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一聽,心裡暗自嘀咕:“這黃帝今兒個怎麼突然對穴位這麼感興趣了?”但面上依舊保持著那雲淡風輕的笑容,緩緩答道:“黃帝啊,你這問題問得可是真有水平!沒錯,滎俞和合穴啊,它們在中醫針灸裡,那可是各有各的管轄範圍,各有各的獨門絕技呢!”
黃帝一聽,眼睛立馬就亮了,跟發現了新大陸似的:“哦?快說說,快說說!”
岐伯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穴位大揭秘”:“首先啊,咱們說這滎穴和俞穴,它們就像是中醫界的‘邊防戰士’,專門負責守護咱們身體的‘外經’——也就是那些四肢上、離心臟比較遠的經絡。你想啊,這些經絡就像是咱們身體的‘高速公路’,要是路上有啥風吹草動,比如寒氣、溼氣啥的,那滎穴和俞穴就得趕緊出手,把它們給擋在門外,或者乾脆來個‘就地正法’,不讓它們有機會禍害咱們的身體。”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心裡不禁感嘆:“這滎俞兩兄弟,還真是盡職盡責啊!”
岐伯一看黃帝這反應,心裡那叫一個得意,接著又說道:“然後啊,咱們再來說說這合穴。合穴呢,就像是中醫界的‘內務大臣’,它們專門負責打理咱們身體的‘內腑’——也就是那些五臟六腑的領地。這合穴啊,不僅位置比較深,藏在咱們身體的‘腹地’裡,而且它們的功能還特別強大,能夠調節咱們身體的各種機能,像是消化啊、排洩啊、呼吸啊,都得靠它們來幫忙。要是哪個臟腑出了啥岔子,比如胃疼了、肝火了,那對應的合穴就得趕緊出手,給它來個‘內部整頓’,讓臟腑們都能安安穩穩地工作。”
黃帝一聽,頓時覺得豁然開朗,原來這滎俞合穴還有這麼多門道啊!不過呢,他也是個愛搞怪的人,於是又問道:“岐伯啊,你說這穴位們是不是也有啥‘性格差異’啊?比如有的穴位比較溫柔,有的穴位就比較火爆?”
岐伯一聽這話,差點沒笑出來,心想:“這黃帝還真是愛開玩笑啊!”不過呢,他還是一本正經地答道:“黃帝啊,你還真別說,這穴位們還真有點‘性格差異’。比如有的穴位,像是足三里啊,那就是個‘老好人’,不管你是胃寒還是胃熱,它都能給你調和一下,讓你舒服點。但是呢,有的穴位,像是湧泉穴啊,那就比較‘有個性’了,你要是敢隨便碰它,它可就得給你點‘顏色’瞧瞧了!”
黃帝一聽這話,頓時笑得前仰後合,心想:“這岐伯啊,還真是會逗樂子!”不過呢,他也知道岐伯這是在用幽默的方式給他講解穴位的知識,於是趕緊收斂了笑容,認真聽了起來。
岐伯一看黃帝這態度,心裡那叫一個滿意啊!於是又接著說道:“黃帝啊,這穴位啊,就像是咱們身體的‘小助手’,它們雖然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性格’,但都是為了讓咱們的身體更健康、更快樂而存在的。所以啊,咱們平時啊,得多關注關注它們,多給它們一些關愛和呵護,這樣它們才能更好地為咱們服務嘛!”
黃帝突發奇想,對著身邊的岐伯說:“岐伯啊,你說咱們這身體裡的內腑要是出了問題,該怎麼治呢?是不是得開膛破肚,來個徹底大掃除啊?”
岐伯一聽,差點沒笑出聲來,心想這黃帝還真是想象力豐富。他慢悠悠地回答:“皇上啊,您這可就想複雜了。咱們中醫講究的是‘以柔克剛’,哪用得著那麼血腥暴力。要治理內腑,咱們有獨門秘籍——取之於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黃帝一聽,眉頭一皺,心裡嘀咕:“取之於合?這是啥高深的武功秘籍嗎?”
岐伯見狀,知道黃帝這是誤會了,連忙解釋道:“皇上別急,聽我慢慢道來。這‘取之於合’啊,其實是咱們中醫針灸理論裡的一個精髓。中醫把人體看作是一個整體,講究的是陰陽平衡、五行相生相剋。而內腑呢,就像是咱們身體的‘小國家’,各自有各自的職能,但又相互關聯、相互影響。”
黃帝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在認真聽。岐伯接著說道:“咱們中醫治病啊,從來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據病情的不同,採用不同的方法。就像治理一個國家,得根據各地的民情、風俗來制定政策一樣。而對於內腑的問題,咱們有一個特別的方法,就是透過刺激身體某些特定的穴位來調理。”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哦?這麼說來,這些穴位就像是通往內腑的‘秘密通道’了?”
岐伯豎了個大拇指:“皇上真是聰明絕頂!沒錯,這些穴位就是咱們中醫所說的‘合穴’。它們就像是身體的‘大使館’,透過它們,咱們可以間接地影響到內腑的健康。”
黃帝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那這些合穴都分佈在哪裡呢?是不是得全身搜尋,跟尋寶一樣?”
岐伯哈哈一笑:“皇上這比喻真是貼切。不過呢,這些合穴其實都有固定的位置,它們大多分佈在咱們的四肢肘膝關節附近。比如胃經的合穴是足三里,脾經的合穴是陰陵泉,腎經的合穴是陰谷等等。每個合穴都對應著一個特定的內腑,透過針灸或者按摩這些穴位,就能達到調理內腑的效果。”
黃帝聽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話道:“那這麼說來,是不是隻要掌握了這些合穴,就能成為一代醫學大師了?”
岐伯搖了搖頭,笑道:“皇上啊,您這可是把中醫想得太簡單了。雖然合穴確實是調理內腑的重要工具,但要想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還得掌握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等一大堆知識呢。就像您治理國家一樣,光知道幾個政策可不夠,還得了解民情、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況才行。”
黃帝一聽,頓時覺得自己任重而道遠。不過他還是不死心地問:“那有沒有什麼快速掌握這些合穴的方法呢?比如背個口訣啥的?”
岐伯想了想,說:“口訣倒是沒有,不過我可以給您講個笑話,讓您在笑聲中記住這些合穴。”
黃帝一聽有笑話,頓時來了精神:“快說快說!”
岐伯清了清嗓子,說道:“從前啊,有個叫小明的學生,他特別怕背書。有一天,老師讓他背誦十二經脈的合穴。小明怎麼也記不住,急得滿頭大汗。突然,他靈機一動,編了個順口溜:‘胃經三里腎陰谷,膀胱委中膽陽輔;小腸下巨大腸合,三焦委陽脾陰陵;心包曲澤肺尺澤,任脈列缺督後溪。’結果他還真記住了!從此以後,他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還成了班裡的學霸呢!”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這小明還真是聰明絕頂啊!不過話說回來,這順口溜還真挺好記的。”
岐伯也笑了:“是啊,這順口溜不僅好記,而且把十二經脈的合穴都涵蓋了進去。皇上要是多念幾遍,說不定也能成為半個中醫專家呢!”
黃帝一聽,更是來了興致:“那好啊,從今天開始,我就天天念這個順口溜,爭取早日成為一代醫學大師!”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