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陛下,突然對身邊的岐伯說:“嘿,岐伯啊,我這心裡頭有個事兒一直憋著難受,就是想問問你,這陰陽之道到底是個啥玩意兒?你說咱們老祖宗傳下來的這東西,咋就這麼神乎其神的呢?”
岐伯一聽,嘿,這可是個大問題啊,得好好給黃帝陛下說道說道。於是他清了清嗓子,擺出一副老中醫的架勢,緩緩道來:“陛下啊,這事兒說來話長,不過既然您問了,那我就得給您講得明明白白的。您看這天和地,它們倆是不是天天都在那兒眉來眼去的?一個陽光明媚,一個陰雨綿綿,這不就是天地相感嘛!就像您和後宮的娘娘們,那也是得有感情交流才能和諧共處不是?”
黃帝一聽,差點沒忍住笑出聲來,心想這岐伯老兄還真是會聊天,啥都能扯到男女之情上去。不過他轉念一想,嘿,這比喻還挺貼切,於是繼續聽岐伯往下說。
岐伯接著講:“這天地之間啊,還有寒來暑往,四季更替,這不就是寒暖相移嘛!就像咱們人體啊,有時候覺得熱得要命,恨不得把衣服都脫了;有時候又覺得冷得直哆嗦,恨不得把棉被都裹上。這其實都是陰陽在咱們身體裡頭作怪呢!”
黃帝一聽,覺得岐伯說得挺有道理,於是點了點頭,示意岐伯繼續。
岐伯一看黃帝陛下這反應,心裡頭那個美啊,知道自己這開場白算是成功了。於是他更加賣力地講了起來:“陛下啊,這陰陽之道啊,說白了就是一對兒歡喜冤家。陰道呢,就像是那溫柔如水的女子,講究的是個偶數,成雙成對兒的;而陽道呢,就像是那剛猛如火的男子,講究的是個奇數,獨樹一幟的。您說這男女之間啊,要是沒了這陰陽調和,那還不得亂套了啊?”
黃帝一聽,這回是真的忍不住笑出聲來了:“哈哈,岐伯老兄啊,你這比喻可真是絕了!不過話說回來,這陰陽之道在咱們中醫裡頭,到底是怎麼個用法呢?”
岐伯瞅見黃帝陛下那雙充滿好奇的眼睛,閃爍著對知識的無限渴望,心裡頭那個美呀,彷彿自己瞬間化身為即將揭開宇宙終極秘密的超級大師!他清了清嗓子,深吸一口氣,故作神秘地開了腔:“陛下啊,您知道不?咱中醫這陰陽之道啊,那可是無孔不入,無處不在的絕活兒!您看咱這人體構造,上有頭下有腳,前有胸後有背,左胳膊右胳膊,這不就是活生生的陰陽寫照嘛!簡直就是自然界的縮影,大自然的完美復刻版!
再說到咱中醫的拿手好戲——辨證施治,那簡直就是陰陽平衡的藝術再現!咱得像個細心的園丁,時刻觀察著身體的每一寸土地,看看哪兒缺水了陰虛),哪兒肥料過多了陽虛),然後趕緊動手調理。不然啊,這身體的小花園可就要亂套了,雜草叢生,花朵凋零,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妙啦!
所以說啊,陛下,咱這陰陽之道,就像是生活中的調味劑,少了它,啥味兒都沒了!咱們得好好琢磨琢磨,把它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咱的身體和精神都達到最佳的和諧狀態!嘿嘿,您說是不?”
黃帝一聽,覺得這岐伯說得頭頭是道,心裡頭那個佩服啊,簡直就像是看到了神仙下凡一樣。不過他轉念一想,嘿,這岐伯老兄雖然說得挺好,但自己還是得考考他,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懂陰陽之道。
於是黃帝故意裝作一副疑惑的樣子:“哦?那這陰陽平衡要是打破了,會咋樣呢?岐伯老兄啊,你可得給我講講清楚!”
岐伯瞅著黃帝陛下那故意找茬的小眼神兒,心裡頭那叫一個暗喜啊,感覺自己就像是即將登上“舌戰群儒”大賽擂臺的超級辯手,渾身的段子都快按捺不住了!他嘿嘿一笑,張口就來:“陛下啊,您這問題問得,簡直是要把陰陽平衡這事兒給玩出花兒來啊!我跟您說啊,這陰陽要是鬧彆扭,分了家,那後果,嘖嘖,可就不敢想嘍!”
“您看哈,要是陽氣這傢伙太過頭,跟打了雞血似的,那您可得小心了,上火那是家常便飯,動不動就發脾氣,跟個炮仗似的,一點就著,晚上還失眠,數羊能從喜羊羊數到灰太狼,愣是睡不著!反過來呢,要是陰氣這位大爺太霸道,把陽氣擠得沒地兒站,那您就得裹成粽子了,體寒得跟南極企鵝似的,整天沒精打采,軟綿綿的,恨不得跟床來個天長地久的約會,連吃飯都得靠外賣小哥敲門叫醒呢!”
“所以啊,咱們中醫這門學問,說白了就是一門和事佬的藝術,專門負責給陰陽這兩位大爺牽線搭橋,讓他們握手言和,和平共處。身體裡頭陰陽和諧了,那就跟唱戲的找到了最佳拍檔,一唱一和,那叫一個默契!這樣一來,咱們才能健健康康,長命百歲,跟神仙似的逍遙自在嘛!”
黃帝一聽,這回是真的服了岐伯了。他心想這岐伯老兄不僅醫術高超,而且口才也是一流的,難怪能在宮裡混得風生水起呢!於是他拍了拍岐伯的肩膀,笑眯眯地說:“哈哈,岐伯老兄啊,你這陰陽之道講得可真是透徹啊!以後啊,我這身體要是有啥不舒服的地方,還得靠你多給我調理調理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岐伯一聽,心裡頭那個美啊,感覺自己就像是得到了皇帝的賞識一樣。於是他趕緊躬身行禮:“陛下過譽了!為陛下分憂解難,乃是微臣的本分!”
黃帝摸著下巴,一臉疑惑地問岐伯:哎,岐伯啊,我這心裡老有個疙瘩,就是關於陰陽和補瀉的那些事兒,你能給我講講不?
岐伯笑眯眯地搖著扇子說:哎喲,陛下您這可是問到點子上了。這陰陽啊,就像是咱們家的廚房和臥室,一個熱乎乎,一個冷冰冰,得調和得當才行。至於補瀉嘛,那就是給身體這臺機器加油或者洩氣的方法啦!
黃帝眼睛一亮,接著問:哦?那快說說,要是病在春夏季節,這陰陽該怎麼調,補啥瀉啥呢?
岐伯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這春夏啊,就像是咱們家的旺季,陽氣那是蹭蹭地往上漲,陰氣呢,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這時候要是陰陽不調,身體就容易出問題。比如說吧,你要是覺得熱得慌,那就是陽氣太多了,得瀉瀉火。這時候啊,就得用到咱們中醫的“瀉法”,就像是給車胎放氣一樣,讓多餘的陽氣出去。
黃帝若有所思:那瀉哪裡呢?
岐伯指了指手臂,說道:比如說這“曲池穴”吧,它就在咱們手臂上,彎起胳膊肘,肘橫紋外側端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就是它了。這穴位啊,就像是身體裡的“熱氣排放口”,紮上一針,保證你立馬覺得涼快多了。當然了,要是覺得冷颼颼的,那就是陰氣不足了,得補補陽氣。這時候啊,就得用到“補法”,就像是給車胎打氣一樣,讓陽氣充足起來。
黃帝瞪大眼睛,好奇地問道:這麼神奇?那秋冬季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