈脈象)、形形體)、肉肌肉),都是身體的一部分,它們之間也是相互關聯的。樹根要是爛了,樹葉還能綠油油的嗎?不可能嘛!所以啊,人的臉色、脈象、形體、肌肉,這些都是身體健康的小訊號,它們之間也是緊密相連,不能分割的。”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拍手叫好:“哎呀,岐伯你這比方打得,簡直是妙不可言啊!這麼說來,只要掌握了這些,看病就像玩兒一樣簡單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岐伯搖了搖頭,笑眯眯地說:“簡單?也不盡然。你得先成為‘工’,也就是熟練工,能看病,但可能還得琢磨琢磨。再進一步,成為‘神’,那就厲害了,一摸脈,病情就清清楚楚,跟開了天眼似的。不過,最高的境界,那是‘神且明’,望聞問切,樣樣精通,看一眼就知道你昨晚吃了啥,摸一下就知道你心裡在想啥,哈哈,開個玩笑。但真到了那個境界,看病就像讀心術一樣,輕鬆加愉快!”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突然眼睛一亮,說:“岐伯,你這說得我都心動了,快教我幾招,讓我也成為‘神且明’的大師吧!”

岐伯哈哈大笑,說:“行啊,不過咱們得一步步來,先從望色開始。”

“望色?就是看臉色唄?”黃帝好奇地問。

“對頭!你看啊,人的臉色,那可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要是臉色蒼白,那可能是貧血或者氣虛;要是臉色蠟黃,那可能是脾胃不好;要是臉色發黑,哎呀,那可就得小心了,可能是腎臟出了問題。所以啊,以後你走在街上,看到誰的臉色不對勁,心裡就得嘀咕嘀咕,這傢伙,是不是身體有點啥小毛病啊?”岐伯一番話說得幽默風趣,黃帝聽得直樂呵。

“那摸脈呢?是不是就像摸小狗一樣,摸摸就知道它健不健康?”黃帝調皮地問。

岐伯笑得前仰後合,說:“雖然不是摸小狗,但也差不多。脈象啊,那可是身體內部氣血執行的反映。你摸到弦脈,就像摸到一根緊繃的琴絃,那可能是肝氣鬱結;摸到滑脈,就像摸到一顆顆小珠子在滾動,那可能是懷孕了或者體內有痰溼;要是摸到無脈,哎呀,那可不得了,那可能是心臟出了問題。所以啊,摸脈這事兒,得細心,得用心,不能馬虎。”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說:“那問病呢?是不是就像審訊犯人一樣,得問個水落石出?”

岐伯又是一陣大笑,說:“審訊犯人?那倒不至於。但問病這事兒,確實得講究技巧。你得問得細緻,問得全面,還不能把病人問煩了。比如啊,你得問問病人哪裡不舒服,疼了多久了,是隱隱作痛還是劇痛難忍;你得問問病人的飲食、睡眠、大小便情況,這些可都是重要線索。所以啊,問病這事兒,得耐心,得同理心,不能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