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終始篇第九(八)

岐伯一聽,嘿,這可是個大學問啊,於是他清了清嗓子,擺出一副老學究的樣子,開始娓娓道來:“陛下啊,這針灸裡的刺之禁啊,說白了就是十二大忌,你要是犯了這些忌諱,那可就是針到病不除,反而惹一身騷了。”

黃帝一聽,來了精神:“哦?快說說,是哪十二大忌?”

岐伯掰著手指頭,開始數了起來:“第一呢,就是剛那個啥完別扎針,扎完針也別去那個啥,懂了吧?這叫做‘新內勿刺,新刺勿內’。為啥呢?因為這時候你身體裡的氣血啊,就像剛跑完馬拉松一樣,亂糟糟的,扎針容易出問題。”

黃帝一聽,哈哈大笑:“哈哈,這個我懂,這不就是說,別在激情燃燒的歲月裡給自己扎一針嘛。”

岐伯也跟著笑了起來:“對對對,就是那個意思。然後呢,還有啊,喝醉了別扎針,扎完針也別去喝酒,這叫做‘已醉勿刺,已刺勿醉’。你想啊,喝醉了酒,你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氣血更是亂得一塌糊塗,這時候扎針,那不是瞎胡鬧嘛。”

黃帝點頭表示贊同:“嗯,這個也有道理。那接下來呢?”

岐伯接著說道:“接下來啊,就是生氣了別扎針,扎完針也別生氣,這叫做‘新怒勿刺,已刺勿怒’。為啥呢?因為生氣的時候啊,你身體裡的氣血就像被激怒的公牛一樣,橫衝直撞的,這時候扎針,那不是往槍口上撞嘛。”

黃帝一聽,笑得前仰後合:“哈哈,這個比喻太形象了。那還有呢?”

岐伯繼續說道:“還有啊,剛乾完重活別扎針,扎完針也別去乾重活,這叫做‘新勞勿刺,已刺勿勞’。你想啊,幹完重活,你身體裡的氣血都集中在肌肉上呢,這時候扎針,那不是打亂仗嘛。”

黃帝表示理解:“嗯,這個也有道理。那吃飯和扎針有啥關係呢?”

岐伯摸了摸鬍子:“吃飯和扎針的關係可大了去了。吃飽了別扎針,扎完針也別吃得太飽,這叫做‘已飽勿刺,已刺勿飽’。為啥呢?因為吃飽了飯,你身體裡的氣血都集中在胃裡幫忙消化呢,這時候扎針,那不是添亂嘛。反過來呢,要是餓著肚子扎針也不行,因為這時候你身體裡的氣血都虛著呢,扎針容易傷元氣。”

黃帝一聽,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那喝水和扎針呢?”

岐伯笑了笑:“喝水和扎針的關係也不小。渴極了別扎針,扎完針也別喝得太多水,這叫做‘已渴勿刺,已刺勿渴’。你想啊,渴極了的時候,你身體裡的氣血都像乾旱的土地一樣渴望著水分呢,這時候扎針,那不是雪上加霜嘛。反過來呢,要是喝得太多水再扎針也不行,因為這時候你身體裡的氣血都被水稀釋了,扎針效果也不好。”

黃帝聽得連連點頭:“嗯,這個解釋很到位。那還有呢?”

岐伯接著說道:“還有啊,要是受到大驚大恐的刺激,那一定要等情緒穩定下來再扎針,這叫做‘大驚大恐,必定其氣乃刺之’。你想啊,受到驚嚇的時候,你身體裡的氣血都亂成一鍋粥了,這時候扎針,那不是火上澆油嘛。”

黃帝一聽,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哈哈,這個比喻太逗了。那乘車來的人和步行來的人扎針有啥不同呢?”

岐伯耐心地解釋道:“乘車來的人啊,因為路上顛簸,氣血都集中在腿上呢,所以要先躺下來休息一下,等氣血平穩了再扎針。步行來的人呢,因為走得太累,氣血都集中在肌肉上呢,所以要先坐下來休息一下,等氣血恢復了再扎針。這叫做‘乘車來者,臥而休之,如食頃乃刺之。出行來者,坐而休之,如行千里頃乃刺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帝一聽,眼睛一亮,連連點頭稱讚道:“不錯不錯,岐伯啊,你這解釋真是既全面又透徹!那要是有人不小心違反了這些針灸的忌諱,會怎麼樣呢?”

岐伯輕輕嘆了口氣,搖著頭說道:“哎呀,那可就是自找苦吃嘍!輕的話呢,氣血就像路上的車流,突然亂了套,經脈呢,就像城市的下水道,堵得慌,不通暢。這樣一來,人就會感覺這兒不舒服那兒不對勁的。

重的話呢,那就更不得了了!陽氣就像身體的小太陽,受損了可就冷颼颼的;陰氣呢,本該老老實實待在內裡,結果外洩了,這就像家裡的門沒關好,小偷趁機而入。邪氣一看有機可乘,嘿,立馬就鑽空子了!這一鑽進來,病可就難治嘍。

要是再遇上個粗心大意、不懂這些忌諱的醫生,那可真是雪上加霜啊!他們就像瞎子摸象,亂扎一氣,病人的身體可就要遭大殃了。這樣一來二去的,病人的身體越來越糟糕,腦髓都要被耗幹了,津液都不化了,連吃飯都沒味道了,整個人都蔫兒了,這中醫上叫做‘失氣’,也就是元氣大傷啊!

黃帝一聽,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原來如此啊。看來針灸這門學問真是博大精深啊,稍有不慎就會出問題啊。”

岐伯點了點頭:“沒錯啊陛下。所以啊,我們學針灸的人一定要謹慎再謹慎、小心再小心才行啊。”

喜歡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請大家收藏:()黃帝內經爆笑講解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