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經脈篇第十(十四)

經脈篇第十十四)

話說有一天,雷公這位中醫界的“十萬個為什麼”又來找黃帝請教問題了。他一臉好奇地問:“黃帝啊,我這心裡頭有個癢癢撓,就想問問,那個足厥陰之別的道理,您能給我講講不?”

黃帝一聽,心裡頭那個樂啊,心想這雷公還真是好學不倦呢。於是,他慢悠悠地開口了:“雷公啊,你這問題問得好!足厥陰之別,咱們中醫裡給它起了個文雅的名字,叫蠡溝。聽著就像是小溪潺潺流過蠡殼一種貝類)的縫隙,是不是挺有詩意的?”

雷公一聽,眼睛一亮:“哎喲喂,這名字還真有味道!那它具體在啥位置呢?”

黃帝微微一笑,繼續說:“這蠡溝穴啊,它就藏在咱們腳上內踝那兒,往上量五寸的地方。你可別小看這五寸,它可是連線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的秘密通道呢!就像是一條隱形的高速公路,讓氣血在兩條經絡之間自由穿梭。”

雷公一聽,來了精神:“哎呀,這麼說來,這蠡溝穴還是個交通樞紐呢!那它有啥特別的作用嗎?”

黃帝點了點頭:“作用可大了去了!這蠡溝穴啊,它不光能疏通肝經和膽經的氣血,還能治療一些讓人頭疼的毛病。比如說啊,有的人氣不順,肝氣鬱結,這蠡溝穴就能幫他把這股悶氣給疏散開來。要不然啊,這股氣堵在那兒,就像高速公路上堵了車,你說難受不難受?”

雷公一聽,哈哈大笑:“您這比喻真是太形象了!那要是堵得厲害了,會出啥問題呢?”

黃帝神色一凝:“堵得厲害了啊,問題可就不小了。比如說,有的人會睪丸腫脹,突然得上疝氣,疼得死去活來的。這就是因為氣血堵在蠡溝穴這兒,下不去也上不來,只能在那兒乾著急。所以啊,咱們中醫講究的是疏通,把這股氣血給引導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雷公一聽,眉頭一皺:“哎喲,這聽起來可真夠遭罪的!那要是蠡溝穴這兒太‘實’了或者太‘虛’了,又會咋樣呢?”

黃帝耐心地解釋:“太‘實’了啊,就好比這條高速公路上車太多了,擠得滿滿當當的,那人的那個地方啊,就會挺得老高,你說尷尬不尷尬?而太‘虛’了呢,就好比這條路上車太少了,冷冷清清的,那地方就會突然癢得要命,讓人忍不住想去撓撓。所以啊,咱們得根據具體情況,來調整這條路上的車流量,也就是氣血的流動。”

雷公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哎呀媽呀,這蠡溝穴還真是厲害!那要是想調理它,該咋整呢?”

黃帝微微一笑:“調理它啊,其實也不難。你就找到內踝往上五寸的那個地方,輕輕一按,如果感覺到酸酸脹脹的,那就是找對地方了。然後啊,你可以用針灸的方法,刺激一下這個穴位,讓氣血流通起來。當然了,你要是怕針,也可以用按摩或者艾灸的方法,效果也是一樣的。”

雷公一聽,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看來我這以後得多按按這蠡溝穴,免得自己也得上那些尷尬的毛病。”

黃帝老師一聽,哈哈大笑:“雷公啊,你這學習態度可真是沒得說!不過啊,記得要適度哦,別按得太過火了,免得自己受不了。”

說到這裡啊,咱們也得插一嘴。這蠡溝穴啊,可真是個寶藏穴位。它不光能治療疝氣、睪丸腫脹這些讓人頭疼的毛病,還能調理月經不調、帶下這些婦科問題呢。所以啊,女性朋友也別忘了多關愛一下自己的蠡溝穴哦!

有一天,雷公這老兄,一臉好奇地湊到了黃帝跟前,眨巴著眼睛問:“黃帝,我有個問題憋心裡好久了,就是想知道那個任脈之別的道理,您能給我講講不?”黃帝一聽,哈哈一笑,心想這雷公還真是好學,便慢悠悠地開了口。

“雷公啊,你這問題問得好!任脈之別,那可是個有意思的東西,咱們中醫裡管它叫‘尾翳’。這個名字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神秘兮兮的?其實啊,它就像是我們身體裡的一個小秘密通道,連線著任脈和其他經絡,起著調節氣血、平衡陰陽的大作用呢!”

黃帝頓了頓,看雷公聽得入迷,便繼續往下說:“這尾翳啊,它從哪兒開始呢?嘿,就是從咱們胸口那塊軟骨——鳩尾穴那兒開始。你想象一下,鳩尾穴就像是身體裡的一個小門,尾翳就是從那扇門裡溜出來的一條小路。這條路可不簡單,它一路往下走,散佈在咱們的肚子上,就像是給肚子披上了一層隱形的氣血外衣。”

“那這層‘氣血外衣’有啥用呢?”雷公迫不及待地問。黃帝微微一笑,說:“作用可大了去了!要是尾翳裡的氣血太足了,也就是‘實則’,那肚子上的皮就會覺得疼,就像是被針紮了一樣。為啥呢?因為氣血太多了,堵在那兒出不去了嘛!反過來,要是尾翳裡的氣血不足,也就是‘虛則’,那肚子就會覺得癢癢的,老想撓一撓。這種感覺,就像是肚子上爬滿了小螞蟻,讓你忍不住想去抓一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雷公一聽,眼睛瞪得圓圓的,驚訝地說:“哇,原來尾翳這麼神奇啊!那要是遇到這種情況,咱們該怎麼辦呢?”黃帝捋了捋鬍子,說:“簡單啊,咱們中醫講究的是‘辨證施治’,哪兒不舒服就治哪兒。尾翳出問題,咱們就找它的‘所別之處’,也就是它跟任脈連線的那個關鍵點。在這個點上紮上一針,就像是給氣血開了個小窗,讓它流通起來,肚子也就不疼不癢了。”

“說到這兒啊,我還得給你普及一下鳩尾穴的具體位置。”黃帝說著,比劃了起來,“鳩尾穴就在咱們胸口正中央,往下摸,摸到那塊軟骨的末端,就是它了。這個穴位啊,可是個‘寶藏穴位’,不僅能治肚子上的毛病,還能調理心肺、安神定志呢!不過啊,扎針這事兒可得找專業人士來幹,咱們自己可別輕易嘗試哦!”

雷公聽得連連點頭,心裡暗自佩服黃帝的博學多才。突然,他眉頭一皺,說:“黃帝,我有個疑問啊,這尾翳既然這麼重要,那咱們平時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它出問題呢?”黃帝一聽,哈哈大笑,說:“當然有啦!咱們中醫講究的是‘治未病’,也就是提前預防。要想尾翳不出問題,你就得好好保養身體,別老是熬夜、吃垃圾食品啥的。還有啊,多練練氣功、打打太極,讓氣血執行得順暢一些,尾翳自然也就沒問題啦!”

雷公這位中醫界的“十萬個為什麼”又按捺不住好奇心,蹦躂到黃帝面前,一臉求知慾地問:“黃帝大,我聽說督脈裡藏了個秘密通道,名叫‘督脈之別’,這到底是咋回事兒?能給我說道說道嗎?”

黃帝一聽,哈哈一笑,心想:這傢伙又來對中醫理論開墾新大陸了。於是,黃帝清了清嗓子,開啟了“中醫小課堂”模式:“雷公啊,你這問題問得好!督脈之別,那可是中醫經絡學裡的一條隱藏版‘高速路’,官方名稱叫做‘長強穴’的別絡。咱們不妨把它想象成一條超級英雄的秘密通道,連線著身體的能量總站——督脈,與身體的各個角落。”

“這條‘高速路’從哪裡開始呢?它就藏在咱們的尾骨尖端下,那裡有個穴位,正是‘長強穴’。可別小看這個地方,它可是督脈與任脈交匯的‘十字路口’,能量巨大。想象一下,你從尾骨那兒,就像坐上一輛隱形飛車,沿著脊椎兩側,‘嗖’地一下往上衝,直接穿越到後腦勺,再四散開來,覆蓋整個頭頂,感覺就像是頭頂戴了一頂無形的能量帽。”

“但這還沒完呢,咱們的‘飛車’在到達頭頂後,還會玩一把‘高空跳傘’,沿著肩膀兩側,也就是肩胛骨附近,優雅地滑翔下來,最後悄悄溜進膀胱經——也就是中醫說的‘太陽經’。這樣一來,督脈之別就像是搭建了一座橋樑,讓督脈與膀胱經實現了能量共享,是不是很酷?”

雷公聽得眼睛直放光,連連點頭:“哇塞,這簡直就是人體內的‘星際穿越’啊!那這條通道要是出問題,會怎麼樣呢?”

黃帝微微一笑,繼續講解:“沒錯,這條通道雖然隱蔽,但作用可不小。如果它能量過剩,也就是‘實則脊強’,你就會感覺到脊樑骨硬邦邦的,像裝了鋼筋一樣,彎個腰都得費老勁。相反,如果它能量不足,‘虛則頭重’,你就會覺得頭像被灌了鉛,整天暈乎乎的,走路都像喝醉酒的大漢,搖搖擺擺,恨不得找個枕頭隨時倒頭就睡。”

“更有趣的是,這條通道要是堵了,你還會發現自己老愛搖頭晃腦,就像被安裝了自動搖擺裝置,根本停不下來。這其實是身體在向你發出訊號,說:‘嘿,哥們兒,督脈之別那兒有點堵,快來疏通一下!’”

雷公一聽,樂不可支:“哈哈,這麼說來,督脈之別還是個‘搖頭報警器’呢!那要怎麼疏通呢?”

黃帝摸了摸下巴,故作神秘地說:“疏通嘛,自然得找對穴位。既然問題出在督脈之別,咱們就從‘長強穴’下手。這個位置,你趴在床上,讓朋友幫你找找尾骨最下端,那裡就是‘長強穴’的藏身之處。輕輕按摩或者針灸這裡,就像是給這條秘密通道加油打氣,讓能量流動起來,脊背自然就柔軟了,頭也不暈了,走路也能帶風了。”

有一天,雷公這傢伙,閒著沒事,就跑到黃帝面前,眨巴眨巴眼睛,一臉好奇地問:“黃帝,我一直有個問題想不明白,就是那個脾之大絡,它到底是個啥玩意兒?您能給我講講不?”